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科生除了考公务员还能做什么?” 这句灵魂拷问,戳中了无数家长和考生的心。去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在直播间看到一位家长情绪激动,大声质问:“孩子考了 580 分,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难道毕业后只能去卖奶茶,不考公务员就没出路了吗?” 这话让在场的考生眼眶泛红
“文科生除了考公务员还能做什么?” 这句灵魂拷问,戳中了无数家长和考生的心。去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在直播间看到一位家长情绪激动,大声质问:“孩子考了 580 分,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难道毕业后只能去卖奶茶,不考公务员就没出路了吗?” 这话让在场的考生眼眶泛红,也反映出当下文科生普遍面临的就业焦虑。
但事实真的如此令人绝望吗?我表妹的经历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她在 2023 年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的历史学专业,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都在面试环节遗憾落选,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甚至想要放弃本专业转行。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进入一家文旅公司担任研学策划。现在,她不仅月收入达到 1.2 万元,还经常带队前往敦煌、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开展考察活动。她感慨道:“要是早知道还有这样的职业选择,我当初就没必要一门心思死磕公务员考试了。” 教育部 2024 年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文科生在文旅、新媒体、法律等行业的就业率,比考公高出 23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是否能让大家对文科生的就业前景有新的思考呢?
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突破了 260 万,平均竞争比例达到 60:1,而适合文科生报考的岗位仅占 30%。以某省税务局为例,一个只招录 2 人的岗位,竟吸引了 800 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报名。更让人无奈的是,体制内的晋升往往需要论资排辈,据统计,90 后公务员想要晋升到副科级,平均需要 8 年时间。如此激烈的竞争和漫长的晋升周期,对于急切想要实现职业价值的文科生来说,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杭州的一家 MCN 机构招聘文案策划,要求应聘者 “具备写作能力,了解当下热点,富有创意”,给出的月薪起薪就达到 8000 元。我表弟的高中同学,凭借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历史科普短视频,在 B 站上吸引了百万粉丝关注,通过接广告,每月收入高达 5 万元。在这里 “内容创作” 的岗位上,文科生凭借出色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储备,相比理科生更具优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新兴行业为文科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你是否也考虑过投身其中呢?
成都的一家律所招聘法律文书专员,明确要求应聘者 “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且熟练掌握 Python 编程”。一所专科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毕业生,凭借 “法律知识 + 编程技能” 的复合能力,入职后起薪就有 10000 元。这类 “技能跨界” 的岗位,打破了传统文科专业就业天花板较低的困境,为文科生开辟了新的职业道路。如果你是文科生,是否愿意通过学习新技能,拓宽自己的就业选择呢?
在跨考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文科生占比达到 68%。有一位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成功跨考到复旦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毕业后入职腾讯担任内容运营岗位,年薪高达 25 万元。建议大家在考研时,选择 “新传 + 财经”“教育学 + 心理学” 等交叉学科专业,以此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跨学科学习,不仅能丰富知识体系,还能让你在求职时脱颖而出,你是否心动了呢?
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的文科生,薪资平均能提升 30%。有一位专科生考取了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后,被一家上市公司破格录用为 HRBP。建议大家优先考取教师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认可度高、含金量足的证书。这些证书就像是职场的 “敲门砖”,能为你打开更多优质岗位的大门,你准备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这些 “硬通货” 了吗?
香港大学文学院的毕业生,起薪平均为 18000 元。一位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通过学校的 “2 + 2” 合作项目前往香港读书,回国后成功入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建议考虑选择 “英语 + 小语种”“传媒 + 数据分析” 等复合型专业,这样可以有效避开纯文科专业竞争激烈的局面。海外留学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学习到国际前沿知识,为你的职业发展带来独特优势,你是否有留学深造的打算呢?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有 15% 进入了人民日报社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扎堆报考传统文科专业。比如武汉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虽然属于双一流学科,但就业面相对较窄。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谨慎做出选择。
对于历史类考生,可以采用 “本科 + 专科” 的志愿填报组合方式。第一志愿填报某二本院校的历史学专业,同时填报某专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这样既可以保证有本科院校作为兜底选择,又能抓住专科院校热门专业的就业机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四川的一所专科院校与字节跳动合作开设了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 “定向班”,该专业的毕业生 100% 进入抖音从事运营工作,起薪为 7000 元。这类 “校企合作班”,在就业保障方面甚至优于一些普通本科专业。专科生可以通过选择这类特色专业,凭借专业技能在职场上实现逆袭。
像长沙、合肥等新一线城市,文科生的平均薪资相比一线城市的本科生低 10%,但生活成本仅为一线城市的 60%。而在三四线城市,由于竞争相对较小,文科生反而更容易进入体制内工作。在选择学校时,要充分考虑地域因素对未来就业和生活的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80% 的毕业生进入了互联网大厂工作,起薪为 8000 元。这类与行业紧密结合的 “行业嫡系” 院校,在就业方面比普通本科院校更具优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选择对应的行业特色院校,提高未来就业的成功率。
历史类考生选择 “历史 + 政治” 组合,可报考本科的法学专业以及专科的法律事务专业;物理类考生选择 “物理 + 技术” 组合,适合报考本科的教育学专业以及专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高考选科直接关系到未来专业的选择范围,考生要提前做好规划,为自己的大学专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我表妹最终放弃了考公,在文旅行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她高中时的同桌,在体制内工作了三年,月薪仍然只有 5000 元。这不禁让人想起张雪峰说过的话:“文科生的发展机会不在体制的局限内,而在于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千万不要被 “非考公不可” 的观念束缚。如果高考分数不太理想,不妨考虑 “考取技能证书 + 参加行业实习 + 跨学科考研深造” 的发展路径。要知道,在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文科生所具备的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创意策划能力等 “软实力”,其价值远超公务员编制所带来的稳定性。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高考志愿填报不存在绝对的 “保录” 方法,建议大家多参考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理性、谨慎地做出选择。请记住: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走得更加坚定、更加精彩!
来源:瑶瑶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