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谚语”闹乌龙?梅德韦杰夫也被误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23:48 1

摘要:4月3日,梅德韦杰夫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文谈及对欧洲经济的看法时,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将听从老子的建议,坐在河边等敌人的尸体漂过,欧盟经济腐烂的尸体 。”本是对欧洲经济形势的一种调侃与评价,可这句所谓的“老子建议”,却在网络上掀起波澜。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一举一动时常备受关注。而最近,他的一次发言因为一句“中国谚语”引发了广泛热议。

4月3日,梅德韦杰夫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文谈及对欧洲经济的看法时,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将听从老子的建议,坐在河边等敌人的尸体漂过,欧盟经济腐烂的尸体 。”本是对欧洲经济形势的一种调侃与评价,可这句所谓的“老子建议”,却在网络上掀起波澜。

实际上,这句被梅德韦杰夫引用的话语并非出自老子。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不少人才发现,这句在西方流传甚广的话,与《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根据后者改编而来的。然而,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一去不复返,与“坐在河边等敌人的尸体漂过去”的意思大相径庭。梅德韦杰夫此番引用,显然是陷入了这句长期被西方误解的“中国谚语”的误区。

那么,这句错误翻译的“中国谚语”为何会在西方广泛传播,甚至让梅德韦杰夫也“中招”呢?根据《牛津英语谚语辞典》(第五版)的记录,美国《纽约时报》2000年的一则报道是让这一错误翻译广为流传的源头之一。当时,报道中的一名采访对象对记者说出了这句话,随后《纽约时报》将其直接刊登,从此这句带着“中国古典谚语”标签的错误表述开始在英语世界开枝散叶。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它被贴上了“中国古典谚语”的标签,许多英语使用者觉得它充满哲理,甚至还有乐队发行了以此为名的专辑 。

在梅德韦杰夫这条帖子的评论区,就有细心的网友指出了这一错误,并且表示西方人长期误用这句话的事情早已被中国网友知晓。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误解,也从侧面反映出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可能出现的偏差与扭曲。

一直以来,梅德韦杰夫在诸多国际事务和发言中,常常展现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2008年5月25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他在北大发表演讲,演讲中多次引用中国名言名句,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 ,当时对中国在促进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努力给予了赞扬,足见他对中国文化的关注。2022年,他还曾援引《孙子兵法》中句子,揭示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的意义,足见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可没想到,这次却在一句看似简单的“中国谚语”上出现了乌龙。

此次梅德韦杰夫“中招”假中国谚语事件,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准确理解和传播文化精髓成为关键。对于我们而言,既要积极传播本国优秀文化,也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通过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相信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这样的误解会越来越少,不同文化之间也能实现更加深入、准确的交流与融合 。 后续,这一文化小插曲又会引发怎样的讨论,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开朗钢琴1Z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