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针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行政令。消息一出,道琼斯指数期货暴跌1100点,苹果股价盘后跳水7%,全球股市哀鸿遍野。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我们每个人都在战场。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针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行政令。消息一出,道琼斯指数期货暴跌1100点,苹果股价盘后跳水7%,全球股市哀鸿遍野。
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表面是向中国、欧盟、东南亚等国施压,背后却是美国想要重新树立全球经济规则的豪赌。
不夸张地说,未来回看,这场国际政治舞台的“关税风暴”,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在经济领域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它产生的影响,必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渗透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事业和未来中。
特朗普虽然宣称要“保护美国利益”,但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因关税政策已同比飙升5.3%,中小企业裁员潮蔓延,连沃尔玛都开始暗中压榨中国供应商以转嫁成本。
这场风暴中,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无数普通人在漩涡中挣扎。
作为中国的中小企业主、创业者,我们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如何在危机中嗅到转机?
01
风暴核心:关税战如何撕裂普通人的生活?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对中国加征的54%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实际逼近70%),对东南亚国家最高49%的税率,直接击穿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平衡。
这必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引起物价飞涨,从超市货架到工厂车间,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实现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闭环。这很残酷。
美国对华关税清单覆盖了从芯片到服装的5500种商品,而中国反制措施同样瞄准大豆、汽车等美国核心出口品。这意味着进口原材料成本飙升。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不能实现芯片自产,很快广东某家电子厂的老板就会发现,美国芯片关税让他的采购成本增加30%,而转道越南采购又面临当地46%的关税壁垒。
终端消费品也会涨价。可能上海的宝妈在半年内会看见,美国品牌进口奶粉价格涨了40%,而国产替代品因需求激增也开始提价。
然后很多国家和地区会引发就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或者就业率的巨大震荡。
由于各国的跨国公司都会自保,于是有的国家遭遇外资工厂大批外迁,有的国家遭遇本土大量失业。
美国也一样。特朗普宣称“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现实是,美国本土企业同样苦不堪言。福特汽车可能会因墨西哥工厂的关税成本被迫裁员2000人,而中国长三角的代工厂因订单减少,可能不得不将工人薪资下调15%以上。
更残酷的是,东南亚国家本被视为“避风港”,但越南46%、泰国36%的关税让转移生产线的企业血本无归。
不止实体经济,以前常常能作壁上观的投资与金融领域,也将陷入恐慌:钱该往哪里放?
全球资本在动荡中疯狂避险。黄金价格将继续飙升到历史新高。市场观望情绪更加浓重。
这些天,我跟一些企业老板和创业者在交流中,也发现大家一致感受到投资方的迅速反应和变化。
一位深圳高科技公司的CEO在视频会上坦言:“原本计划扩产,现在连银行贷款都不敢轻易申请。”
02
生存法则:中小企业主如何守住阵地?
