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底,成都共吸引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戶,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來蓉投资兴业;成都陆续揭牌建设了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太行实验室永久园区、天府实验室、跨尺度矢量光场、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
成都的爆火,不仅仅是因为熊猫,不仅仅是因为赵雷那首传唱许久的《成都》,更不仅仅是那句城市Slogan“来了就不想走”。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2月底,成都共吸引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戶,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來蓉投资兴业;成都陆续揭牌建设了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太行实验室永久园区、天府实验室、跨尺度矢量光场、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此外,成都还布局包括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等在内的6大重点发展方向。成都,正在成为国内重要的前沿科技与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一次,国家给了成都新定位:日前批复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了成都新的使命——打造“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老成都,如何成为新“蓉城”?
进阶之路就是“先进制造业基地”。成都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对照美国硅谷、东京湾区、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以及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先行实践,成都需要在两个层面完成转型与突围:
01
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从“蓉城制造”到“蓉城智造”
何为新质生产力(New Productive Force)?根据官方的定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这就意味着,高耗能制造、高成本制造、低技术制造、低附加值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格格不入。长期看,这种“两高两低”的格局不可持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要么转型、要么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对成都而言,近年来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绿色低碳、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崭露头角。2023年以来,首批“岷山行动”计划之一的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成功研发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3D-HSP)在15个省(区、市)投入临床应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发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等多项成果加快涌现;“高速数字示波器”等核心产品实现量产,华鲲振宇“鲲鹏+昇腾”架构服务器系列产品市场加速扩容等等。
对成都而言,要从“蓉城制造”转型为“蓉城智造”,不仅需要智能制造技术层面的突围,还需要在包括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层面,实现全方位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成都应加速布局5G、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中心,通过将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深度融合,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
02
产学研结合,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链:
让“1+1>N”
无论是西雅图与硅谷,还是北京与深圳,先进制造业都是以“集群”的方式出现的。不是单点突破,不是某个单项冠军,而是成为区域特色产业链,形成先进制造企业与上下游集群,这样的产业生态才是成都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也就是说,让“1+1>N”,而不仅仅是某几个明星企业存在,让科研院所、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响应、服务贸易等领域串联起来,形成真正的聚合效应。
以深圳为例。华为和比亚迪等科技巨头的崛起不仅带动了本地企业的成长,还吸引了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从而形成了高效的先进制造业生态闭环;北京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被视为业内标杆,这个平台将高校、研究机构、企业、投资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快速转化科研成果的体系;在日本,如丰田、松下这样的500强企业,打通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的卡点,持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对成都而言,要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链,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政府+高校+企业+风险投资”的多元协作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比如,与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相比,成都的优势在于土地成本和生活成本较低,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非常适合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落地和扩展;
再比如,成都还是国内少数几个高校扎堆聚集的中心城市之一,不乏像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知名科研院校,以及众多中字头科研机构在蓉科研结构,这些院所都可以成为成都的智库和区域“研发共享中心”,通过校企合作、院企合作等方式,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成都还可以围绕核心技术企业为“龙头”,辅以优质的中小企业形成先进制造产业链,推动本地中小企业在这一链条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方面可以通过财政及税收优惠政策,引入专门的孵化和加速器项目,避免出现“技术孤岛”,从而实现从技术原型到产品的快速转换。
新蓉城再进阶。这不仅是一场事关新发展理念落地的区域实践,还将会深度影响国内产业格局变迁。现在开始,转型刚刚好。
来源:田心看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