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渝生|记我的英俊同学黄金全(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06:57 3

摘要:在桂林8年,读了三个学校,其中两个小学,一个中学,没有发现过班里最帅的同学。女生班花是有的,那是在八一小学的时候。到了地方学校,再没有发现英俊同学和漂亮班花了。

文/石渝生

在桂林8年,读了三个学校,其中两个小学,一个中学,没有发现过班里最帅的同学。女生班花是有的,那是在八一小学的时候。到了地方学校,再没有发现英俊同学和漂亮班花了。

1966年全家迁往海南岛,去了海南军区所办的南岛中学。在初中班里,全是少年人,其中有一个叫黄金全的同学,那真是一个英俊少年。他的家庭情况我是不会去关心的,反正是军人的孩子。籍贯四川,中等身高,相貌英俊,两眼炯炯有神。说话的语气与众不同,显得非常的自信,又总是面带微笑。身材匀称,剃着头发直立的平头,衣服干净整洁,倍显潇洒,总之浑身上下透着与众不同的精气神。

黄金全的学习不错,体育也不错,几乎无可挑剔。我们的班长杨许琼,这个名字很好听,海南人,相貌忠厚,是琼崖纵队的子弟。我的同桌高柯夫是东北人,家在儋县八一农场,也很精神,但还是比不上黄金全。

班里有这样的英俊少年,让我们一班比二班显得光彩夺目。至于班里的女生,漂亮的也有几个,其中田舒野和左玲玲就很引人注目,我们把这两个美女全安排给了黄金全。田的父亲是海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师级干部,左的父亲在崖县高峰的侦听站工作,是个搞情报的军人。

当男生议论“跑马”的时候,许多女生已提前一步长开了,她们该丰满的地方都有展现,以至于男生给她们起了不雅的绰号,这是上学以来迈入新阶段的一年。

在海南,学生基本分为海南人和大陆人,至于大陆哪个省份并不重要。而在大陆人中,又分为陆军和海军,在海军中又分为海军航空兵和海军舰艇部队子弟。我是大陆人,陆军子弟,但我初来乍到,没有这些概念。直到文革分派时,才体现出来。以海南人为主的一派,以大陆人为一派。

读书的环境是安静的,学生们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相处也非常的友好。不过男生与女生有轻微的对立。选班长时,故意不选女生,因为她们的人数不足。但老师强调必须要有女生,结果还是产生了一位,不过男生班长仍然是杨许琼。

杨是个好班长,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有个班长的样子。后来他当兵和我在一个部队,顺理成章提为干部,这是不存在疑问的。劳动委员麦陆全是海南人,为人友好和善。我被选为学习委员,办黑板报是我的事。不过我觉得他们是故意的,没有人想干这差事。学习好的同学有的是,黄金全算一个,还有个海南人何志清,那功课比我可强多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父亲是琼崖纵队的老战士,当时任海南军区后勤部长,海南军区的医院都归他管。

我到学校才半年,也就刚刚初二的时候,文革爆发了。如果再上两年课,到68年初中毕业,我们这些少男少女就会充分发育起来了,那才是地地道道的俊男靓女呢。初中部的初三生在体形上比我们多出一个量级,他们成立了民兵组织,配备了枪支,威风凛凛,像个成年人了。

学校在小学部的小礼堂开会,宣布“516通知”,随后开始文革。在文化上批判“三家村”,在行动上斗老师。我们的上尉班主任朱星耀成为主要目标,各个班级分配老师开批判会,仿佛这就是革命行动。我们的口号是“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在墙上到处刷口号,用暴力与破坏来体现革命。

海南在各方面从来紧跟大陆,如果没有大陆的指挥,海南还是风平浪静的。现在连军队所办的学校都有了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不是很奇怪吗?那么海南军区该负什么责任?不久,教导主任李济足不堪受辱跳楼自杀了。

我跟黄金全是好朋友,加入红卫兵,参加战斗队,都在一起不分离。最后我们这个“破旧立新战斗队”加入了海军子弟的“海鹰战斗兵团”,组成了一个较大的组织。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我跟他共骑一辆自行车去旧州镇买小鹅养着玩,爬上房顶掏麻雀窝用小鸟来喂养,使得两只小鹅长得飞快。后来小鹅失踪了,分析是老百姓偷走的。

共骑单车基本是黄金全带我,尽管我技术不错,在家时带弟弟去龙门和龙塘公社玩耍。但不料有一次他骑车不稳,我俩摔了下来。他的屁股上少了块肉,我的胳膊肘少了块肉,那疤痕至今还在。

我们“兵团”住在中学部的专家别墅,那可是高级的住宅。更高级的将军楼在小学部,因为那里不是我们的地盘,否则就搬进去住了。在海鹰兵团里,有个端庄而漂亮的女生叫罗长江,名字虽然很普通,但形象却是最佳。她的父亲是南海舰队副司令兼海军航空兵司令员罗文华,74年西沙打仗,他也去了那里。

罗长江有个哥哥罗东江,在广州上学,如果他也来到南岛中学,应该是个骨干分子。后来我跟他在一个团,他68年兵,先在鹿回头4连,后去宣传队,还提了干,是个一表人才的好兵。

