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是春的序章,大地复苏,万物竞发。当四月春潮涌动京华,呼伦贝尔跨越近2000公里的山川湖海,带着满满的诚意与期待奔赴北京。这是一场文化的交融,一次经济的握手,更是呼伦贝尔紧扣时代脉搏,精准把握“时”与“势”的战略之举。
当居庸关的杏花染透燕山褶皱,额尔古纳的冰河正迸裂出第一声春汛;
当紫禁城的柳烟漫过红墙碧瓦,巴尔虎草原的牧草已萌动起绒绒新绿;
当首都经济圈的春潮澎湃激荡,呼伦贝尔正以开放姿态跨越山河而来。
四月,是春的序章,大地复苏,万物竞发。当四月春潮涌动京华,呼伦贝尔跨越近2000公里的山川湖海,带着满满的诚意与期待奔赴北京。这是一场文化的交融,一次经济的握手,更是呼伦贝尔紧扣时代脉搏,精准把握“时”与“势”的战略之举。
适逢其时
锚定发展契机
这是国家战略的共振时刻。当前正值全国两会精神落实的关键阶段,呼伦贝尔市聚焦全面贯穿一条主线、认真办好两件大事、扎实完成“五大任务”,集中力量开展“六个行动”。在此进程中,呼伦贝尔市以“守望相助”党建品牌为引领,以金融赋能为抓手,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在主动开放中扩大“朋友圈”,通过与北京签署友好城市协议,开展党建共建、产业合作签约等方式,全方位深化京蒙协作,联动抓好旅游产品推介、农畜产品直销等工作,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同心同向、共谋共建,促进京蒙协作实现互惠共赢,为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注入新动能。
这是政经活动的黄金坐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首都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愈发显著。2025年,呼伦贝尔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93个,总投资1694.5亿元,年内计划投资614.7亿元。众多企业纷纷看好呼伦贝尔的发展前景,选择在这里投资兴业。呼伦贝尔市重点布局绿色能源化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泛口岸经济等领域,以“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为发力点,搭建起承接北京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的桥梁,助力“投资呼伦贝尔”品牌建设,推动呼伦贝尔在文旅、农牧业等多个产业领域实现转型升级。
这是市场规律的强劲脉动。春季是消费市场的活跃期,也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从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到茂密幽深的大森林,从星罗棋布的大湖泊到水草丰美的大湿地,呼伦贝尔的每一帧景色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呼伦贝尔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彩的非遗民俗体验、多元的人文风情,聚力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通过全季全域文旅资源矩阵展示,重点推出春夏主题线路及康养、研学、自驾等特色产品,展现出呼伦贝尔四季变换自然美、民族风情文化美、全域参与运动美,激发更多京津冀地区游客来呼伦贝尔旅游的热情。
乘势而上
赋能品牌腾飞
在区域发展的进程中,产业是驱动前行的核心引擎。呼伦贝尔将携草原羊肉、纯牛奶、沙果干、有机杂粮、沙棘汁等190余款优质农畜产品,太阳花、桦树皮画、玛瑙石工艺品等8种品类60余种特色文创类产品,以及手工羊毛毡、根石艺、皮雕、皮画等6种品类30余种非遗传承类产品在北京亮相,以呼伦贝尔绿色生态优质高端农畜林产品为核心价值,通过交流推介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跨区域联动合作,持续提升“呼伦贝尔大草原”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的愿景加速落地。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时代价值。乌兰牧骑的悠扬旋律即将在北京响起,呼伦贝尔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艺术表达,让草原文化焕发当代生命力。白岩松、克明等从呼伦贝尔走出去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和研究呼伦贝尔历史人文的专家学者即将发声推介呼伦贝尔,以“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品牌赋能,将草原生态、游牧文明与现代艺术深度融合,通过名人效应与新媒体矩阵扩大品牌声量,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被转化为一场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视听盛宴,让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传得更广。
大兴安岭的松涛与永定河的春水交响共鸣,大草原的晨露与金融街的霓虹相映生辉,这场四月之约早已超越地理界限。它不仅是呼伦贝尔向首都北京递出的金色哈达,更是新发展格局下,边疆地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在京华烟云与草原长风的交融中,一幅以文化为笔、产业为墨描绘出的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4月8日至9日
我们在北京不见不散!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庄嘉慧
美编:刘本明
主编:徐晓梅
监审:韩永刚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