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语言巴别奖第二名 蓝地语(2018年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6 18:27 2

摘要:第一届巴别奖参赛作品评价报告语言序号: 06语言: 蓝地语作者: kikomas评委: 臤徘斯 (Kinboise,九金煞乌蒙)凡例:楷体部分为原文摘录,一般是大段文字或者我不太理解的内容;阴影部分为原文不清楚、本人从例词例句中自己总结的内容,不保证是作者本意

第一届巴别奖参赛作品评价报告
语言序号: 06
语言: 蓝地语
作者: kikomas
评委: 臤徘斯 (Kinboise,九金煞乌蒙)

凡例:
楷体部分为原文摘录,一般是大段文字或者我不太理解的内容;
阴影部分为原文不清楚、本人从例词例句中自己总结的内容,不保证是作者本意。

第一部分 设定

一、设定/历史/简介
客观叙述

1. 语言设定
蓝地语(又译淑娜歌语)是蓝地王国(架空国家,位于蓝地群岛,即亚速尔群岛)的官方语言。蓝地语有数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现行标准蓝地语是以花间地口音为标准音、现代蓝地文字为标准文字的语言。

主观评价

就……很好,虽然文档里没咋说,但作者好像设定搞得比语言更丰富来着。

第二部分 语音和文字

二、音系/音节/拼音或拉丁正字法
客观叙述

1. 辅音
蓝地语有 16 个辅音音位,不分清浊,塞音有送气对立,擦音相对丰富。具体如下表:



2. 元音
元音不分长短。因“音节合并”,任意两个元音均可组成双元音。单元音如下表:



3. 声调
3 或 4个调位:一为中或高平调/˧~˥/,二为降调/˥˨/,三为中或低平调/˧~˩/或升调
[˨˥],其中升调有时独立;
音变导致实际存在更多调值:“两音节合并,声调平滑过渡”,如高平调+中平调
生成高降调[˥˥˧]。

4. 音节
音节结构为 C(j)VT,但因“音节合并”可导致 C(j)VVT 等。(原文未述)

5. 音变
与拉丁拼音相关的:
(1) 元音间/h/ > Ø,并使两音节合并为带复元音一个音节。

(2) /hj/ > /j/。
古代蓝地语(公元 3 世纪)发音系统较现代稍有复杂。在古代语音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辅音丢失与合并(例如/ts/、/pʰ/等的丢失;/s/、/z/的合并等)和音节尾的辅音声调化(例如 hah/haʔ/>hà/ha /、har/ha:/>hā/ha˥/,现代蓝地语已经没有音节尾的辅音)等。

6. 拉丁拼音



7. 例段
描述这么多不如来段例子。原文未提供长例文,这里我随机贴一些例句,仅作音系和拉丁拼音的感知用。蓝地文请自行查看文档。

Fjù kāeshae lēki zēlìdjē djā. Djàti tēzje hjo. Djā fomàu kjōkjekadò gothà. Djā fo fò kūgū nītjòhbatā. Djomogoh fòh delē kàu tē
naethà. Ljae djàzjau nae kafjōhgò gē tenòzigoh zēmēbjahūmaū, fjōhgagò gohtā kēhagoh mōdoh sa. Fòh kàu manaegoh. Nāe djàti dehjàdì dòhe hjo? Dehjàdì nāeha. Nītabāti kàu nae fòh! Ledjā mjòtā djà baenōzi, gìfjē ledjāu màe djēhà tjè. Kù fòh kjō tāegàe kātatānō? Djàkùmoh hjàbàe, dohbju tjō kùmoh.