当红卫兵是快乐的,我们学了乐器口琴、二胡、笛子、手风琴等,能奏出简单的乐曲。尤其是《青年友谊圆舞曲》,演唱的很熟。教歌的是王敏,他有个漂亮的妹妹叫王伟。我们这个组织女生很少,班里的女生只有一个海军的贺卫平,是个很泼辣的人物。

晚上无事的时候,我和黄金全等同学去河沟里抓螃蟹,带了手套只管下手,没有被夹住的风险。有时候晚上用地瓜(红薯)粉煮糊糊吃,糖是不缺的,感觉非常的美味。但不管吃什么,只要见到军训团的解放军叔叔,就会请他们一块来享用。其实他们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平时和颜悦色,还开开玩笑。

军训团的兵来自4公里外旧州镇的军区炮团,其中一个排长马英伟,64年兵,正如他的名字,是个英俊和稳重的东北小伙子。他的父亲也人是个四野老兵,四七年参军,辽沈战役时在41军154师,一直打到广西。

我们闲逛到废弃的农校,在他们的办公室捡了许多女生半身照,对马排长说要给他介绍女朋友,拿出照片让他一张张过目。这些海南少女美丑都有,而马排长也知道我们在逗他玩,跟着一起来评判她们。

由黄金全出主意,我们去其他学校搬回画报,还找到不少《参考消息》,这是很难得的报纸,得有一定的级别才能阅读。那时我们才15岁左右,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很强。学校彻底不上课了,图书馆、实验室都砸了,我们过上了无法无天的日子。许多同学消失了,他们纷纷回家,而在校的拿起钓鱼竿钓鱼。这是我的拿手本事,池塘里的越南鱼被一条条提上岸。

后来我把学校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南岛少年》,当红卫兵的日子真的是好悠闲。如果不是父母找到学校,我还不想回家。我把自制的土枪交给黄金全,向那些坚守在学校的同学告别。我想,我的初中时代就这么结束了吗?将来怎么办呢?

回家之后当逍遥派,打鸟、钓鱼成为主业。68年的下半年过的很惬意,也想念那些同学加战友的好伙伴。这时我产生了当兵的想法,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其实在67年底,父亲去了海南的临高县征兵,因为是海军,我不想报名。我喜欢陆军,天生有着浓厚的陆军情结。也许是从小生活于步兵学校,解放军叔叔的操练让我着迷。我喜欢舞刀弄枪,喜欢穿绿军装(海军为灰色军装)。

父亲说,和他一起组成体检队的是海口的海军424医院,医生是刘长敏、罗维,县医院的领导是王志英、梁国信,另外还有十几个医生护士。如果我去报名,应该是可以录取的。67年底我15岁半,感觉小点,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正在家逍遥的时候,却不知185医院为我和几个同龄的学生报了名,继续上学的地方是海口的华侨中学,改名为人民中学了。这样185医院出车把我和几个女生送去了海口。

想不到在新学校见到了黄金全和高海南等同学,真的是太高兴了,我怀疑是海南军区统一安排的。黄金全说,我走了之后,他去了海口,参加海口的武斗,在交通旅社的房顶上用土枪和对立派互射。有个同学眼睛中了一枪,成了瞎子。想起在校武斗时,我们的头头范吉安也是眼睛中枪,成了瞎子,怎么子弹就专打眼睛呢?

到了学校,受工宣队的领导,那些工人阶级属于最革命的人,现在来管理学校了。而我为自己成为一个高中生而自豪,当年这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学校不分班而是分排,在校睡了两晚,便打起背包下乡府城农村了。主要是挖土、挑土修水利。

下乡住在老乡家里,这家养了口大肥猪,在饭桌下面滚了个土坑,猪就在坑里睡觉,整天吃、睡都和人在一起,臭烘烘的。黄金全住在另外一家,晚上我们跑去附近的南渡江洗澡,还挖一些河蚌煮了吃。我看见班里的麦陆全也来了,见了熟人真是高兴。他说班长杨许琼当兵走了。班长比我大两岁,他当个68年兵是正常的。

我给家里写信说了这里的情况,当兵的想法我早对父母表示过。父亲当兵时才14岁,儿子当兵16岁半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华侨中学下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连课本都没有见到,却成了劳动工具。这时候喇叭开始播放“知识分子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我知道再不行动就要耽误一生了,心里暗自着急。

就在等候家里消息的时候,黄金全等几个同学从187医院回来了,说见到了我父亲,并且说父亲已经给我报名了。我顿时心花怒放,得知父亲当天晚上就要返回185医院,于是打起背包谁都不告诉,急忙往187方向奔去。其实排里少了人排长肯定着急,但我顾不上那些了,黄金全同学真是我的好朋友。至于所交的几十元学费,见他的鬼去吧,老子不要了。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石渝生,1952年生于重庆,58年在桂林,66年在海南,69年服役于海南军区榆林要塞任参谋,82年转业于河北辛集市文联。2012年退休,居住石家庄。

来源:大院子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