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对华加征54%关税的“核爆级”政策(叠加此前两次加征),直接引发全球股市连锁崩盘。4月4日美股“黑色星期五”中,标普500暴跌近6%,纳斯达克重挫5.82%,恐慌指数VIX飙升20%。亚太市场同步受挫,日经225指数跌近4%,韩国KOSPI跌幅超3%。
一、海外市场冲击:全球暴跌潮的传导压力
美国对华加征54%关税的“核爆级”政策(叠加此前两次加征),直接引发全球股市连锁崩盘。4月4日美股“黑色星期五”中,标普500暴跌近6%,纳斯达克重挫5.82%,恐慌指数VIX飙升20%。亚太市场同步受挫,日经225指数跌近4%,韩国KOSPI跌幅超3%。富时中国A50期货下跌1.2%,新加坡交易的A股期货也呈现跌势,显示外资对A股的短期避险情绪升温。
传导逻辑:出口依赖型行业(如新能源车、半导体)受关税冲击最直接。例如,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8%关税,导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股价承压;美国对中国芯片企业的限制升级,半导体板块可能面临新一轮抛售。
二、A股的内生韧性:政策对冲与结构性机会
尽管外围市场动荡,A股仍存在多重缓冲:
内需板块抗压性凸显:白酒、旅游、地产等内需驱动板块在节前逆势上涨,贵州茅台、中国中免等涨幅超3%。市场预期国内可能通过降准、消费券等政策刺激内需,对冲出口下滑风险。
避险资产受追捧: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COMEX黄金突破3180美元/盎司),山东黄金等标的获资金流入;国债收益率上行显示部分资金转向低风险资产。
政策托底信号明确:财政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行资本,增强金融系统稳定性;设备更新补贴等政策或为汽车、家电行业提供支撑。
三、暴跌风险评估:技术面与情绪面的博弈
从技术面看,A股节前已显露压力:创业板指一度跌近2%,上证指数若失守3322点支撑位,可能触发技术性抛盘。但需注意:
量能萎缩:节前市场交投清淡,部分利空已被提前消化。
情绪修复可能:若周一开盘跌幅超3%,恐慌盘释放后或出现短线反抽,类似2024年“黑色星期一”后的超跌反弹。
四、操作策略:守仓还是减仓?
避免恐慌性抛售:若持仓集中于内需、消费、黄金等避险板块,可考虑持有。历史数据显示,政策对冲期(如特别国债发行)往往伴随市场情绪修复。
结构性调仓方向:
规避高估值出口链:新能源车、光伏组件(受欧盟关税冲击)、半导体(美国限制升级)建议减仓。
关注政策受益行业: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预期)、医药(老龄化刚性需求)、大金融(特别国债利好银行股)。
风险控制底线:若大盘跌破3322点且无资金护盘迹象,需降低仓位至5成以下;若放量收复3368点,可视为短期底部信号。
结论:短期震荡难免,但系统性风险可控
尽管海外市场暴跌对A股情绪面形成压制,但国内政策工具箱充足,内需与避险板块的韧性将缓冲部分冲击。下周一开盘大概率低开,但若未出现恐慌性放量下跌,投资者可谨慎持仓,重点关注政策催化下的结构性机会。
来源:给我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