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蹲在小区广场抽着第三根烟,手机突然震了一下。他赶紧划开屏幕看,又是微信群招聘信息的推送消息:"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他把手机揣回裤兜,望着对面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发呆。去年厂子裁员,他这个干了二十年的车间主任,现在送外卖都抢不过年轻人。媳妇在超市当理货
老张蹲在小区广场抽着第三根烟,手机突然震了一下。他赶紧划开屏幕看,又是微信群招聘信息的推送消息:"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他把手机揣回裤兜,望着对面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发呆。去年厂子裁员,他这个干了二十年的车间主任,现在送外卖都抢不过年轻人。媳妇在超市当理货员,儿子读大二,每月房贷雷打不动。这个岁数的人,哪个不是一睁眼就欠着钱?
为啥50岁找工作这么难?
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连送快递的都开始招大专生了。企业算盘打得精,年轻人工资低、熬夜加班不喊累,还能培养成长期劳动力。咱们这些四五十岁的老家伙,论体力比不过小伙子,论新鲜玩意儿玩不过年轻人。更扎心的是,好多行业说没就没了,就像街口那家开了十年的照相馆,现在都改打印店了。
不过咱们也别光看自己短处。活了半辈子,谁没攒下点经验?李姐在商场卖衣服,顾客往跟前一站就知道该推荐啥尺码。这些本事,可不是刚毕业的毛孩子看两天抖音就能学会的。
现在城里人日子过得精细,需要帮忙的地方多着呢。老周前年从建筑工地下来,现在专门给人家换门窗密封条。工具就一个工具箱,接单全靠业主群发消息。上个月给别墅区换了二十多家,挣得比坐办公室的白领都多。这种手艺活,年轻人嫌麻烦不爱干,正好给咱们腾出饭碗。
会做饭的可以考虑社区食堂,现在很多双职工家庭就愁没人做饭。有人在小区里搞了个"家宴代做",早上买菜中午做饭,下午还能接孩子放学。一个月下来,比她在服装厂挣得多,关键是街坊邻居都念她的好。
别看不起眼的小买卖,关键要找准门道。老吴失业后在小学门口卖炸串,专门研究孩子们爱吃的花样。什么芝士热狗、彩虹鸡排,都是他跟孙子学的"网红款"。现在每天下午出摊三小时,赶上过去在厂里一天的工资。本钱就几千块钱的推车设备,风险比开饭店小多了。
要是拉不下脸摆地摊,试试社区团购也行。张姐靠着在广场舞队里的人脉,建了三个买菜群。每天统计好订单,清早去批发市场拉货,中午前就能分完。现在不光卖菜,还代购土鸡蛋、农家蜂蜜,一个月稳稳当当赚个几千块。
会开车的别光想着跑滴滴。现在有种"代驾+"的新玩法,老陈除了晚上接代驾单,白天还帮车主做保养、年检代办。很多年轻车主图省事,宁愿多花点钱找靠谱的人。他就靠这份细心周到,现在固定客户都有两百多人。
我认识的老孙头最让人佩服。工厂倒闭后试过保安、保洁,后来发现小区老人多,干脆买了辆电动三轮搞"夕阳红专车"。早上送老人去医院,下午接孙子放学,空闲时间还能拉货。他说这叫"一车三吃",虽然发不了大财,但供孙女上大学没问题。
咱们这个年纪找工作,最怕端着架子。隔壁单元的老李,原来当科长的,失业后抹不开面子,在家蹲了半年。后来被媳妇骂醒了,现在在快递站当分拣员,下班顺便帮邻居取快递赚外快。用他的话说:"凭力气吃饭,比打麻将混日子强。"
有时间多往年轻人堆里凑凑。社区搞直播培训别嫌丢人,老冯跟着95后学卖渔具,现在直播间里一口一个"老铁",比小年轻还能唠。他说:"不就是对着手机说话吗?当年在车间动员大会,底下坐的可是一百多号人。"
50岁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咱们这代人什么风浪没见过?下岗潮都挺过来了,还怕眼前这点坎?记住三条:别跟年轻人硬拼体力,要发挥咱们的经验优势;别看不起小钱,积少成多最实在;更别封闭自己,新东西该学就得学。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弯下腰干活的时候,别忘了抬头看路。只要肯动脑子肯出力,养家糊口的路子,总比困难多。
来源:河北阿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