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康复与预防 | 《康复100》02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12 11:08 1

摘要: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损伤却常常困扰着我们。如何科学预防运动损伤?受伤后又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本期《康复100》栏目,我们就来聊聊“运动损伤的康复与预防”这个话题。

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损伤却常常困扰着我们。如何科学预防运动损伤?受伤后又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本期《康复100》栏目,我们就来聊聊“运动损伤的康复与预防”这个话题。

话题:运动损伤的康复与预防

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防灾减灾 你我同行

肌肉拉伤:肌肉过度拉伸或收缩导致,常见于大腿后侧肌群、小腿三头肌等。

韧带扭伤:关节周围韧带过度拉伸或撕裂,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等。

肌腱炎:肌腱过度使用或重复性动作导致炎症,常见于肩袖肌腱、跟腱等。

骨折:骨骼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断裂,常见于四肢骨、锁骨等。

关节脱位: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常见于肩关节、肘关节等。

运动损伤的成因

准备活动不足: 运动前未充分热身,肌肉、韧带等组织温度较低,柔韧性差,容易受伤。

运动姿势不正确: 技术动作不规范,导致局部受力过大,增加损伤风险。

运动过度: 运动量过大、强度过高,超过身体承受能力,导致疲劳积累,容易受伤。

身体状态不佳: 疲劳、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都会降低身体机能,增加受伤风险。

场地器材因素: 场地不平整、器材老化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康复原则

PRICE原则: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适用于急性损伤的早期处理。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个性化方案:根据损伤类型、严重程度、个人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专业指导: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避免二次损伤。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充分热身:运动前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提高身体温度,激活肌肉。

正确姿势:学习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术动作,避免错误动作带来的损伤风险。

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加强锻炼: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穿着舒适、合脚的运动鞋和服装,使用合适的运动器材。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疲劳运动。

运动损伤的心理调试

运动损伤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如焦虑、沮丧等。因此,运动损伤后的心理调适也十分重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损伤是可以康复的,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进行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运动损伤后急性期的处理

免 责 声 明

本文旨在健康科普,帮助大家了解疾病以及用药,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吴茂厚

主管治疗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中心副治疗师长、骨科康复负责人

张水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达标马拉松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等级

来源:福建新闻广播FM10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