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翠凌从小天资聪颖,当时村里远近有多个孩子,只有她成绩最好,后来她去县城上高中,考上了外省的大学。
这个号写别人的故事也记录自己的生活
01
翠凌从小天资聪颖,当时村里远近有多个孩子,只有她成绩最好,后来她去县城上高中,考上了外省的大学。
因为在省内无法上到一个好大学,所以她就干脆上了个外省的211大学,这是她作为小镇做题家能够交出的最好的成绩。
刚找工作时,本来她可以很轻松地留在外省,入职一家新能源公司。但父母认为离家太远,将来如果结婚嫁人,回家的次数肯定很少。
翠凌考虑再三,觉得父母的话在理,到哪工作还不是工作。而且确实一旦在外省扎根定居,回来的日子真就屈指可数,想想年迈的父母将无人照应,她读这么多书却无法尽孝,自己想想都寒心。
所以她决定回来,离家近一点。但再次找工作不是那么顺利了。
已经过了校招时间,一些大企业要么暂时不要人,要么留下的岗位薪资待遇不佳。
翠凌本不想去上海找工作,因为那边的开销和租房会消耗掉大部分的工资,可那时有一家在郊区的新媒体公司录用了她。
翠凌最后决定入职这家刚成立的公司。虽然她对新媒体行业不甚了解,但新媒体行业正处在方兴未艾的上升阶段。
02
新媒体行业一定是扎根向上并能多渠道野蛮生长的,所以对这个行业的瞬息万变需要有敏锐的嗅觉,墨守成规只会走入死胡同。
好在翠凌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好,她和整个团队一起完成了蜕变和跃迁。
他们运营的多个账号渐渐成为了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头部矩阵。
一切都往好的发展。
翠凌搬进了一套舒适的公寓,虽然还是和别人合租,但环境的优雅与过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翠凌俨然已成为了都市小白领,虽然加班是家常便饭,但她看着银行卡里不断增加的数字还是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努力工作的意义不仅是物质上的回馈,更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尊严的底气。
03
当然在这过程中,她也面临着父母不断地催婚,不过翠凌不会当面顶撞他们,因为她在家里住不了几天,过年回家五天算是比较长的假期了。
翠凌三十一岁那年,由于她妈妈跌伤了脚,她回来探望,那时正好遇上了封/控,公司临时决定让她在家办公。
这期间,她实在受不了爸妈的唠叨,就答应去相亲,她觉得去了一次就当是完成了任务。
对方比她小一岁,是在当地一家知名的建筑公司上班。
说实话那男的颜值还可以,身高也不错,总之给人的感觉很好,没让翠凌拒绝他的第二次邀约。
当时小县城店面基本都关门了,但不影响他们约会,翠凌觉得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看看家乡的风景。
其实许多年后,翠凌对此是后悔的,因为没有考虑清楚就答应一个男人的约会,会让自己无意地陷进去,也让对方误以为她愿意交往。
特别是双方父母都觉得两家人可以坐下来谈婚论嫁了,这时他们才接触了两个多月。
翠凌有疑虑,但此时又没有拿起勇气明确的拒绝。
更让翠凌心里不快的是对方的经济:小县城没有房,虽然乡下房子造得像别墅,但延伸价值太有限了。
更何况两人真相处的话,就要长期两地分居,翠凌隐隐觉得这不妥。
翠凌对这桩婚事是不满的。
04
但这些问题在她妈看来,全不是问题:没房可以自己买,双方父母都有经济支持,自己创造的才更有底气;两地分居没事,过去的夫妻就是这样的,男的在外打工,女的在内持家,都过得都好;至于觉得相处时间短,那可以再等等,不过也等抓住机会。
她妈妈这么一讲,她就没那么排斥了,而且在外这么多年她觉得上海本地人对她这个外地乡下人不友好,谈过两次恋爱都因种种原因不欢而散。
再加上对方父母又推波助澜,翠凌在回上海前简单地举行了订婚仪式。同年十月仓促地举办了婚礼。
刚开始,是丈夫经常去上海看她,丈夫偶尔出差,两人有时两三个月不见面是常态。
一年多后,翠凌怀孕了,直到临产前,才从上海回来。