在关税大战的“全球风暴”中,被动等待各国政策救市,甚至某些国家恢复理性、回归正常,等于坐以待毙。建议大家尽快在以下几个方向多多思考和行动,或能成为破局关键:
1. 思考供应链的转型,从“全球化”到“区域化”。
这个转型可能是你的供应商,也可能是你自己。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荒谬和愚蠢,但也暴露了我们很多企业和个人,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比如之前找我咨询过的一家浙江的服装企业,他们80%的订单来自美国。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如果老板不能果断将产能转向欧盟市场或回归国内,很快损失将不可估量。
他们现在最应该采取的行动就是,尽快梳理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优先选择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如东盟、日韩)合作,并在国内寻找替代原材料,降低对美依赖。
2. 思考技术升级,用效率对冲成本。
当关税推高成本时,唯有提升附加值才能存活。
如果你原本依赖进口关键设备或技术专利,关税将导致你利润归零。但是能迅速做出有效改变,比如能够投入研发自主专利技术,能够自己生产设备,或在国内找到这样的企业,反而有机会打开更多的国际市场。
行动的关键与核心,就是要将关税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如果能申请政府的什么技改补贴之类就赶紧申请,需要产业链一起升级,一定要尽快达成产业同盟并协调合作,共同升级。如有可能,尽快向相关部门建议,通过政府层面推进。
总之,这不是笑话和可以呆在那里旁观的时候了,赶紧利用一切你可以利用的力量。
3. 思考在内需上深耕,国内14亿人的市场是你的最大底气。
中国商务部强硬反制美国关税的同时,也在加速推动“内循环”。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远高于出口增速。
年初,我认识的一位90后创业者,将原本出口美国的智能家居产品转向国内下沉市场,通过直播电商单月销售额突破了500万。
你需要迅速行动起来,研究国内消费的升级趋势(如健康食品、银发经济、县域商业),不要再像之前一样,拖拖拉拉。
不要再想这不可能,那不可能。
你要尽快利用一切国内可能的政策红利,利用周围一切你能用得上的资源,尽快抢占降维内需市场的先机。
03
财富密码:危机中的五大商业机会
纵观几百年的近代世界商业史,即使在风暴中,也永远有逆流而上的弄潮儿。
以下领域或将成为未来3-5年的黄金赛道,你一定要收藏或转发:
1. 跨境服务贸易:绕过关税壁垒的“轻资产模式”
美国对商品加税,但对服务贸易影响有限。像软件开发、在线教育、文化IP输出等领域,仍然会产生很多机会点。例如,一家杭州公司为美国中小零售商提供跨境电商代运营服务,年收入增长300%。
2. 避险资产配置:普通人也能参与的“安全港”
黄金、白银价格连创新高,即使对普通人投资门槛较高。你也可以通过投资黄金相关的一些资产与证券,甚至保险类理财产品,以及一些农业期货基金,都可以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找到避风港。
3. 国产替代浪潮:从芯片到洗发水的全面崛起
在消费领域,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美国的关税制裁,反而加速了国产化进程。
不管是半导体材料(如光刻胶),还是医疗器械和高端护肤品。这些原来大量依赖进口的暴利行业,今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和国产品牌,能凭借“平替大牌”策略,刷新自己的爆款销售记录和利润率记录。
4.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东盟、中亚的“新蓝海”
RCEP协定成员国GDP总量占全球30%,且多数未被美国列入高关税名单。
这里面存在很多的机会点。比如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中亚能源合作、中东欧基建投资等。就算你是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也能从这些领域中找到机会。
5. 发掘政策红利行业,紧跟国家战略的“顺风车”
中国反制美国关税的同时,也在加码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
如果你能在国家战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在储能设备、数据合规服务、农业科技等领域,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必将成为你的新机会,为你打开新局面。
04
最后的思考:普通人如何超越风暴?
关税大战本质是一场全球经济权力的洗牌。
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改变大势,但至少可以做到以下三点:
1、保持信息敏感,每日跟踪商务部、海关总署政策动态,加入行业社群获取一线情报。
2、分散风险,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无论是市场、供应链还是投资。
3、强化核心竞争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提供不可替代的价值永远是生存之本。
我的一位现在东莞开工厂的客户,说过的一段话很触动我。他说:“二十年前怕成本涨,十年前怕订单少,现在怕世界变。但我还是活下来了。担心是件好事,至少它让我早做准备。”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或许会持续数年,但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危机都在淘汰旧模式,孕育新机会。
不管是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还是新世纪的移动互联网爆发,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在别人恐慌时冷静布局的人。
此刻的你,是选择蜷缩在风暴中等待天晴,还是乘风而起,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我很想拭目以待。
(全文完)
作者简介:天真一笑,10万+爆款文案创作导师,知胜咨询创始人,曾服务过50+世界500强企业的创意营销,并帮助100+中小企业及创业者从0到1走上品牌轨道。寻找生意解药,就问天真一笑。有问题咨询作者,请后台私信联系。
来源:天真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