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的爱好是上网冲浪,那么你八成也就听说过AG1(以前被称为Athletic Greens)的神奇功效。AG1在中国俗称小绿粉,不少知名主播都带过它的货。
图片来源:DAN SAELINGER
如果你的爱好是上网冲浪,那么你八成也就听说过AG1(以前被称为Athletic Greens)的神奇功效。AG1在中国俗称小绿粉,不少知名主播都带过它的货。
美国好莱坞男演员乔·罗根(Joe Rogan)深信,每天早晨一杯小绿粉,可以“科学有效地提升精力和专注力,带来一天高效表现”。著名记者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也在播客《Pivot Podcast》里对听众表示,每天一勺小绿粉,“能够代替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等多种补剂。”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也说,他每天都会把小绿粉跟“酸奶、椰奶和几颗浆果拌着吃”。神经科学家安德鲁·休伯曼(Andrew Huberman)曾经在播客《Huberman Lab》中说,小绿粉让他每天都“感觉更好”,而且含有“可以缓释压力的调理素”。在橄榄球运动员杰森·凯尔斯(Jason Kelce)和特拉维斯·凯尔斯(Travis Kelce)两兄弟主持的热门播客《New Heights》中,这两兄弟宣称,小绿粉是“经过大量测试的成果”,如果“你很严肃地看待自身的健康问题”,那么它绝对就是你的首选养生产品。
在AG1的一则广告里,一群面带微笑、活力四射的人,有的在投篮,有的在爬树,还有的在草地上翻跟头。广告中说,小绿粉提供了人体易于吸收的“基础营养”,其中包含“75种矿物质、源自天然食物的超级营养素、益生菌和调理素”,只要每天早上用冷水冲泡一勺小绿粉,就能够帮助你“轻松养成健康好习惯”。(一个月的小绿粉的售价为99美元,如果你选择每月订购的话,售价则为79美元。)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或许要不了多久,小绿粉就会在更大的范围里流行起来。目前,AG1小绿粉已经在一些热衷养生的富裕人群中颇受欢迎,其中包括一些健身爱好者。还有一些欧美明星[例如美国女演员格温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和网红的冰箱里也常放着小绿粉,从而带动了他们的粉丝争相模仿。而现在,AG1也在积极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
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AG1小绿粉已经出现在了星巴克(Starbucks)的部分饮品中,并且在一些机场的自助售货机里有售。下一步,你也可能在体育用品商店甚至是普通商超的货架上看到小绿粉。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转播今年的金球奖(Golden Globes)时,也播放了小绿粉的广告。AG1对《财富》杂志表示,预计2024年,该公司的年收入将达到6亿美元,并实现运营盈利。
然而,就在AG1全力以赴做大规模的同时,其精心打造的品牌形象——包括时尚低调的绿色包装和摇摇瓶、励志的创业故事,以及所谓经过严格科学测试研发出的配方,却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痕。
另外,关于该公司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克里斯·阿申登(Chris Ashenden),近来也有一些此前不为人知的负面新闻被美国主流媒体爆了出来——2011年,阿申登曾经因为参与一起针对新西兰低收入人群的房屋诈骗案而被定罪并罚款。
至于小绿粉的神奇功效,《财富》杂志采访了一些科学家,询问他们对所谓“科学证实的基础营养配方”有何看法,这些科学家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怀疑态度。一位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教授和好几位营养学家和健康专家都表示,该公司的测试流程远远达不到支撑这些说法所必需的标准。
小绿粉是被健身网红和主播们带火的。但即使在这些人之中,对小绿粉的看法也出现了分歧。比如痴迷于永生的科技界亿万富翁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等人就公开抨击小绿粉。2024年5月,约翰逊曾经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AG1小绿粉做出的都是空洞的承诺。”网红生物化学家朗达·帕特里克(Rhonda Patrick)也表示,小绿粉“只不过是一种卖得很贵的复合维生素。”
作家德里克·贝雷斯(Derek Beres)是一名专走科学辟谣赛道的网红。他说,AG1小绿粉是补剂行业“最恶劣的玩家之一”,更何况本来这个行业的道德标准在整体上就不怎么高。有几位独立记者还深入调查了AG1的产品,并在Substack平台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报道,新西兰也推出了一档相关的播客系列节目。
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看来,网络健身圈就是一个大秀场,这场围绕一款网红补剂的争论,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就连约翰逊批评AG1小绿粉的动机也没有那么单纯,因为他是靠卖自己的营养产品为生的,所以AG1算是他的直接竞争对手。不过在补剂这个监管宽松但利润丰富的市场上,声誉就是一切。一个品牌可以在一夜之间通过网红效应火起来,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以相同的方式倒掉。
