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不烂煮不熟的铜豌豆:Intel傲腾905P 960GB固态硬盘测试报告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6 15:15 1

摘要:这两天整理自己的数据库时,偶然找到了去年10月份给手里这块Intel傲腾905P 960GB测试的数据,趁着清明假期有点儿空,就整理成测试报告供大家参考吧。

大家好,我是飘雷。

这两天整理自己的数据库时,偶然找到了去年10月份给手里这块Intel傲腾905P 960GB测试的数据,趁着清明假期有点儿空,就整理成测试报告供大家参考吧。

这块盘是23年11月黑五旗舰在亚马逊海淘的,当时美亚突然放了一批货,到手价不到2300元,要比闲鱼便宜个二三百,本着这种停产商品错过了就有可能再遇不到的心理,再加上越发感到原来作为主力机系统盘的傲腾900P 480GB容量太小,于是就买了一块U.2接口的版本。

接下来的事情比较尴尬,这块盘在海上漂了两三个星期才到国内,结果它还在集装箱里听海风轻轻吹的时候,国内的傲腾价格突然一落千丈,同样是960GB的傲腾905P国行全新版本1800元不到就能在淘宝直接买到,真的是让人难绷。

亚马逊买的东西又不能退货,这波亏到我都不想看它,只能气愤地将其扔到货架上,隔了将近一年才正式开封启用。

傲腾905P的盘体做工方面,还是保持了一贯的精工水准,表面细腻光滑,布满了用来增强散热面积的沟槽和散热鳍片,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好东西上手一掂就知道”。

背面则与傲腾900P 280GB、傲腾P4800X 375GB不同,不是那种平板了,同样是也布置了散热沟槽和鳍片。

我买的这块是自带M.2转U.2转接线的版本,通过SATA供电的辅助,可以直接装在消费级主板上使用,个人感觉还是要比AIC版型的兼容性更强的。

Intel给出的标称参数如下所示,顺序读写速度在当下来看肯定是毫无疑问的渣渣,575K IOPS的随机读取性能、550K IOPS的随机写入性能看起来也毫不起眼。

不过关键在于,傲腾这玩意儿用的是采用相变存储原理的3D XPoint颗粒作为存储介质,与NAND SSD相比,没有SLC Cache这一说,也没有“读-改-写”造成的脏盘影响,可以说从FOB(Fresh Out of Box)状态再到进入稳态,都能全程保持这个性能,完全不用担心遇到性能下降的问题。

而960GB的傲腾905P耐用等级为17.52 PB(按十进制计算为17520 TBW),相当于约9.6 DWPD。,这是NAND SSD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与之对比,如三星990 Pro、9100 Pro之类的1TB消费级NAND SSD,只有600TBW/TB的标准,前后差了将近30倍。如果刨开纸面质保政策说真实体质的话,目前最新的TLC NAND颗粒顶多只有五六千的PE次数,而3D XPoint颗粒的真实寿命现在几乎还没人能探到底。

当时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配置如下:

CPU:intel i5-14600KF主板:AORUS Z790 ELITE X内存:佰维 DX100 DDR5-6800 16GB X2SSD:Intel 傲腾900P 280G(系统盘)、雷克沙ARES 4TB(对拷盘)显卡:蓝戟Intel A380系统:Windows11 专业版 23H2

通电上机后先看一眼S.M.A.R.T信息,确实是0通电0读写,本身是18年Q3发布的老产品了,只支持NVMe 1.0/1.1协议,Gen3 x 4的带宽也显得有点落伍。不过没办法,傲腾倒是有Gen4产品,800 GB以上的傲腾P5800X,那价格属实太贵太贵了。

再看一下更详细的S.M.A.R.T信息,功耗倒是不算高,只有18W,日常使用时靠被动散热也挺凉快的,另外可能是因为定位于消费级产品,傲腾905P只有1个温度传感器。

上机之后,实际可用容量为894.24 GiB,这下子当系统盘就比较充足了,有一说一无论是280GB还是375GB、480GB,当系统盘用久了之后都会显得有点紧张,毕竟单是QQ和微信就要占用好多容量。

CrystalDiskMark测试中,还是有着傲腾系列一贯的表现:

虽然顺序读写速度只有Gen3 x4的水平,但无论是QD1的4K随机读写速度还是延迟,都是NAND SSD拍断大腿都追不上的水平,只能说3D XPoint还是那个3D XPoint,相变存储带来的按位寻址的优势,就是这么夸张。

在PCMark 10的系统盘基准测试中,傲腾905P 960GB的分数为5823,在去年来看还是高高在上,直到今年才被一众全新的消费级旗舰Gen5 SSD给压过一头。

