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文章之前 ,我想先写几句题外的话。今天媳妇要回老家上坟祭祖,我当司机当然得全程陪同。媳妇娘家是山东寿光台头镇张家庄村,这个村庄不小,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八路军寿光独立营也是在这里成立,并长时间称为寿光独立团团部驻地。我的岳父也是1938的老八
写文章之前 ,我想先写几句题外的话。今天媳妇要回老家上坟祭祖,我当司机当然得全程陪同。媳妇娘家是山东寿光台头镇张家庄村,这个村庄不小,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八路军寿光独立营也是在这里成立,并长时间称为寿光独立团团部驻地。我的岳父也是1938的老八路,他身大力不亏,很快当上了机枪手 ,后来担任机枪排排长。抗战结束后 ,他因多次负伤行走不变,就要求回到了村里 ,担任村干部一直到七十年代。张玉山的故事我也听说了不少 ,而且跟他的后代多有交集。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树铮就是张玉山的长孙 ,他是全国有名的方言学家。闲言碎语说了不少,现在言归正传。
张玉山(1898—1927),原名张振儒,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潍坊地区党组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光辉,为山东农村革命事业和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早年求学与革命启蒙
张玉山出生于张家庄村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就积极参与进步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投身济南的爱国学生运动,组织罢课游行,回乡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结识了王云生等进步青年。这里插一段楔子: 王云生是寿光王高人,家境也不错,1925年2月任中共寿光支部委员,8月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五十年代毛主席视察山东德州,专列停在德州站 ,在车上单独和德州地位负责人朱永顺聊了两个小时。听说朱永顺是寿光人,就问王云生你认识不认识 ,他也是你们寿光人。朱回答说,认识,他现在担任山东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呢。毛主席笑着说,他在广州还给我当领导呢。原来 ,在讲习所期间 ,王云生担任了毛主席所在党小组的组长。(这个故事 ,是朱永顺2014年亲自向我口述。)
1921年5月,张玉山与同学延伯真等9人成立“青年互助社”,研究新文化、新思想,与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的“励新学会”相呼应。后因肺病辍学返乡,仍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与王云生共同创办平民夜校和妇女识字班,编写揭露阶级压迫的教材(如“穷人的白骨,富人的白银”),启发农民觉悟。
二、创建山东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1924年,张玉山接到延伯真来信,赴青岛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与王云生转为中共党员,并与广饶的延安吉组成党小组。同年9月,经中共济南地执委批准,成立中共寿(光)广(饶)支部(亦称支部干事会),张玉山任书记。该支部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之一,统一领导寿光、广饶两县的革命活动。
支部成立后,他订购《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组织学习马列主义,并在寿光北部的南台头、牛头镇等地开办夜校,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1925年,支部发展为中共寿光支部,张玉山任书记;1926年8月,成立中共寿光地方执行委员会(寿光县委前身),他成为首任县委书记。
反苛税斗争:1924年底,他领导巨淀区群众推翻鱼肉百姓的反动区董侯乃萱,取得首次反苛税胜利,赢得广泛支持。
抗粮抗捐:1927年,山东军阀张宗昌横征暴敛,张玉山发动大规模抗粮抗捐斗争,迫使当局暂缓催逼,被省委誉为“山东第一个有力量的农民支部”。
短工增资运动:1925年组织短工罢市,迫使地主提高工资,改善贫苦农民生活。
四、推动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
张玉山重视国共合作,1925年带头加入国民党,并帮助建立国民党寿光临时县党部,任负责人。即使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仍通过统战策略争取时间发展党组织,使寿光国共合作局面维持一年半之久,为革命力量壮大争取了空间。
他注重培养干部,在双凤小学(寿光党组织活动中心)发展党团员,建立党支部,使该校成为革命摇篮。
五、创办潍坊首份中共党报
1927年11月,张玉山在病重期间创办《群众报》,以传单形式宣传党的主张。这是潍坊地区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党报,虽因条件所限“旋即停刊”,却为后续革命宣传奠定了基础。
六、鞠躬尽瘁与英年早逝
长期带病工作的张玉山于1927年12月18日病逝,年仅29岁。临终前仍躺在柴堆上听取汇报、部署工作。寿光党组织为其举行隆重追悼会,挽联题“烈士永垂不朽”。其故居现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8000人次,传承红色精神。
张玉山以短暂生命点燃了山东农村革命的星火,其领导的寿光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中持续发挥作用,牛头镇八支队抗日武装起义等事件均得益于他奠定的基础。他的事迹被收录于《革命者》等党史著作,成为“赤诚信仰之火”的象征。 他不仅是一个革命者,更是一位用生命践行初心的播火者。”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