不管你喜不喜欢,健康网红圈里发生的这些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美国,很多人的健康知识已经不再来自于医生,而是来自这些养生网红。另外,处方药(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流程,通常要耗时数年且花费巨资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和营养补充剂(功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基本不受监管)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美国人对制药行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体系的信任度都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这种现状或将出现一些变化。不过特朗普提名的一些医疗政策岗位的官员人选,同样对主流医学持不信任态度,却热衷于各种养生文化。
针对这些批评,AG1的现任首席执行官凯特·科尔(Kat Cole)告诉《财富》杂志,AG1在补剂领域一向“行为规矩”,它采用了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来制定产品配方,并开展了严格的临床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我欢迎大家对这个领域提出批评。我自己就是一位忙碌的母亲,而且长期服用补剂,所以我自己对这个领域也是很挑剔的。”科尔于2024年7月接替阿申登担任AG1的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她已经担任AG1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达三年之久。
AG1是新西兰的健身爱好者克里斯·阿申登于2010年创办的。在创业之前,阿申登还在新西兰做过警察。AG1很像硅谷最喜欢的那种白手起家的造富神话。阿申登在接受媒体Medium采访时曾经说道,在创业之前,他曾经“深陷抑郁,而且背了500万美元的债,只能借住在纽约市一个朋友家里的沙发上”。他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道,他自己当时“身体很不好,反复出现的慢性肠道、免疫和睡眠问题”。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一堆昂贵的补剂。正是受这件事情的刺激,他才决定研发一款强效粉剂,每天只需要一勺,就能够提供一堆药丸才可以给予的营养。他后来在播客采访中回忆道。
2010年,时年34岁的阿申登正在阿根廷参加业余橄榄球比赛并学习西班牙语。据他讲述,一次偶然的邂逅为他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有一天,他正在一家咖啡馆里,“恰好遇见一名白人男子走了进来。”而那个人恰好就是著名企业家、作家和生活方式导师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两人就此成了朋友。在阿申登研发小绿粉的赛程中,费里斯给了他不少建议。后来费里斯还在他的健身减肥畅销书《每周健身4小时》(The 4-Hour Body)里提到了小绿粉,再后来还对AG1进行了投资。
费里斯的背书让AG1很快走进了健身爱好者的视野中。特别是乔·罗根和著名铁人赛运动员里奇·罗尔(Rich Roll)等明星网红的“带货”,让那些渴望拥有同样完美身材的粉丝们也认识了小绿粉。
在新冠疫情期间,AG1的发展迈进了快车道。受到疫情封控的影响,很多人都在寻找在家里还能够保持健康的方法,这时AG1小绿粉成为了热门之选。据该公司称,2021年,AG1的年营收达到了1.5亿美元,并且吸引了一批杰出的投资者,他们同时也成为了品牌的宣传者,其中就包括医生、养生专家、作家彼得·阿蒂亚(Peter Attia)、DJ史蒂夫·青木(Steve Aoki)、F1赛车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超模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演员休·杰克曼(Hugh Jackman)等。该公司的第二轮融资由Alpha Wave Global领投,一共拉到了1.15亿美元融资,使公司的估值升至12亿美元。AG1的迅速扩张,反映出全球膳食补充剂行业迎来了繁荣。2023年,全球补剂市场的规模达到87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1,830亿美元。
随着AG1的收入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它的创始人和创业故事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审视。人们发现,阿申登对自己创业经历的描述遗漏了一些重要细节。首先是他说的“500万美元债务”。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他欠债是因为他在新西兰参与了一个房地产项目,但是当时“他愚蠢到从未理解新西兰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细节的法律问题”。但是据新西兰媒体当时的报道,2011年,阿申登运营的一项房地产融资计划被判违反了该国的《公平交易法》(Fair Trading Act),因为他让“弱势”的低收入客户误以为自己在买房,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租房。所以他被判罚款并责令支付赔偿。阿申登还说过,他创办的另外一家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倒闭了。他的父母也曾经对这家公司进行投资,结果赔掉了房子和大笔钱财。
2024年7月,阿申登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公司任命了在食品行业颇受尊敬的科尔接任。AG1的一位发言人对《财富》杂志表示,阿申登仍然保留着他在AG1的股权,并且依旧是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只是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
