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让富人富裕,让穷人贫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08:29 2

摘要:如果说我们从美国的福利制度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它从一开始就制造了一个道德风险问题,即付钱给不工作的人,只会激励他们放弃工作,继续贫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福利陷阱”。许多所谓的“对外援助”也是一样,只不过是福利陷阱国际化了而已。

本文选自https://mises.org/。

作者:托马斯·迪洛伦佐(Thomas J. DiLorenzo)

发布时间:2025年2月5日

如果说我们从美国的福利制度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它从一开始就制造了一个道德风险问题,即付钱给不工作的人,只会激励他们放弃工作,继续贫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福利陷阱”。许多所谓的“对外援助”也是一样,只不过是福利陷阱国际化了而已。

戴维·奥斯特菲尔德(David Osterfeld)的《繁荣与计划:政府如何扼杀经济增长》(Prosperity versus Planning: How Government Stifles Economic Growth)一书中提供了许多清晰的例子。例如,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得到”了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一个位于太平洋中部地区的群岛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人民领取免费的食物、衣服和其他用品。结果是当地许多商店破产,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原因是“密克罗尼西亚人宁愿接受免费且通常是无偿的福利,也不愿承担真正的经济进步所需的工作和牺牲奉献”。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成百上千。

对外援助是提供给外国政府的,而这些政府通常会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或者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实物提供的援助,并以此敛财。在20世纪70年代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期间,当地政府在成千上万人挨饿的情况下出售捐赠的粮食,但却花了2亿美元来庆祝该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他们甚至向运送“粮食援助”的货船收取每吨50美元的停靠费,并将拒绝支付这笔费用的船只拒之门外。

这类“援助”往往毫无用处,因为作出投资决定的是政府官僚,而非企业家。负责对外援助的官僚们用自己随兴而起的奇思妙想和直觉代替企业家在自由市场上做出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决策。奥斯特菲尔德举例说,在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建立大型炼油厂,或者建立农民无法使用的粮食储藏设施,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美国制造商将拖拉机和其他设备运往欠发达国家,并由对外援助资金支付这些费用时,因此而致富的是企业,而不是受援国。由于所有制造商的产品都有一定比例的瑕疵品,这类产品被送往外国后,受援国会对以这种方式倾销产品感到不满。

由于对外援助是政府对政府的援助,带来的结果就是受援国的政府权力越来越趋于集中。相对于工作、储蓄、投资、学习市场技能和创业,政治越来越成为赚钱的方式。寻租和贿赂的范围大大扩展。

对外援助计划大量运送粮食,将粮食价格压到非常低的水平,以至于许多农民破产,被迫搬到高失业率的城市寻找工作,设法谋生。天知道贫穷国家有多少人因为这种慷慨而饿死。与制造业一样,美国的农垦企业通过典当多余的粮食(由政府买单)而致富,而贫穷国家的人民却因此受苦受难,甚至殒命。

联合国负责对外援助的官僚们由美国纳税人提供大量资金,他们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过着奢侈的生活。奥斯特菲尔德写道,个别官僚每年在豪华轿车服务的花费达6万美元,在冰水上的花费达10万美元。数百万美元用于国际出行,但很少是去贫困国家,而是前往“通常在那些旅行胜地的豪华酒店举行的贫困问题研讨会”。名为“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机构每年都要在此类出行上花费数百万美元,却只给贫困国家扔一点面包屑,以“证明”这些奢侈行为是合理的。某年,该机构慷慨地为巴基斯坦的课程开发拨款7200美元,为洪都拉斯的教师培训拨款1000美元的巨资。

美国的对外援助中最为恶劣的是军事“援助”,这种援助不一定会使其他国家的人民陷入贫困,但却会使成千上万的人丧生,正如今天加沙向全世界展示的那样。取消所有对外援助,把此类事情交给私人慈善机构和个人去做,对美国的伟大事业定会大有裨益。

来源:志雄走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