[fju˥˨ kʰæ˥ʃæ˧ lɛ˥kʰi˧ zɛ˥li˥˨djɛ˥ dja˥ ‖ dja˥˨tʰi˧ tʰɛ˥zjɛ˧ hjɔ˧ ‖ dja˥ fɔ˧mʌ˥˨ kʰjɔ˥kʰjɛ˧kʰa˧dɔ˥˨ ɡɔ˧θa˥˨ ‖ dja˥ fɔ˧ fɔ˥˨ kʰu˥ɡu˥ ni˥tʰjo˥˨ba˧tʰa˥ ‖ djɔ˧mɔ˧ɡo˧ fo˥˨ dɛ˧lɛ˥ kʰʌ˥˨ tʰɛ˥ næ˧θa˥˨ ‖ ljæ˧ dja˥˨zjʌ˧ næ˧ kʰa˧fjo˥ɡɔ˥˨ ɡɛ˥ tʰɛ˧nɔ˥˨zi˧ɡo˧ zɛ˥mɛ˥bjau˧˥mʌ˥ | fjo˥ɡa˧ɡɔ˥˨ ɡo˧tʰa˥ kʰɛa˥˧ɡo˧ mɔ˥do˧ sa˧ ‖ fo˥˨ kʰʌ˥˨ ma˧næ˧ɡo˧ ‖ næ˥ dja˥˨tʰi˧ dɛ˧ja˥˨di˥˨ dɔɛ˥˨˧ jɔ˧ ? dɛ˧ja˥˨di˥˨ næa˥˧ ‖ ni˥tʰa˧ba˥tʰi kʰʌ˥˨ næ fo˥˨ ! lɛdja˥ mjɔ˥˨tʰa˥ dja˥˨ bæ˧nɔ˥zi˧ | ɡi˥˨fjɛ˥ lɛ˧djʌ˥ mæ˥˨ djɛa˥˥˨ tʰjɛ˥˨ ‖ kʰu˥˨ fo˥˨ kʰjɔ˥ tʰæ˥ɡæ˥˨ kʰa˥tʰa˧tʰa˥nɔ˥ ? dja˥˨kʰu˥˨mo˧ ja˥˨bæ˥˨ | do˧bju˧ tʰjɔ˥ kʰu˥˨mo˧ ‖]

主观评价

1. 蓝地语的辅音中规中矩,且符合设定。很特别的一点:既不允许零声母,也没有/ʔ/、/ɦ/之类的音位。

2. 蓝地语的元音音位相对较多,但仍很合理。

3. 现代蓝地语无复辅音、无闭音节,而同时有声调,合理且符合设定。

4. 有一些历史音变设定,锦上添花。

5. 这个拉丁拼音中使用的二合字母(尤其元音)本人不喜欢,不过其使用并无歧义,字母选取也在合理范围内。

6. 挑刺环节:
(1) 文档第 3 页基本介绍中显示 oh /ɔ/,与表格不符。
(2) 文档 25 页等处出现了 sa,s 发音未定义。
(3) [ə]与[a]为同位异音,但个人觉得[ə]与[ʌ]的听感会更接近些。葡萄牙语 caravela 中的 a [ɐ]可以算是[a~ə]范围内,但实际使用 au /ʌ/来音译。本人对这两个音位的实际音值存在疑惑。
(4) 作者在音系部分并未对同一拼写不同发音进行说明,且都使用了/ /符号,如浊塞音/b/与不送气清塞音/p/。这样会让读者认为/p/和/b/是两个独立音位,只是拉丁拼音不区分。通读文档后,工作人员及本人对此都擅自理解为同位异音了,但不清楚何时使用哪一变体。

三、自创文字
客观叙述

1. 蓝地文介绍
蓝地文是意音文字。蓝地文的“字”大体可分为圆形字和字间小符号,主要圆形字表达实词、字间小符号表达各种黏着成分;有的圆形字内部又是由基础圆形字+小字/偏旁构成。

2. 文字和字体的历史演变原文摘录:



主观评价

1. 蓝地文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与(我见过的)各种书写系统均不类似;且内部风格统一,具有美观性。

2. 蓝地文作为意音文字,有独立的造字逻辑,不是简单的一字一词或一字一音节,是一大亮点。

第三部分 语法

四、词法
客观叙述

1. 名词
(1) 类:名词区分有生、无生,仅有生名词使用宾格标记。
(2) 数:前缀 le-表达复数。另有“数格”即后置修饰性数词表达 1~10 个,有“数格”时无需使用复数前缀。
(3) 格:按作者文档,有 7 个格——主、宾、属、与、数、工具、呼;个人认为“数格”不算格,而“原因/情况助词-tā”应当算格。
名词的格使用后缀表达,蓝地文为右侧字间小符号。主格标记可省,多个格标记可以叠加。词干和格标记在语音上不会相互影响,且可以叠加。

2. 限定词与形容词
(1) 不存在单独的定冠词或不定冠词。有指示代词 djà“这”、zo“那”。
(2) 限定词或形容词不承担名词的范畴变化,也不随名词变化。
(3) 限定词或形容词一般置于名词前方。后置修饰词可以起到强调或者表明特殊含义的效果,如 nàehi 引导的感叹句。
(4) 在形容词后用后缀 bae, bù, bjoh 表达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名词或动词后加 bae, bù, bjoh 变为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5) 不区分形容词和副词:bohkjò 同时表示形容词“快的”、副词“快地”。

