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苍蝇馆吊打米其林?当法国标准遇上东方胃就不好使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6 19:22 2

摘要:后来他们又盯上汽车轮胎,为了证明自家轮胎扛造,居然自己造车参赛,还搞出"换米其林屁股不疼"的神slogan,这波操作放到现在绝对能上热搜!

今天咱们要聊的是米其林——没错就是那个轮胎厂,但它搞出的美食指南比轮胎还出名!

话说1832年米其林兄弟还在倒腾农机橡胶,直到1889年第三代传人爱德华搞出可拆卸充气轮胎,直接给自行车界整了个活。

后来他们又盯上汽车轮胎,为了证明自家轮胎扛造,居然自己造车参赛,还搞出"换米其林屁股不疼"的神slogan,这波操作放到现在绝对能上热搜!

插入一个冷知识:当时参赛车辆用的是马车底盘改装,米其林兄弟亲自上阵当车手,边开车边喊麦:"米其林轮胎就是牛,巴黎波尔多走一走!")

要说米其林的营销手段,那真是祖师爷级别的。1898年搞出个轮胎人Bibendum,比迪士尼的米老鼠还早出生30年。

这个裹着米其林轮胎的白胖子,最初设计灵感居然来自一堆堆叠的轮胎!(展示早期广告图:轮胎人手持红酒杯,旁边配文"Nuncestbibendum"——该喝了!)

1900年世博会期间,他们免费发放400页的《米其林指南》,表面是汽车旅行攻略,实则前80页全是自家广告。

这套路像不像现在的免费游戏?先给你点甜头,等你上瘾了就得氪金!更绝的是,他们还在指南里疯狂安利自驾游,暗示车主:"造吧!造得越狠轮胎换得越快!"(数据补充:1900年法国汽车保有量仅3000辆,到1914年激增到20万辆,米其林轮胎市占率突破60%)

1931年米其林玩起内容垂直,把指南拆成红皮书(美食)和绿皮书(旅游)。红皮书的评星制度更是一绝:一星"不妨一试",二星"不容错过",三星"值得专程造访"。

这波饥饿营销直接让法国厨师们卷起来了!但你知道吗?评星背后全是生意!有前评审爆料:法国5个评审要评万家餐厅,1/3的星星根本没实地考察过!

更魔幻的是,餐厅一旦评上星,房东就坐地起价,香港有家米其林面店就因为租金翻倍被迫关门。2018年巴黎名厨Lafayette退星事件,他公开表示:"米其林的标准让我做不出真正的美食"

2008年米其林开启全球扩张,在东京发了191颗星,法国人都惊了:这评星通胀比津巴布韦还狠!结果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北京某米其林餐厅被吐槽"不如楼下小吃摊"。

其实说白了,吃饭这事儿哪有标准答案?有人爱豆汁儿配焦圈,有人就好那口妈妈做的手擀面。米其林再牛,也管不了咱中国人的胃!2023年米其林宣布在中国推出"必比登街头美食"计划,试图挽回口碑。

你以为米其林靠指南赚钱?错!财报显示,2020年轮胎业务贡献了95%的利润,指南每年亏损超2000万欧元。

那为啥还要坚持?这里面藏着惊天大秘密!米其林指南本质是"品牌护城河",通过高端形象反哺轮胎销售。

数据显示,在米其林指南覆盖城市,轮胎销量平均提升12%,但这也导致了魔幻现实:轮胎厂靠美食指南续命,美食界却被轮胎厂牵着走。

"米其林评星就像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没人敢说破"

当米其林试图用星级征服中国时,咱们的吃货们直接甩出王炸!

成都苍蝇馆日翻台20次,老板直言"给星也不加价";上海小笼包店主吐槽"米其林评委根本不会吃"。

更绝的是,网友自发搞出"反向米其林"榜单,把黑榜餐厅做成表情包全网疯传。这波操作让米其林总部直呼:"中国人的胃,我们真的不懂!"

从轮胎到美食,米其林用127年演绎了什么叫"不务正业"。

但话说回来,这跨界神操作可比某些公司盲目多元化强多了!

老铁们觉得,如果让你给米其林写rap,第一句会是什么?评论区见!

来源:社会观察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