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突围2025之1月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6 20:41 1

摘要:比亚迪一家独大:以近30万辆销量占据超30%市场份额,技术(刀片电池、DM-i混动)与供应链优势持续扩大。

新能源汽车突围2025之1月篇:销量排名与市场洞察

---

2025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TOP 20排名

(注:数据含预估,非最终排名)

排名 品牌 销量(辆) 备注

1 比亚迪 296,446 断层式领先,占总量超30%

2 吉利汽车 121,071 同比增长显著

3 长安汽车 65,856 稳居前三

4 特斯拉中国 63,238 维持高端市场优势

5 奇瑞汽车 54,960 出口+国内市场双驱动

6 上汽通用五菱 37,710 微型车市场主力

7 小鹏汽车 30,350 新势力头部玩家

8 理想汽车 29,927 高端家用市场领先

9 零跑汽车 25,170 性价比路线见效

10 长城汽车 22,253 混动车型表现突出

11 小米汽车 20,000 新入局即破2万门槛

12 东风汽车 18,138 商乘并举策略显效

13 赛力斯 17,906 问界系列持续放量

14 广汽埃安 14,393 稳守主流市场

15 蔚来汽车 13,863 高端市场增速放缓

16 一汽奔腾 10,005 传统车企转型初见成效

17 一汽红旗 7,416 品牌溢价能力待提升

18 极狐汽车 6,017 北汽新能源分支表现平淡

19 华晨宝马 3,637 合资豪华品牌份额萎缩

20 上汽乘用车 3,697 依赖燃油车基盘

---

核心市场趋势分析

1. 头部效应加剧

- 比亚迪一家独大:以近30万辆销量占据超30%市场份额,技术(刀片电池、DM-i混动)与供应链优势持续扩大。

- TOP 5集中度提升:前五品牌合计销量超60万辆,占总量66%,中小品牌生存压力加剧。

2. 第二梯队爆发

- 吉利、长安领跑传统车企转型:销量均超6万辆,依托CMA/SDA架构实现新能源车型快速迭代。

- 奇瑞、小米成黑马:奇瑞凭借出口与微型电动车双重发力,小米首月即破2万,生态链优势初显。

3. 新势力分化

- 理想、小鹏站稳脚跟:均价30万+市场认可度提升,智能化配置成核心竞争力。

- 蔚来增速放缓:高端市场竞争激烈,换电模式成本压力显现。

4. 合资品牌边缘化

- 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垫底:新能源转型迟缓,燃油车用户流失严重。

---

同比分析(需补充2024年1月数据)

- 预估市场总规模:本月预估总量90万辆,环比增长显著(上月万辆以上企业合计85.6万辆,占94.2%)。

- 潜在增长点:

- 比亚迪:若2024年同期基数较低,同比增速或超50%;

- 小米、奇瑞:新品牌/新车型上市可能带来爆发式增长;

- 长安、吉利:混动车型渗透率提升或拉动同比增幅。

---

未来展望

- 技术竞争白热化: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智驾成下一战场。

- 下沉市场争夺:1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扩大,五菱、奇瑞受益明显。

- 政策驱动:双积分政策收紧或加速尾部品牌出清。

(注:同比数据需官方发布2024年1月实际销量后补充测算)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全景分析(1-12月)

---

一、产销规模与市场地位

1. 全球引领地位

- 产销量双破1200万辆: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万辆 和 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连续10年全球第一。

- 渗透率突破4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 40.9%(较2023年提升9.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 47.6%,下半年连续5个月突破50%。

2. 细分市场表现

- 纯电与插混双轮驱动:纯电动汽车占比 60%,插混汽车占比 40%(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插混成为增长新动能。

- 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出口 128.4万辆,同比增长 6.7%,占全球出口量约25%,欧洲市场份额达19.5%。

---

二、竞争格局与品牌动态

1. 头部车企主导市场

- 比亚迪断层领先:全年销量 427.2万辆(含燃油车),新能源零售 371.8万辆,同比增长37.4%,市占率 11.8%。

- 传统车企转型加速:吉利(新能源零售86.3万辆,+94%)、奇瑞(新能源销量43.3万辆,+258.9%)、长安(新能源73万辆,+50%)表现突出。

- 新势力分化:理想(50.05万辆)、赛力斯(问界系列)、零跑(29.37万辆)进入前十,蔚来增速放缓。

2. 价格战与技术壁垒

- 价格竞争白热化:10-20万元车型成主战场,比亚迪秦PLUS降至9.98万元,特斯拉Model 3/Y多次调价。

- 技术突破:宁德时代神行电池(4C快充)、比亚迪刀片电池2.0、城市NOA智驾成标配,车企研发投入占比超10%。

---

三、政策与市场驱动

1. 政策红利释放

- 以旧换新政策:全年置换需求占比约20%,带动增量超410万辆,政策直接拉动销售额超5800亿元。

- 购置税减免延续:政策覆盖至2027年,但地方补贴逐步退出。

2. 消费需求升级

- 高端化趋势: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自主占比达 74.4%(2023年为70.6%),问界M9、理想MEGA等车型推动高端市场增长。

- 下沉市场发力:1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扩大,五菱、奇瑞受益明显,县域充电基建覆盖率提升至75%。

---

四、技术与产业链创新

1. 电池技术迭代

- 能量密度突破: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 150-200Wh/kg,续航超700公里车型(如比亚迪汉EV)成主流。

- 快充网络完善:全国公共充电桩超 381.3万台,800V高压平台车型(小鹏G6、极氪001)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

2. 智能化竞争升级

- 智驾普及化:城市NOA功能覆盖90%以上主流车型,华为ADS 3.0、小鹏XNGP用户激活率超60%。

- 生态整合:小米SU7(生态链联动)、鸿蒙智行(问界+智界)构建“人-车-家”全场景生态。

---

五、挑战与未来展望

1. 现存问题

- 渗透率波动:12月渗透率回落至 45.8%(全年最低),燃油车促销及新能源品牌策略调整影响短期需求。

- 出口风险:欧盟反补贴调查、美国IRA法案限制,中国车企海外建厂成本增加。

2. 2025年趋势预测

- 销量目标:中汽协预计2025年销量达 1600万辆(+24.4%),渗透率或突破50%。

- 技术方向:全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L4级自动驾驶(特定场景落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

- 市场下沉:三四线城市充电基建加速,县域新能源渗透率目标提升至35%。

---

总结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技术、消费需求多重驱动下实现高速增长,头部车企优势巩固,插混与智能化成核心增长点。尽管面临出口壁垒和渗透率波动挑战,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未改,2025年市场将加速向技术驱动和全球化布局迈进。

来源:胡晓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