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到底是多头还是空头?其产品净值散户式溃败的背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04:37 1

摘要:2025年4月,曾经的私募冠军蛋仔因旗下产品“东方XXXXX17号”年内回撤超23%,成为市场焦点。这位以“价值投资”自居的百亿私募掌门人,近期频繁调仓、追涨杀跌的操作模式,不仅暴露了个人投资逻辑的断裂,更折射出私募行业“精英外壳”下的系统性隐忧。

蛋仔的“散户化”溃败的背后:错把时代的贝塔当成个人的阿尔法!

2025年4月,曾经的私募冠军蛋仔因旗下产品“东方XXXXX17号”年内回撤超23%,成为市场焦点。这位以“价值投资”自居的百亿私募掌门人,近期频繁调仓、追涨杀跌的操作模式,不仅暴露了个人投资逻辑的断裂,更折射出私募行业“精英外壳”下的系统性隐忧。

一、从“价值信徒”到“趋势赌徒”的操作异化

蛋仔曾以长期持有贵州茅台等核心资产闻名,但近年的操作却与价值投资背道而驰。2025年2月,他因担忧特朗普政策引发地缘风险,清仓70%美股持仓,却在数日后因“AI焦虑”全仓杀回科技巨头。这种“恐慌抛售—冲动买入”的循环,与散户追涨杀跌的心理高度同构。更讽刺的是,其重仓的英伟达虽经减持仍为第一大持仓,却无视行业技术拐点——AI算力需求正从训练转向推理阶段,定制化芯片冲击GPU垄断地位,这种对产业趋势的认知滞后,使其沦为市场波动的被动承受者。

二、风控失守与决策独裁的行业病灶

蛋仔的溃败暴露出私募机构风控体系的形同虚设。其宣称“不带杠杆”,)和FNGU等高杠杆产品,与自身原则直接冲突。相比之下,源乐晟等机构早在2月系统性减持美股科技股,景林资产更将纯美股资产清零,凸显集体决策机制的优势。而蛋仔的“朋友圈直播式操作”暴露了私募行业“掌门人独大”的痼疾——投研团队沦为执行工具,重大决策仅凭个人直觉拍板。

三、光环褪去后的价值重构启示

这场“散户式溃败”为资本市场敲响三重警钟:

认知谦卑:投资需超越概念炒作,敬畏技术变革。当产业界预警英伟达护城河危机时,蛋仔仍沉迷“算力永动机”叙事,这种认知时滞注定成为市场教育的代价。

机制制衡:私募行业亟需建立“投研-风控-决策”三角制衡体系。景林资产全面转向中国科技股的策略虽激进,但至少基于团队研判,而非个人意志主导。

价值回归:投资者应穿透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聚焦底层资产的现金流能力。当蛋仔忙于解释“遗憾的艺术”时,真正的价值创造者已在AI商业化落地、产业链重构等细分领域深耕。

蛋仔的案例撕开了私募行业的精致伪装:当百亿机构的研究深度退化为标签化配置(如“AI+新消费”),当风控纪律让位于流量经营,所谓“专业主义”便沦为皇帝的新衣。这场溃败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迫使市场重新审视投资的本质——不是追逐神话,而是回归理性与常识。在草台班子的黄昏里,唯有摒弃投机幻象、重建专业敬畏,才能迎来资本市场的理性之光。

其实,和蛋仔很像的还有有一个段头,不知道他卖出的英伟达PUT是一手还是两手呢?

来源:经济和资本市场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