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麦苗期,也就是“寸麦”阶段,小麦植株矮小,但此时它并不惧怕较多的水分,即“不怕尺水”。因为苗期小麦根系尚在发育初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扎根。相对较多的水分能够促进种子萌发,使根系快速向下生长,深入土壤,建立起稳固的根基,以便后续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而且在这
“寸麦不怕尺水,但尺麦害怕寸水”,这句农谚蕴含着深刻的小麦种植智慧,精准地揭示了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的微妙差异,为科学种植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在小麦苗期,也就是“寸麦”阶段,小麦植株矮小,但此时它并不惧怕较多的水分,即“不怕尺水”。因为苗期小麦根系尚在发育初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扎根。相对较多的水分能够促进种子萌发,使根系快速向下生长,深入土壤,建立起稳固的根基,以便后续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而且在这个阶段,充足的水分还能为麦苗营造相对稳定的小环境,帮助其抵御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幼苗的伤害。
当小麦进入返青期,此时早浇小水是关键。返青期是小麦恢复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小麦开始从冬季的休眠状态苏醒,生长逐渐加快。早浇小水主要是为了保持地温。如果浇水量过大,会导致土壤温度迅速下降,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大量冷水进入土壤会吸收土壤中的热量,从而影响麦苗的正常生长。小水则既能满足麦苗对水分的初步需求,又能避免地温大幅波动,为麦苗平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创造良好条件。
随着小麦生长进入拔节期,它迎来了需水需肥的高峰期,此时“大水大肥”成为必要。小麦在拔节期,茎秆快速伸长,叶面积增大,植株生长迅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急剧增加。只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保证细胞的正常分裂和伸长,使茎秆粗壮,叶片厚实,为后续的孕穗、抽穗打下坚实基础。若此时仅供应小水,根本无法满足小麦快速生长的需求,会导致小麦生长缓慢,茎秆细弱,叶面积系数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孕穗期对于小麦同样至关重要,此阶段也必须保证水肥充足,绝不能小水供应。孕穗期是小麦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麦穗在这个阶段逐渐发育形成。充足的水分能保证麦穗分化正常,使小花发育良好,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同时,配合充足的肥料,为麦穗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对提高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水分不足,麦穗发育受阻,可能出现穗粒数减少、瘪粒增多等问题,极大地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和品质。
而到了小麦临近腊熟期,麦子成熟时候叫尺麦,那时候怕寸水,那时候寸水都是丧命水。也就是“尺麦”阶段,此时“害怕寸水”。因为此时小麦接近成熟,麦粒逐渐饱满,淀粉等物质不断积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变差,根系活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后期倒伏。而且过多水分还容易使小麦遭受病虫害侵袭,容易小麦早衰,严重降低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寸麦不怕尺水是讲寸麦,这个寸是讲麦在春节前苗期阶段,甚至说刚播种叫寸麦。不怕尺水,湿点涝点问题不大,有调节的空间。
“寸麦不怕尺水,但尺麦害怕寸水”是农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只有精准把握小麦在各个生长阶段对水分的不同需求,科学进行灌溉和施肥管理,才能充分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实现粮食的稳产高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老李话农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