3. 动词
(1) 动词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三个时。现在时无标记,过去时、将来时在动词上加时态词缀 djē, kjoh。同一个时态词缀,后置(蓝地文为上标)表达一般体,前置(蓝地文为前置圆形字)表达进行体。
(2) 动词有完成体,在动词后加后缀 màu(蓝地文为上标)表达。
(3) 有主动、被动两个语态。主动语态无标记,被动语态在动词或整句前加 bo (蓝地文为括符)表达。
(4) 名词属格后加动词原形可作名词性成分:Fjù kāeshae lēki zēlìdjē djā. 她(的)无助的哭泣打动了我。
(5) 动词后加 ba 变为名词:nītjòh(动词:担心) nītjòhba(名词:担心)。(可能只是一种派生方法,不能算动词变形;更普遍的表达或许是使用名词性从句)

4. 代词
(1) 代词“我”“你”“他”“她”“它”的主、宾、属格各有独立形式,其余格标记同名词;数的表达同名词。
(2) 物主形容词及物主名词均用属格表达,二者形式一致。
(3) 反身代词表达未述。
(4) 小品代词多为复合词,如“谁”使用复合词 kùti = kù“人”+ ti “甚么”来表达。

5. 数词
(1) 大数直接读出十进制数字。
(2) 如遇到数码里有连续有或超过三个零的情况,可以使用 kòhhja 表示一个零位,在其后面用数格表达零的数量;当后面还有零数时,用 hi-连接后面的数字。例如 kāukòhhja dàe 为 4000000(4 kòhhja 6),kāukòhhja zà hithà 4000001(4 kòhhja 5 hi 1)。
(3) 序数词、分数未述。
(4) 蓝地文中,数码都有“复杂字符”“一般圆形字”“左括符”“右括符”这四种形态,其中后三种形态读音都相同,且 1~9 的四种形态读音都相同。
字的书写可分为“数格符”“一般数字符”“复杂数字符”三种模式。详细信息请看原文档 PDF 31 页,这里我只形象地表示一下一个十位数的写法:
Θ:复杂字符;O:一般圆形字;(:左括符、) 右括符
数格符:名词))O)))O)))。表达“……个名词”。
一般数字符:((O)))O)))。表达数字本身。
复杂数字符:ΘΘΘ 千万 ΘΘΘΘ 千 ΘΘΘ。常用于防伪账单等事物的数字描述,也用来表达与蓝地本土神话有关的内容。

主观评价

1. 词法相对完备。

2. 作者称蓝地语是屈折语。其实,除了代词的主宾属格以外,其他部分都表现为黏着语。

3. 其实,格后缀可以看成格介词,甚至可以两个格叠加。

五、句法
客观叙述

1. 语序
(1) 使用主谓宾语序。
(2) 一般情况形容词在名词之前。后置修饰词可以起到强调或者表明特殊含义的效果,如 nàehi 引导的感叹句。
(3) 介词置于名词后。
(4) 副词置于动词前。
(5) 时间、地点状语置于句首。

2. 疑问句
(1) 非动词作选项的选择疑问句,原文作在非动词部分出现选项时,使用 nāe 引导的疑问句型,这时候需要前置选项,后面写问号。但例句并没有把选项前置,而是句首加 nāe,并直接在原陈述句的位置将选项连写:nāe … A B …。
(2) 动词作选项的选择疑问句,… nāe A B ha …表达“……A 还是 B……?”。
(3) 蓝地语似乎没有专门的一般疑问句,而是将“是”“否”作为选项,用选择疑问句来表达一般疑问句的含义(……是不是……?)。
(4) 回答:A nāeha. 是 A。/B nāego. 不是 B。
(5) 特殊疑问句的语序与陈述句一致,只将提问的成分替换为疑问词即可。
(6) 否定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未述。
(7) “泛强调疑问句”:…-nō? 表达“难道……?”,表示惊讶。

3. 复合句与分词
(1) 名词性从句:从句助词+从句+(sa)。其中,根据言据不同,从句助词共有 21 种;若从句主谓宾俱全则可以省略 sa。
(2) 状语从句:主句+gò+连词+从句+(sa)。若从句主谓宾俱全则可以省略 sa。
(3) 定语从句:不太清楚。