AG1代表阿申登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不过也代表他发布了一份声明:“和大多数的企业家一样,我的创业历程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在很多年前的商业冒险中犯过一些错误,也做过一些让我后悔的决定,也因此承担了法律和经济后果,我向所有因此而受到伤害的人深表歉意。我愿意为我的错误负责,也希望其他人可以像我一样,从这些经历中吸取教训。”
对于每年都要花几百美元购买AG1小绿粉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的品行如何可能并不上心,他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功效。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只怕我们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按照AG1的说法,小绿粉的健康功效非常广泛,甚至能够说是泛泛——它既可以让你“保持专注和敏锐”,又能够让你“平静而放松”——这属实是既要又要了。另外,它还可以促进消化,保持心脏健康,并且有助于抗衰,还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
带着疑问,《财富》杂志采访到了著名的养生网红布莱恩·约翰逊。约翰逊表示,他对小绿粉宣称的这些功效持高度怀疑。为了拿指标说话,他在自己的身体上做了高度量化的实验——约翰逊之所以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养生网红,就是因为他每年都要花费200多万美元用于科学养生,例如他聘请了一整支科学家团队精心追踪他的健康状况,并且定期分析他的血液。约翰逊称,他亲身试验了AG1小绿粉,而且在摄入前后做了两次血液检测,除了摄入小绿粉之外,他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没有做任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此来突出试验效果。结果在我摄入小绿粉之后,身体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当然,你可以说约翰逊只是个例。但是在约翰逊率先在网上发布质疑之后(他先是在X上发帖子,然后又发了一段抨击AG1的小视频),主流媒体和科学界纷纷开始对AG1的网红宣传提出质疑。有一位名叫斯科特·卡尼(Scott Carney)的记者曾经写过几本关于人类进化和揭露养生行业内幕的书,2024年,他在Substack平台上发表了一篇对AG1公司和阿申登的调查报道。他认为,AG1和当年的创业网红伊丽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的那家爆雷的血液检测新创企业Theranos有不少相似之处。
卡尼指出:“Theranos公司也贩卖健康理念,但却名不符实。我觉得AG1也是一样的。它们跟很多补剂公司一样,甚至整个补剂行业都在贩卖健康理念。但是它们让人们变得更加健康了吗?从科学角度来看,并没有。”
针对这些说法,AG1指出,它的产品获得了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的认证。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是一个专门为水、食品和各种产品制定安全标准的独立组织。这一认证表明,AG1的产品所含成分与标签所列一致,且不含污染物以及职业体育赛事中禁用的药物或物质。
为了该产品配方合理,而且经过了广泛的科学测试,AG1的官网指出,它用“三步法”科学验证了小绿粉的科学功效。第一步是“临床试验”阶段,有30名成年人连续服用小绿粉一个月;第二步是“体外实验”阶段,即在培养皿中模拟人体肠道环境,以分析产品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第三步是“观察性研究”阶段,让35名成年人“自我评估摄入小绿粉三个月的感知功效。”所有相关研究结果都是由AG1内部的医生和科研人员撰写的,似乎其功效不容外人置喙。研究结果表明,小绿粉能够使健康肠道细菌显著增加,而且在摄入小绿粉的三个月之后,94%的实验参与者表示,他们感觉自己“更加平静了”。AG1宣称,它的研究方法结合了“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献研究”,而且“树立了新的研究标准”。
但是在一贯较为严谨的传统科学界,AG1的说法还是遭到了质疑。比如,哈佛医学院的医学教授乔安·曼森(JoAnn Manson)博士提出,AG1的试验居然只有30名参与者,其严谨性令人难以信服。她说:“这些随机试验的规模太小了,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对多种膳食补充剂开展过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以复合维生素为例,我们对1.5万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11年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服用复合维生素确实可以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这就是我所说的严谨性。”
AG1的首席执行官科尔表示,她也认为补剂行业有必要开展更加扎实的科学研究。她还指出,AG1正在着手扩展测试环节。“我认同补剂行业在临床研究上必须更加严谨,我们已经开启了这一进程,我会提高测试标准和水平,针对更大规模的人群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
AG1小绿粉的用法并不是代替正餐,但是该公司在宣传材料里确实频繁使用了“基础营养”这一表述,并宣称“AG1引领了基础营养运动,通过养成一种简单的每日饮用习惯,提供每日基础营养解决方案。”
