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道出了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同时也突出了春天播种的重要性,要想获得收获,需在春天及时播撒种子。眼下正是春耕忙碌的时刻,三月初十的习俗也由此而生——撒种节。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道出了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同时也突出了春天播种的重要性,要想获得收获,需在春天及时播撒种子。眼下正是春耕忙碌的时刻,三月初十的习俗也由此而生——撒种节。
在云南省的阿昌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老婆婆,每年八月中旬,庄稼成熟的时候,她总是把颗粒饱满的各种谷物的良种选留下来,到来年插种的时候,送给别人。同时她还经常帮助人们提高耕作技术,因此深受尊敬。后来其在一年八月收获在即的时刻去世,人们想到其还未吃上自己新种的粮食,也没有穿上自己织新布做的衣服,为此十分惋惜和伤心,于是在这一年的八月,人们便将其生前所种的谷物,蔬菜做成香喷喷的饭菜,并把她织的布做成新衣,敬献在她的跟前。第二年的三月,人们又将她留下的种子,播撒到田里。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形成了阿昌族的尝新节,三月初十则是撒种节。据说直到现在,这两个习俗依然流行着。
明日三月初十,牢记1要换,2不穿,吃3样,寓意五谷丰登幸福美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关于撒种节的习俗有哪些吧,传统习俗值得我们去延续。
1要换
互换种子
在阿昌族地区,每逢撒种节,邻里之间,以及出嫁的女儿也要回到娘家,互相交换优质的作物种子,彼此也会交流种植经验和技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作物提升产量的,增加收成。这是一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习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把生活越过越好。
2不穿
不穿破旧的衣服
撒种节是纪念老婆婆的日子,届时当地的男子们会穿着深蓝、黑或素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女人们则要着合襟上衣,裙,系围腰,颈上挂银质项圈等,打扮得十分正式,来表达对老婆婆的感恩与怀念。所以这样的日子里,不能穿着破旧的衣服,会显得不够尊敬。
吃3样
吃鸡
在撒种节,人们会准备一只肥鸡,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在这个春耕忙碌的时节,吃上一些鸡肉,也有助于补充体力和营养。
【蒸鸡】
1、将其清理好,去掉内脏,杂物,彻底洗净并且擦干,接着用盐涂抹一遍,再用胡椒粉和酱油各涂抹一遍,腌一个小时,令其入味。
2、接着将其端入蒸锅中,加些姜片在里边,一起用大火蒸一个半钟头,直到其彻底熟透后关火。
3、蒸熟之后从中端出,晾到不烫手的程度,进一步切好。
4、接着来准备葱油,葱花姜蓉都要切一些,在锅里放油,同时加入一半的葱花进去,循序加热,令香味散发出来,接着放另外的一半葱花,姜蓉也一起下锅,搅匀后关火。
5、将烧好的葱油趁热淋到鸡肉中,就做好了,可以端上桌享用。
米线是阿昌族当地的传统美食,在重要的节日里都会吃,届时人们也讲究准备米线来庆祝节日。其以作物制作而成,寓意着五谷丰登。
【肉沫米线】
1、准备一些细米线,先用温水泡软,接着起锅烧水,将其放进去煮,直到夹断时没有白芯,这时候就熟透了,将其捞出来,先用清水洗几次,直到水质清澈时,浸泡待用。
2、接着起锅放油,准备一些肉沫以及姜末倒进去,炒到断生时,调入生抽,老抽炒到上色的程度。
3、接着在其中加入一些西红柿丁,酸菜,以及胡椒粉,继续翻炒,把香味都烹出来,然后在里边加些热水,煮开,并且酌情补些盐,让汤汁稍微咸一点。
4、接着在里边加点配菜,娃娃菜或是其他的青菜,煮熟之后把米线捞出来放到汤汁中,再撒些韭菜段,搅匀之后就可以关火享用了。
吃鱼肉
鱼肉也是当地的人们在这一天的必备食物,其象征着生活富裕,幸福美满。而且如今的这是吃鱼的好季节,鲜美肉嫩,美味又营养。
【红烧黄鱼】
1、一条中等大小的黄鱼,清理干净,接着先将表面的水擦掉,再撒些淀粉裹到其表面。
2、锅里倒油彻底烧热,将其放到里边,继续保持中大火去加热煎制,定型时翻个面,继续煎到颜色焦黄的程度。
3、接着在里边加些蒜瓣葱花炒出香味来,再加入酱油,盐,些许汤,热水,汤汁调好后,闷二十分钟左右,令其入味之后,便可以关火盛出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