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清明假期已过。此时,时间来到了农历三月初十,这天可谓是有点不一般,因为这天是十二建星中的满日,指圆满的含意。虽然日子看起来比较吉祥,但是这天实际上属于黄历中的黑道日,也就是“凶日”。因此,这天就不适合做一些不吉之事。
导读:“三伏热不热,就看三月初十”,今日三月初十,今夏会热吗?了解下。
#我的宝藏兴趣##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清明假期已过。此时,时间来到了农历三月初十,这天可谓是有点不一般,因为这天是十二建星中的满日,指圆满的含意。虽然日子看起来比较吉祥,但是这天实际上属于黄历中的黑道日,也就是“凶日”。因此,这天就不适合做一些不吉之事。
而且,这天还是民间一年一度的“撒种节”,所谓“撒种节”,指的就是清明之后,农耕播种的日子。据悉,这天是一个与老婆婆有关的日子,老婆婆每年都会把好的种子留下来,帮助大家度过种子短缺的难关,并传授耕耘技术。为此,人们为了纪念她,就设立了这个节日。
此外,这天在民间还一直有“三伏热不热,就看三月初十”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三月初十,今夏会热吗?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今夏三伏天是热是凉,看看三月初十的天气就知道。换句话说,通过观察农历三月初十的天气情况,可以预测当年三伏天的炎热程度。
具体来说,如果三月初十这天晴空万里,比较暖和,甚至出现较热天气,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里气温会逐渐升高,到了夏季温度就会非常高,也就是说当年三伏天可能会比较炎热;反之,如果三月初十这天出现了阴雨天,或者比较寒冷,那么则预示着当年三伏天可能相对往年就不那么热,甚至可能还会有点凉爽。
而这种预测往往是基于古人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农耕经验得出的,反映了人们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总结。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道理,因为民间早已留下了很多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三月初十雨淋头,三伏天里凉飕飕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初十这一天出现降雨,那么当年的三伏天可能会相对凉爽,不会特别炎热。
这是因为,在农历三月初十这一天降雨,说明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相互作用较为强烈,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当年大气环流的后续趋势。如果冷空气南下,可能会抑制夏季副热带高压过早增强,甚至会出现“倒春寒”天气,这样就会导致气温回升变慢,夏热就会延迟,这样到了三伏天,高温天气就会相对缓和。
三月初十晴,旱情要来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三月初十这天是晴天,那么后续可能会出现春旱,导致作物生长不畅。这是因为晴天意味着冷空气已经离开,气温回升较快,容易导致土壤水分迅速蒸发,从而引发旱情。而这种气候现象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变得很炎热,而到了三伏天,气温会热的更快,天气相对就会更热。
具体来说,晴天会导致土壤水分迅速蒸发,导致土壤干旱,这对春季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春季作物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支持其生长发育。如果此时出现旱情,作物可能会因缺水而生长不良,甚至减产或绝收。而过于炎热的天气也会导致热的体感不适,对庄稼作物也会有影响。
三月初十不见天,天寒早晚得穿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农历三月初十这天是阴天或雨天,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持续寒冷,甚至出现“倒春寒”现象,人们还需要穿着冬天的棉衣才能度过寒冷。而这也意味着夏热来的晚,三伏天也就热的晚。这不仅会对庄稼作物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农民朋友的农事活动产生影响。
而这句农谚还有类似的一句,那就是“三月初十日头笑,过冬棉袄不用要”,其意思就是说这天天气,往往预示着未来会热的快,到了三伏天,就会更加的炎热。
看得出,“三伏热不热,就看三月初十”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总之,今日就是三月初十了,而是晴是雨大家也都看到了,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据农谚来预测接下来的气候情况了,这样就能提前预知夏天的炎热程度了。当然,农谚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也需要大家理性看待。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月初十的你有问题了。话说,你知道这些谚语吗?你觉得今年三伏天会热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天气情况。
来源:CL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