哈佛医学院的曼森博士认为,AG1所谓的“基础营养”不过是一种营销话术。“我想说的一点是,膳食补充剂永远无法替代健康饮食。即便有人使用了这款产品,他们还是得买菜做饭。总而言之,如果你每个月多吃新鲜蔬菜,搭配优质的复合维生素,那么你每月的花费就会少很多。”
至于小绿粉中所含的“珍贵成分”,约翰逊等人同样不屑一顾——因为即使AG1在配方里添加了一些珍贵成分,但用量也是极少的,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营养师、作家夏洛特·马丁(Charlotte Martin)指出:“小绿粉的卖点之一,就是它包含了75种营养成分。但你仔细想想,要把75种成分都加进去,那就意味着每一勺小绿粉中这些成分的含量都少得可怜。例如螺旋藻,研究表明它对健康有一定益处,但是以这样少的摄入剂量来说,你也不可能从这种特定成分里获得任何益处。”
有人指出,AG1小绿粉有相当一部分成分(75种成分中的49种)未在产品标签中标明剂量,因为它们是AG1的“专有配方”。专有混合配方在补剂行业很常见,补剂公司有权对专有配方的成分保密,以保护其知识产权。但也有人提出,补剂公司很有可能钻了这个空子,在产品中大量添加廉价且无效的成分。不过科尔坚决否认AG1会有此类行为。她说:“在我的领导下,质量和科研是我们的生命线,也是我们的过滤器。”
而在一些已经标明剂量的成分里,有些成分的含量极低,只能说聊胜于无。(比如,小绿粉中的镁的含量仅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6%,蛋白质含量仅为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而有些成分的剂量则远超每日推荐量,例如维生素B7的含量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1倍,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67倍。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客座讲师、科普作家乔纳森·贾里(Jonathan Jarry)在2024年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指出,维生素B7和维生素C摄入过量并不会有什么危害,这两种都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如果你通过饮食或者补剂摄入过量,多余的部分就会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它只会增加你尿液的‘经济价值’。”
AG1的首席科学与营养官拉尔夫·埃斯波西托(Ralph Esposito)是一名自然疗法医生和针灸师。他表示,小绿粉的配方中的某些成分的剂量“之所以相较于每日推荐摄入量有高有低”,是因为“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中本来就有一些出入。”比如一些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较大剂量的维生素C对健康是有益的。
埃斯波西托还表示,小绿粉中每种成分的含量都经过了精心调配,而且该配方最终是依赖所有成分的协同作用来产生效果的。“我们的说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不会针对小绿粉里的某一种成分提出功效主张,但是每种成分都发挥着协同作用。”
可以说,AG1的主要卖点从来不在于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在于其营销美学和营销话术——产品风格时尚,传递的信息经过了完美包装,有些健康功效,最重要的是有一票网红积极带货。播客行业的兴起为AG1提供了绝佳的营销工具,该公司也乘势抓住了这波东风,在不少热门播客节目里投放了小绿粉的广告。
例如,分析平台Podscribe发现,仅在过去两年里,就有超过700档不同播客的近1.1万集节目中出现了AG1的广告。自2022年以来,AG1在播客广告上的投入已经超过2,700万美元,超过其他任何补剂品牌。对此,AG1表示,这个数据“大体上与该公司自己的数据相符”。不过AG1强调,该公司的销量增长“主要还是由自然口碑推动的。”
要说谁是给小绿粉带火最积极的网红,那当属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教授、神经学家安德鲁·休伯曼了。休伯曼是AG1的科学顾问,也是一位人气很高的主播,AG1也赞助了他的播客节目。休伯曼在Instagram上拥有700多万名粉丝,在YouTube频道上也有600多万名粉丝。他的每条短视频都有几百万的浏览量。比如他的一条关于“如何打造强大内心力量”的节目,浏览量达到了1,700万。
2024年3月,凯丽·豪利(Kerry Howley)在《纽约》(New York)杂志发文,对休伯曼提出了尖锐批评。“我们听到健身网红推销小绿粉是一回事,但是听到一位把自己包装成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大谈一包79美元的小绿粉‘能够满足你所有的基础营养需求’,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休伯曼未回应《财富》杂志的置评请求。不过AG1的发言人表示,休伯曼对该产品的推荐是发自内心的。该发言人还指出,在AG1开始赞助他的节目之前,休伯曼已经饮用小绿粉长达十年。
跟其他补剂相比,AG1贩卖的不是配方,也不是功效,而是希望—让人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款神奇补剂,轻松实现健康长寿,拥有明星般的外表,进而过上成功的美好生活。