3DMark的存储基准测试也是同样的趋势,5760分看似已经再难拔尖,不过再回头看看它Gen3 x4的带宽,还是让同规格的NAND SSD难望其项背。

在模拟工作站场景的SPECworkstation 3.1中,傲腾P4800X取得了45.27分,现在看起来已经不算惊艳了,旗舰的消费级Gen5 SSD能达到60分以上的好成绩:

虽然刚才已经提到,傲腾系列并不存在什么SLC Cache机制,这也使得其面临大容量顺序写入时不会遇到降速的情况,不过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一点,接下来在Q32T1 128K地条件下,还是对其进行了全盘范围的顺序读写测试。

生成的曲线图如下所示,没有什么二段式、三段式的说法,就是平平无奇的两条直线:

接着,在Ubuntu 24.04 LTS中使用FIO 3.36对这块盘进行了更完整的测试,涵盖不同队列深度和混合读写方案下的4K性能,以观察其在FOB状态下的最佳表现,结果汇总如下表所示:

与有着SLC Cache加持的消费级NAND SSD相比,傲腾905P 960GB在随机纯读、纯写方面已经赶不上前者的缓内水平了,甚至可以说大大落后。

而在混合读写方面,由于按位寻址的优势,傲腾依旧还能可圈可点,

只有致态TiPro9000、三星9100 Pro等最新的消费级Gen5旗舰SSD才能依靠SLC Cache和它掰掰手腕。

那么Gen3傲腾是否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就这么站着被新人小辈啪啪打脸?

其实不然,刨去SLC Cache的影响后,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做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叫做老而弥坚。

最后一个测试项目则是在Ubuntu 24.04 LTS上执行的ezFIO脚本测试。

ezFIO是经NVM Express联盟推荐的企业级SSD综合测试,它是一个可重复进行的稳定态性能测试脚本,并且可以在测试过后自动生成结果图表。

ezFIO测试主要分为顺序和随机两大项内容,为了确保SSD进入稳态,在每项测试开始时都会有两次全盘容量顺序写入+两次全盘容量随机写入的预处理流程,之后进行不同粒度、不同队列深度的具体测试,整个测试流程耗时极长,负载强度极大。

ezfio会将测试结果自动整理成图表,傲腾905P 960GB在7读3写长时间混合测试中的表现相当美丽,平均IOPS为522051,变异系数(可以理解为数据离散程度)仅有0.67%,几乎可以看成一条直线。

与之相对比,三星9100 Pro 2TB的平均IOPS只有265596,变异系数也达到了2.8%(虽然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二者在不同队列深度下的7读3写混合性能如下图所示,傲腾905P在QD16时即达到528K IOPS以上的峰值,三星9100 Pro则明显靠着QD加深才慢慢爬升性能:

不同队列深度的4K随机读取性能与延迟表现如下图所示,傲腾905P在消费级常用的QD32以下低队列的IOPS和延迟都有明显更好的表现,而三星9100 Pro则是在QD64以后才在随机读取性能方面实现了反超。

但是在4K随机写入方面,由于NAND SSD写入原理限制,三星9100 Pro无论从写入速度还是写入延迟来看,全程都在被傲腾905P吊起来打。

总得来说,凭借3D XPoint的独特读写原理,傲腾905P和它的兄弟们一样,都有超长写入寿命、超低读写延迟、超高随机读写、超强混合并发和超高性能一致性。

从一系列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傲腾905P的性能与其消费级的定位相符,在QD8低队列下即可发挥最佳性能。

虽然标称的纸面参数看起来已经不如现今的消费级SSD了,但铜豌豆的独特优势在于,它的参数没有SLC Cache加速后的水分,无论是顺序读写还是随机读写,自始至终都会给你提供稳定如初的性能。

在日常使用中,即便只剩1%的可用容量,你也不用担心它会和消费级NAND SSD一样,会因为没有数据腾挪的OP空间而大幅降低性能。

而以上这些,也使得傲腾系列一直是每个SSD发烧友都避不开的白月光。

不过虽然我自己是坚定不移的傲腾吹,手头也收藏了四五块傲腾系列SSD,不过仍然不建议普通用户购买。

傲腾超强的性能优势,在家用的中轻度使用场景中并不能发挥出来,而过于高昂的售价也意味着它的性价比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低,边际效应特别明显。

相对而言,它更适合那些需要处理海量零碎文件,或者需要高并发混合读写的数据密集型任务场景,比如高性能数据库,或者AI训练数据预处理等等,只适合真正用得上它的性能、或者是买来收藏的SSD发烧友入手。

来源:噩梦飘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