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音乐圈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刀郎新歌全网狂揽400亿播放量,却在音协榜单上"查无此人"。这届评委集体眼盲?网友扒出评选规则后直接笑喷——原来非会员直接pass!这操作堪比米其林餐厅拒绝接待没穿燕尾服的食客,管你带的是满汉全席还是路边烧烤。
最近音乐圈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刀郎新歌全网狂揽400亿播放量,却在音协榜单上"查无此人"。这届评委集体眼盲?网友扒出评选规则后直接笑喷——原来非会员直接pass!这操作堪比米其林餐厅拒绝接待没穿燕尾服的食客,管你带的是满汉全席还是路边烧烤。
让我们翻开音协的"高端俱乐部"会员手册:入会费比写歌贵,审批流程比考公务员复杂。某省音协入会标准显示,需提交"两首公开发表作品+两位理事推荐",而理事们往往来自体制内院团。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圈内人互相盖章,圈外人望门兴叹。更魔幻的是上榜20首歌,连抖音神曲榜前100都没挤进去——这数据反差堪比天气预报说晴天,窗外正在下暴雨。
音乐行业的"柏林墙"就此诞生:一边是拿着金话筒的评委们在会议室里"击鼓传花",一边是14亿用户用播放键投票。某上榜歌曲的评论区出现神回复:“听完三秒就划走的歌,怎么好意思叫年度金曲?“这让人想起电影《让子弹飞》的名场面——群众捧着碗喊"我们要听真音乐”,评委们端着红酒杯说"接着奏乐接着舞”。
网友发起的"歌词接龙挑战"直接撕下皇帝的新衣:80%的人卡在第三句,因为那些歌词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不说人话显格调"。反观刀郎《罗刹海市》的歌词接龙,抖音上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这印证了传播学铁律:真正的艺术永远自带社交货币,而强行拔高的作品,连广场舞大妈都懒得翻牌子。
看看隔壁电影圈的金鸡奖,至少还会为《我不是药神》这种现象级作品预留席位。而音协的操作,活像在数字时代坚持用摩斯密码发电报。最诛心的是,某会员作曲家私下坦言:"交五年会费写的歌,不如直播间老铁们刷的火箭值钱。"这波啊,这波是艺术评价体系遭遇了降维打击。
当维也纳金色大厅开始直播带货,当格莱美给网红歌手发特别贡献奖,某些人还在用红头文件给音乐划三六九等。记住:所有脱离群众的艺术评价,最终都会沦为卡拉OK里的掌声按钮。金杯银杯不如听众口碑,真正的榜单从来不在小圈子的投票器里,而在14亿人循环播放的歌单中。转发这条,让躲在象牙塔里的评委们听听——什么叫做时代的声音!
你歌单里循环最多的歌,在哪个榜单上见过吗?来评论区晒你的"民间金曲"吧。
来源:秀水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