营养师马丁指出,对于很多忙忙碌碌又想维持基本健康的普通人而言,这样的宣传确实很难抗拒。“人们不仅对名人和网红有一种盲从,而且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我们都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真正的优质营养是什么,那就是多吃水果和蔬菜这些基本食物,但是这太无趣了,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很难实现。如果有一款产品,它声称含有75种不同营养成分,还能够改善我的暗沉皮肤,让我精力充沛,还可以解决我的消化问题……那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卡尼认为,小绿粉的流行,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很多人面对美国医疗体系的无力感。“美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已经千疮百孔……所以大家都在寻找不需要跟这个医疗体系打交道,也能够保持基本健康的方法。我只是觉得AG1并没有带来实际效果,它展现出来的只是一种营销形象。”
这些年来,补剂和保健品行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经常是一款产品被一些人吹捧为灵丹妙药,又被另外一些人斥为与面粉无异。小绿粉不会是第一个受此待遇的产品,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供应链咨询公司Izba的创始人亚伦·阿尔彼得(Aaron Alpeter)认为,虽然现在补剂的狂热支持者已经跻身美国政府卫生部门高层,但是美国的文化潮流或许正在朝着不利于此类产品的方向转变。因为消费者和风险投资者已经厌倦了这个行业的“过度网红化”现象。“过去10年到15年,这个行业是被网红推着走的,我认为风向很快就会转变,那些有严谨科学依据的品牌将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
在谈到公司发展时,AG1认为它的前景是光明的。2024年,它还与星巴克合作,在部分门店售卖了两款名为“营养混合饮品”的冰饮。(星巴克拒绝就测试结果以及未来与AG1的合作发表评论。)
此外,AG1的发言人指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小绿粉送上部分高档商超和体育用品零售店的货架。这位发言人还说:“AG1已经实现盈利,完全有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自我融资。现阶段,我们并不寻求外部资本。”
围绕AG1的功效及其网红宣传引发的这次激烈争论,也反映出了美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一对矛盾——一方面是正统医疗体系的破碎和失效,另一方面则是“传统医学”打着现代科技的招牌借尸还魂。而普通人往往难以判断应该相信哪一方。
说一千道一万,早上喝下一杯昂贵的小绿粉,至少对你的健康不会有什么害处。但是卡尼认为,这并不意味着AG1和它的营销机器毫无危害。
他说:“它们营造了一种虚假的希望感,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这种做法削弱了我们对真正的科学方法的信心。”
监管架构失之于宽,并且可能愈发宽松
像AG1这类产品所宣称的产品功效,美国政府的有关监管机构一般既不会认可,也不会否定。美国在联邦层面针对营养补充剂的指导方针主要在于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而非有效性。
这让普通人很难判断一款补剂对普通人的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一方面,很多公司所宣扬的“养生功效”几乎没有任何科学支持。另一方面,你也很难反驳很多支持小绿粉或者其他补剂的人“现身说法”地宣扬它们的功效。
37岁的摩根·史密斯(Morgan Smith)居住在纽约,就职于一家金融科技新创企业。她告诉《财富》杂志,自从用了AG1小绿粉,她“一整天都精力充沛,状态变得更好了。而且我知道自己在做对健康有益的事情,这让我的内心也安宁了不少。”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像AG1这样的补剂必须兑现其宣传的功效呢?这个问题在短期之内不太可能有答案。因为在唐纳德·特朗普执政期间,联邦卫生部门对一度被视为边缘产品的膳食补充剂还是很友好的。
如果特朗普提名的人选得以通过,那么美国的这一届新政府就将充斥着一群补剂的狂热推广者。例如小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被提名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部长之前,就曾经在X平台上发文批评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对一系列疗法和产品进行了“过度压制”,这其中就包括从食物和植物中提取营养的膳食补充剂。特朗普提名的联邦医疗保险项目(Medicare)和联邦医疗补助项目(Medicaid)的负责人是电视名人穆罕穆德·奥兹(Mehmet Oz)医生,他此前就因为推广过有争议的补剂而饱受诟病。而有望成为下一任美国卫生局局长的珍妮特·内舍瓦特(Janette Nesheiwat)是急诊科医生出身,她也是福克斯新闻(Fox News)的撰稿人,而且她也售卖自有品牌的补剂,据说能够“增强免疫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营养科学助理教授科琳·图克斯伯里(Colleen Tewksbury)表示,美国补剂行业的监管本就宽松,如果再进一步放松,这对在该行业吃饭的公司是一件好事,但对消费者却是一大挑战。“我认为这类产品的市场将变得更大,这对从事营养补剂研究的人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安全性未经证实的产品,这对普通大众而言就很可怕了。”(财富中文网)
作者:Ellie Austin
译者:Min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长和:未就全球电讯业务有关的任何交易作出决定》的精彩观点
查看《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四大银行融资方案公布》的精彩观点
来源: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