摘要:清明踏青时节,文明新风拂面。4月4日是清明节,记者来到南宁市各大墓园看到,市民选择错峰出行前往墓园祭扫,以敬献鲜花为主的祭扫方式蔚然成风,绿色、平安的清明氛围愈发浓厚,营造了文明祭祀新风尚。
清明踏青时节,文明新风拂面。4月4日是清明节,记者来到南宁市各大墓园看到,市民选择错峰出行前往墓园祭扫,以敬献鲜花为主的祭扫方式蔚然成风,绿色、平安的清明氛围愈发浓厚,营造了文明祭祀新风尚。
4月4日,在青龙岗长安墓园,入园的市民手捧鲜花前来扫墓。记者 宋延康 摄
鲜花寄哀思
“禁止爆竹入园,纸钱爆竹换鲜花……”清明节当日,四厦岭墓园大门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文明祭扫提示语,园内随处可见“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等标语,广播循环提示入园祭扫注意事项,倡导文明、绿色祭扫。
记者看到,园区大门不远处设立了“纸钱爆竹换鲜花”服务点及鲜花售卖点,吸引不少前来祭扫的市民换、购鲜花。“园区的禁燃爆竹、纸钱爆竹换鲜花服务已经开展多年,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支持。”四厦岭墓园工作人员刘东勤说,用鲜花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了,文明祭扫的意识增强,积极性也比较高。
当天,入园扫墓的许多市民都手捧鲜花,花束以菊花、康乃馨、百合等品种为主。市民刘先生说:“我们不喜欢烧纸钱和放爆竹,喜欢用鲜花寄托哀思,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青龙岗长安墓园,随处可见“文明低碳祭扫 共创平安清明”“让遗体绿色殡葬 促进生态文明进步”的宣传横幅。在便民服务点,一顶悬挂着“绿色过清明 爆竹换鲜花”横幅的帐篷格外醒目,南宁民生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现场准备了上百枝菊花,市民可用爆竹换菊花,让清明节更加清新、宁静。
服务暖人心
4月4日,青龙岗长安墓园迎来祭扫高峰,全天有约10万人次进园祭扫。上午10时,园内车流、人流量逐渐增多,南宁民生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积极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提供暖心服务。“为了应对祭扫高峰,我们全员上岗,和交警联动,为市民提供交通出行及停车保障等服务。”该公司企管人力部副经理张海渊说,在每个山脚下都开行了免费的便民摆渡车,为市民服务。
记者看到,墓园入口处设置了爱心专车点,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乘车服务,打通了清明祭扫“最后一公里”,让告别更温暖、思念有归途。
“园内提供的乘车服务很贴心,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行走不便也能来扫墓。”市民黄颖娜说。
此外,园区还在便民服务点设置了医疗区域,医生免费为老年人测血压、做检查。
在南宁市殡仪馆望州路殡仪服务区,专门设置志愿服务点,为市民提供免费饮用水,售卖花束等祭扫用品,还提供殡葬政策宣传等服务。“今天有许多市民来咨询殡葬政策。我们还设置了医疗点,以备不时之需。”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陈春艳说。
“清明节期间,全员加班,延长服务时间、增设服务窗口,还增加临时停车位、临时祭拜台,开通园区内便民服务车,设置鲜花祭拜区,为市民祭扫提供服务保障。”南宁市殡葬服务管理处殡仪馆副馆长李庆秋介绍,清明节当天,南宁市殡仪馆望州路殡仪服务区群众接待量约2万人次,七塘服务区群众接待量约3.5万人次。
殡葬更绿色
近年来,南宁市持续完善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体系,大力倡导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随着文明丧葬理念的深入宣传,文明殡葬、绿色殡葬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生态公益安葬活动,推出花坛葬、草坪葬、树葬、室内葬等节地安葬方式。同时,打造特色小景、生命大道等景观,致力于建设花园式公墓,提供更优质的殡葬服务。”南宁民生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星缘说。
今年,南宁市不少墓园不断创新形式、倡导绿色殡葬模式,让清明追思变得更文明、绿色、低碳、简约、安全。
近日,南宁市民政部门发布《2025年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文明、绿色、安全的祭祀新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向全市广大居民群众发出倡议,倡导文明祭扫、弘扬时代新风,鼓励采用网络祭祀、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家庭追思、讲述家风故事等现代文明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同时,倡导绿色祭祀、保护生态环境,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环保方式,减少祭祀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倡导节俭祭祀,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倡导安全祭扫,不在山林、草地、街道、小区、广场等公共场所焚纸烧香、抛撒祭品,防止因祭祀引发火灾事故。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引领者,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来源:兴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