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城市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说高端人才的子女读书不用统招,可以特批进好的学校,还把人才分成了ABCD之类,A类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级别,B类国家级认可的人才,要有证书证明的,比如茅盾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或者国家级技术人才;C类省级认可的人才,连主持人也算,假如他获
有个城市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说高端人才的子女读书不用统招,可以特批进好的学校,还把人才分成了ABCD之类,A类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级别,B类国家级认可的人才,要有证书证明的,比如茅盾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或者国家级技术人才;C类省级认可的人才,连主持人也算,假如他获得了“金话筒奖”啥的;D类市级人才,这就比较宽泛了,比如年薪50万的企业高管也算。
这个政策的本意是城市吸引人才的竞争,有没有用呢,我认为屁用没有。因为有些城市不是说他对高端人才的政策不好,而是你目前的产业,他们来了没事干啊。就如老家县城有孩子考了工科985读书了,读完了不回来,也不是他不爱家乡,是他回来没事干,你承诺把他孩子放进县城中最好的学校,他孩子还得往北京、上海考,差一点的往江浙考。如果是真实力的高端人才,为何一开始自己不留在江浙沪或北京呢,他跑回去享受你这个政策,乃是脱裤子放屁也!
而且把ABCD混在一起,就是在侮辱高端人才,最后只会CD类的占便宜,这玩意没啥含金量,多多上买两个外观专利,也可以号称高端人才,企业高管能叫什么人才,人家开面馆的夫妻店,一年说不定也能挣到50万呢,我认为也是高端人才。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是给本地的地头蛇提供了弄虚作假的机会,什么叫本地的地头蛇,就是人家常说的“县城婆罗门”,喜欢干事情不走寻常路,别看他们一家去不了大城市,但在小城市里兴风起浪舒服的很。这样一搞,外地的高端人才更不敢来呢,因为你这个城市无法无天,没有公平竞争,恰恰说明营商环境差啊。所谓的真正的高端人才,自己和子女都不怕竞争,他们恰恰是需要的公平的起跑线,这才是定心丸。
接着后面就会大量出现高端人才做假,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这样的。以前有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时候,中国满地跑出来一群假洋鬼子,南方好多地方的电子厂老板,以及服装厂老板,都是假洋鬼子,厂大门上写着“外资企业”,是老板把自己变成外国人,然后回来拿着外籍身份证注册的公司;还有为了吸引留学生来中国,外国人考中国的大学要容易的多,接下来发生啥,多了好多假的小洋鬼子;你这种高端人才子女特殊待遇,最后的结果也是这样,一大群假的高端人才涌入其中;真的高端人才觉得丢脸了,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高端人才特殊招生,原本都是针对本人的,比如大学录取,强基计划啊,保送啊,奥数竞赛得奖的啊,奥运赛场的冠军啊这些,大家都没啥意见,还有一个是针对非本人的,就是烈士的子女,这个大家也没意见,毕竟父母为国牺牲了,照顾一下不为过。还有一个普通民众见义勇为牺牲的,这个不是特招,而是额外给他孩子加分,有些城市有这个政策,大家也没意见。
那些少民加分,我觉得都毫无必要,还不如统一改成名额分配。就像省重点高中有个录取分数线,比如需要600分,有完全靠实力考进去的,这个占多数。然后会给乡镇中学10个名额,哪怕没有一个人达到600分,也要录取前10位。教育资源弱的地方,照顾一下名额就可以了,他们不会和其他正常考试的孩子去竞争,只是和自己本校的孩子竞争。
我觉得以前有些政策,反而比现在的好,只是被叫停了,以前是怎么干的呢,上初中不是就近入学嘛,但是好的优质初中,会预留几十个名额,其他社区小学的人,可以去申请,若是综合评分年级能第一的,一般会被跨区域接收入学,这个做不了假,还要公示出来的,普通人家孩子就是这样进重点初中的。还有一种,就是分数不够,又是跨区域的,可以买进去。官方说法不叫买,叫学校建设费,这玩意大家也没意见,本来是限定名额的,普通人不会买的,没意义,孩子进去还是倒数。但是有钱人愿意买,咱们也不眼红,反正你孩子进去了,也基本考不上好高中,等于给初中学校做经济贡献了。
有钱人应该是为学校做贡献的,比如他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初中、高中,那是再好不过的,如果考不上,还不如按照以前的做法,10万到20万,买进好的学校,这笔钱进学校公账的,等于是给义务教育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人家也不差这个钱。现在不让搞了,换一个高端人才子女特殊照顾,真高端人才也无所谓,假高端人才那就太坑了,原本学校还能得个20万学校建设费,现在不但弄不到钱,还便宜了假高端人才的子女。
卖权力是最不好的做法,你要上好的初中,那还不简单,买个学区房呗!城市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你送他一个学区房呗,他子女不就可以就近入学了嘛。南方在引进带项目的博士过来,就是这样做的,送房子送车,这是实实在在的奖励,不需要用权力去做交易,你给我城市带来的了物质发展,我反馈给你物质回报,双向奔赴。就像以前搞的行业补贴,一开始是吹牛比补贴,坑了不少钱,后来改成根据你的销售发票,然后补贴,这就杜绝了吹牛比补贴。对于高端人才也是这样,不能单开特殊权力通道,尤其是标准不能宽泛,一宽泛之后,谁能分得清李鬼和李逵呢?
这种政策对于城市来说,不具备竞争力的,因为沿海城市也这样干,那你的竞争力就等于零了,都不是一个层次的竞争。还是筑巢引凤的好,根据城市特点,搞几个聚焦产业,比如有的小城市只搞五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五金行业人才都去了。你不能说引进高端人才,你家还是一个空地在那,你是啥高端人才都要,难道你要把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全部在你一个城市里发展出来么?先有产业发展基础,已经有了初步的产业规模了,行业内的高端人才自然会来,不用搞什么花里胡哨子女入学政策。
孩子有能力学好的,都是带一点天赋的,如果是不考试能进好的初中高中,就会成绩变得超人一等么,不可能,一定会比靠硬实力考进来的孩子差,这是一定的。这个事情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也挤不了普通人家的孩子名额,普通人家孩子之间仍然还是用分数竞争说话。但是公开用新闻发布会形式来说,就会弄的人不舒服,因为这个影响不好。今天你能开这个学校特招的口子,那以后随便什么事情,连上厕所都不用排队,让高端人才先上,再进一步,大学也不考了,全部学美国,搞推荐制和世袭制,大家都一顿乱搞,社会秩序大乱,最后会造成姓黄的和姓洪的不服,才百年不到,历史的教训就忘记了嘛?
中国古代搞过举孝廉,结果一个村庄全被评上的孝顺的好大儿,弄到后来实在执行不下去,衙门下去一调查,有的人把父亲都饿死了,也被评上孝顺的儿子,正推荐他去当官呢!被推举作高端人才的人竟然不识字;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被选拔为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这就是被玩废了,历史上证明已经玩废的东西,就不要再玩了吧。
来源:宁月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