产假快要结束前,翠凌就面临着两难选择:舍不得襁褓中的女儿,婆婆明确说了不会去上海带孩子;放不下积累那么多年的工作,毕竟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此后翠凌两地奔波,但好像没能完整地呵护到女儿,又没有完全兼顾好工作。
后来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流量下滑,资源骤降,就慢慢开始裁员,翠凌也没能幸免。
这一切翠凌都预料到了,所以没有太过的波动,而是回到了小城,边带女儿边找工作。
05
当时直播开始火爆,小县城里的一些传统电商正向直播转型,翠凌决定入职一家新媒体公司,专门对接一些直播业务以及幕后运营。
虽然还没有之前工资的一半,但对于失业半年多,渐渐失去安全感的她来说,这已经很好了。
一家三口以这样的方式团聚在一起,婆婆帮带孩子,照顾着一家生活,也算一份圆满。
但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他们夫妻关系急转几下。
首先是翠凌坚持在小县城买房。她认为要给孩子最好的学区房,虽然婆家不是很认同,但觉得婚前翠凌一家没有买房的要求,已经过意不去了,所以这次就没有反对,而是拿出了积蓄全力支持。
翠凌父母也拿出了毕生心血来支持,小夫妻俩自己还剩下的房贷。
可是买房的喜悦没持续多久,他们就很快知道他们是小县城里高房价的最后一波韭菜。
为此翠凌丈夫冷嘲热讽,说她在大上海混了那么久,怎么一点都看不清形势呢?骂她虚荣心作祟,全家都陪她回到解放前……
诸如此类的话有很多,翠凌实在听不下去了,有时回怼:你在建筑公司上班,怎么也什么都不知道呢?
夫妻俩经常吵架,随后传来锅碗瓢盆的砸碎声。
06
还有一件事是翠凌丈夫失业了。建筑业非常不景气,公司没有明确裁员,但也不安排工作,一开始是待岗,后来连基本工资都没有了,去的话只提供一顿午餐。
她丈夫非常消沉,以前在家想着法的为难翠凌,但现在是迷上了打游戏,累了就睡觉,三餐不定,不理睬任何一个人,连女儿都不看一眼。
家里人非常急,婆婆更是声泪俱下地劝说,翠凌也耐心劝导安慰,可都无济于事。
他继续浑浑噩噩,家里人心更累。
公公年纪大了还在外揽活干,婆婆消瘦憔悴,翠凌不明白生活怎么会过到这份上,她后悔:如果当初没有回到农村结婚,一切悲伤将不会有。
07
根本问题不在于是回到农村还是城市。但我觉得如果能够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并立足的话,还是选择留在大城市,虽然也有诸多艰难。
因为能留在大城市生活的,要么能力出众,要么学历出色,要么财力雄厚,肯定有一个方面是脱颖而出的,肯定比糟糕的现在要好得多。
再不济,也要找个和自己层次差不多,三观一致、性格合拍的伴侣。
从表面看,这家子最需要改变的是这个男的,但这个男的还没有意识到要改变,或是不愿改变,更无力改变泥沙俱下的大环境,所以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男的由于自尊心作祟,都不喜欢被教育,让他承认错误或失败简直难上加难。
如果心力不济,那就先经营好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妄想改变男人,精神和情绪能够不受男人的负面影响,心智已经够强大了。
如果还是不忍他正经历低谷,那就只能用爱感化,和他一起面对迷茫和跌倒,顺他意,劝他心,和他一起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这里主打巧妙和尊重。如果他的情绪波动大或是无动于衷,那就选择冷处理。
这个故事中没有婆媳问题,婆婆应该是个通情达理,隐忍勤劳的传统妇女。她愿意为下一代任劳任怨,那就得看见婆婆的付出,相信她的为人,感恩她的奉献。
一定得和婆婆处好关系,让她带好孩子,用多到的时间来发展自己。
千万不要内耗自己,有些事发生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基于现实,往最优的方向走。
如果丈夫能够缓过来,重整旗鼓,那就继续相互扶持前进~
如果不能……我们先不要悲观地预测。
如果能够做到自给自足,那一切都无所惧!
感恩您读到这里!
愿留在大城市的女孩实现梦想,回到小县城的女孩安逸!
愿所有的女孩梦想和安逸皆有!
来源:如沐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