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加征全球关税,金融市场应声暴雷。美股首当其冲,道琼斯指数连续两日断崖式下跌,单日最大跌幅达4.7%,创下2023年以来最惨烈记录。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4月2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加征全球关税,金融市场应声暴雷。美股首当其冲,道琼斯指数连续两日断崖式下跌,单日最大跌幅达4.7%,创下2023年以来最惨烈记录。
据彭博社统计,美国资本市场5.4万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相当于抹去德国全年GDP总量。
中国政府4月4日精准反制,宣布对美128项商品加征关税。这场贸易对抗迅速形成“多米诺效应”,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以及玻利维亚等多国相继发声,全球供应链即将重塑。
强装镇定的特朗普在政策生效后24小时内连发多条推文,从“他们慌了”到“美国不会输”的反复喊话,暴露出他内心的焦虑。
而令他更加绝望的是,美国民众涌于各大商超疯狂抢货的画面,将他的自欺欺人的表态,踩在了奔向超市的脚底。
01特朗普连发多条推文
4月4日,中国宣布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后,特朗普遭遇多国舆论压力。面对中国强硬的回击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这位前总统明显情绪失控,在其社交媒体账号连续发布多条推文。
特朗普在其推文中反复使用“他们慌了!”的表述,试图营造对手阵营混乱的假象。
在持续输出争议性言论的同时,他依然强调美国拥有“全球最佳投资环境”,并宣称“当前正是投资美国的黄金时期”。
特朗普特强调就业形式,以“远超预期”的表述进行自我标榜,并以“我们绝不能输”的煽动性口号收尾。
从这些反常的激烈言辞可以看出,特朗普显然未能预料到,全国性关税政策会引发如此严重的连锁反应。此刻他仍不愿正视政策失误的现实,试图通过舆论造势转移公众视线。
02美国人疯狂囤货
明眼人都看得清楚,美国这轮加征关税的连锁反应正在加速发酵。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测算显示,若引发贸易伙伴反制,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将额外承担1300至5400美元开支,整体物价水平可能飙升2.3%。
而涨价潮也会从制造业蔓延至消费品领域,即便是“美国制造”的商品,也难逃原材料和物流成本攀升的涨价压力。
资本市场率先反应,连续暴跌的股市,让5.4万亿美元瞬间蒸发,普通投资者眼睁睁看着积蓄在波动中缩水,而未来商品价格却预示着将会跳涨。
美国知名投资人、亿万富翁马克・库班在社交平台上,也公开了自己的看法。他呼吁民众赶紧大量囤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生存危机。
“从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储存的东西,都应该趁早买起来,最好是在商店补货前购买。”
这条推文引爆了美国民众的恐慌,瞬间各大商超被抢货的人们挤满。货架上中国制造的电器成为最抢手的“硬通货”。
就连在中国直播的甲亢哥,也在深圳抢购多台中国华为手机。
中国家电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值重估,这些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商品正从普通消费品蜕变成抗通胀资产。
作为美国最大的家电供应国,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对美家电出口额达21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
凭借着高性价比优势,中国制造空调、冰箱等产品长期占据美国家电市场主导地位。然而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中国白电输美关税将飙升至79%,这笔巨额成本最终将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即便选择越南、墨西哥等替代渠道,美国民众仍难逃高价困境。越南输美彩电面临46%关税,而墨西哥虽享受自贸协定优惠,但其家电产能仅占全球12%,难以承接中国转移的庞大产能。
更关键的是,中国制造在供应链效率、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仍保持显著优势,其他国家的产品较难取代,即便叠加关税仍具竞争力。
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提前囤积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商品,反而成为美国民众对冲通胀风险的最优选择。这种市场自发的选择,恰恰印证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03美国企业面临生存考验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剧变下,美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制造业和科技行业尤为突出,这些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产业,正承受着关税政策带来的连锁冲击。
进口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最终只能由美国本土采购商买单,并非是由供货商承担。在多数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企业要么被迫缩减生产规模、削减利润空间,要么将成本压力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对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双重压力尤为致命。原本就面临成本上涨利润压缩的问题,叠加关税后,其海外市场份额正加速流失。
企业为应对成本危机采取大量囤货的短期策略,而随着囤货的消耗,长期势必会陷入缩减规模的恶性循环:
缩减国模→企业裁员→消费力下降→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进一步收缩产能——将触发经济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当关税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时,其引发的购买力萎缩将远超预期。
这种由企业传导至消费端的压力,或将使美国GDP在2025年陷入-0.3%的实质性萎缩,重现类似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大萧条危机。
这种打着“让美国再次伟大”旗号的贸易战,表面上宣称要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土产业、带领民众走向富裕,实质上已沦为政客巩固基本盘的政治表演,用极具煽动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口号吸引选民,把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包装成“美国优先”,从而在竞选期间收割政治红利。
这场单边主义闹剧正将美国推向经济衰退的泥潭,从白宫椭圆办公室传出的关税枪声,最终击中的却是自家经济命脉。[蛋糕]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年4月5日-《美国人开启囤货潮!“中国电视被买空”》
第一财经:2025年1月16日-《“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超大规模中国市场引领出口结构升级,中国家电如何海外“圈粉”|外贸新篇》
环球网:2025年4月5日-《和学生哥talking,体验水陆两栖驾驶,买了三折叠……“甲亢哥”开启深圳旅游!》
环球时报:2025年4月5日-《美国人开启囤货潮!“中国电视被买空”》
第一财经:2025年1月16日-《“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超大规模中国市场引领出口结构升级,中国家电如何海
环球网:2025年4月5日-《和学生哥talking,体验水陆两栖驾驶,买了三折叠……“甲亢哥”开启深圳旅游!》
来源:三楼的泡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