4. 祈使句
祈使句可以与直陈式句子形式相同,只是在句末使用感叹号;或者使用 nàetā+ 直陈式整句+!的形式。不省略主语“你”。

5. 动词的配价
一宾语:根据其宾语的特性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宾动词,它们的宾语默认反映这个动词发生的原因,例如 tāegàe nīdù 死亡-天花 [死于天花];还有一类是况宾动词,它们的宾语默认反映这个动词发生时的处境、情况(时间、地点等),例如 tathebae hūzjù bjàe 骑行-田野 [在田野上骑行]。同时,这些动词后的宾语也可以反映非默认内容,这时需要在宾语之后加上原因/情况助词-tā。原来是原因的变情况,原来是情况的变原因。
二宾语:第一个宾语由语义决定,第二个宾语为原因或情况:动词+宾语一+宾语二。
三宾语:第一个宾语由语义决定,第二个宾语为原因或情况,第三个宾语为情况或原因:动词+宾语一+宾语二+宾语三 tā。

6. 使役、使变句型如何表达,是否存在宾语补语
不清楚。

7. 如何表达存现句
不清楚。

8. 如何表达判断句
用 A ti B hjo 表达“A 是 B”

9. 感叹句
(1) 形式一:用呼格-da。如:Tēda! 多美丽啊!
(2) 形式二:nàehi+被修饰词+修饰词。

10. 强调句
强调句的形式为:nī 强调词+被强调词+其他成分。其中强调词与特殊疑问句的疑问词形式相同。强调多个成分的形式为:nī 强调词 A+强调词 B+被强调词 A+ 被强调词 B+其他成分。

11. 并列句
蓝地语中使用简单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或者引出一个句子。注意当使用简单连词连接两个句子且这两个句子的主语相同时,后一个句子需要把主宾后缀对调,同时如果后句主语或宾语是动植物等有生体,则需要加上正常情况下的主格缀 - shā 和宾格缀-tī。简单连词必须出现在这个连词之后的句子里,和前面的句子(如果有)需要用逗号隔开。

12. 否定句
在要否定的句子成分上加环缀(括符)ma…goh。对另一括符进行否定时,加在括符的前部,如:A ti B hjo. A 是 B。A matigoh B hjo. A 不是 B。

主观评价

1. 总的来说句法比较完善。“括符”(相当于 circumfix, circumposition, etc.)、动词的宾语表达原因、情况等都算比较有趣的点。

2. 挑刺:言据级别分得过细,形式特别统一,都像专门造的词(没看出“看到”“听到”言据与“看”“听”动词有甚么关系),显得很不自然。

六、词源/构词法
客观叙述

1. 词源
绝大部分为自创,借词很少,且与设定相符(位于亚速尔群岛,借入架空绳络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

2. 构词法
可以通过加缀或复合来构成新词。词缀例:反义词缀、词性转化词缀;复合例:直接拼合、音变拼合(具体规则不明)、音节补全(如双音节词和单音节词复合,单音节词前加 le 再拼合)

主观评价

1. 构词法相对丰富,有较多的派生词缀,拼合造词比较自由,且与蓝地文正字法配合得很好。

2. 词性转化类的词缀具体如何使用、表达甚么含义,原文讲得不是很清楚。

第四部分 语料

七、大词汇表
客观叙述

见语法书 33~47(PDF 35~49)页。

主观评价

1. 风格统一。基本都是 1~3 音节的词,单音节词很多,符合声调语言的特征。

2. 挑刺(不作评分项):作者说“该单词表不包含人称代词、数字词及前文部分提到过的一些词。”都完整包含的话确实会更方便查看吖~

总评

一、完整
蓝地语没有完全填满报告模板所有项目,但也能够表达相当多的东西了。我在阅读原文时发现不少可能存在但文档没有讲的语法点,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写文档时特意精简了。

二、细节
1. 音系:有一些细节(同位异音、音变等),但文档未详述。
2. 语法:就语音来看,总体比较规则,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细节。但各种语法与文字的对应的设定还是很复杂、细致的。

三、美感
1. 蓝地文自成风格,行文或用作装饰都很不错。尤其是末尾词汇表使用的那种鹅毛笔体我很喜欢。
2. 音系、拉丁拼音、词汇方面中规中矩,既没有眼前一亮也没有看着难受的地方。

四、创意
1. 形式:格介词、括符(环介词、环连词等)等不太常见的形式。
2. 概念:因宾动词、况宾动词以及与之相配的原因/情况词缀-tā 等少见的概念。
3. 文字:外观独特、内部造字逻辑新颖。

来源:子默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