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回升,一场以“鲜”为名的“春日经济”浪潮正席卷全国。从市场上的时令春菜到品牌推出的春日限定,再到茶区推出的踏春赏景活动,围绕“春鲜”展开的产业链条正迸发出蓬勃生机,为消费增长注入了新活力,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潜力。
随着气温回升,一场以“鲜”为名的“春日经济”浪潮正席卷全国。从市场上的时令春菜到品牌推出的春日限定,再到茶区推出的踏春赏景活动,围绕“春鲜”展开的产业链条正迸发出蓬勃生机,为消费增长注入了新活力,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潜力。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3月下旬以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时令春菜日均交易量突破12万吨,同比上涨23%,香椿、马兰头、芦笋等品类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5%—30%。这些带着露珠的“春之味”,不仅唤醒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激活城乡消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绿色引擎。
凌晨5点的云南曲靖沾益区,海拔2000米的万亩香椿基地里,头戴探照灯的村民们正麻利地采摘紫油香椿嫩芽。“现在每天出货8吨,冷链车直供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市场,每公斤收购价稳定在40元左右。”基地负责人杨志刚说。沾益区通过“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带动周边6个乡镇种植香椿3.2万亩,今年预计为当地农户增收4.8亿元。
在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全自动育苗车间里,搭载AI识别系统的机械臂正为香椿苗精准调配营养液,LED光波调控使生长周期缩短20%。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介绍:“物联网、生物技术等‘黑科技’的应用,既保障了春菜品质的稳定性,又突破了地域和季节限制,形成错位竞争优势。”
“现挖的临安春笋5斤装,今发明至。”在浙江杭州余杭区黄湖镇的共配中心,分拣员将带着泥土的春笋装入定制保鲜箱,菜鸟冷链系统随即规划出最优配送路线。这种“产地直发”模式让春笋从挖出到送达上海消费者手中不超过18小时,损耗率从35%降至8%。京东消费研究院报告显示,3月以来,春菜搜索量同比增长158%,其中“锁鲜装”“免处理净菜”等品类销量激增243%,北京、成都、深圳成为春菜消费力前三强城市。
“春天的味道”不只可以在新鲜春菜中品尝到。
近日,奥利奥牡丹花味饼干、嘉华樱花鲜花饼、雀巢春茶味威化饼干等春日限定零食纷纷上架。这些以“春日”为名的零食,不仅凭借独特的口味和精美的包装赚足了眼球,更成为拉动春日消费的一股新势力。
餐饮店也纷纷推出春季限定菜单。在北京,鼓楼马凯餐厅的春笋湘西腊肉、春笋牛里脊一经上市便收获消费者好评,点单率持续走高。该餐厅的经理张雪肖介绍,这两道菜都是用当季的福建溪源明笋为主料,搭配腊肉、牛里脊,更大限度激发了春笋的鲜味。以手工水饺为招牌的惠丰饺子楼在水饺中加入了新疆阿魏草,清香中微微泛着苦味的独特口感,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蕾体验。同春园除了推出应季菜品春笋炒三鲜,还推出了“疯狂特价套餐”活动,消费者以实惠的价格便可品尝荠菜春笋等美味。全新的春日限定美食不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也为餐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股“春鲜”风中,新式茶饮也不甘落后。近一个多月来,喜茶连续上新。2月28日,喜茶在时令鲜果茶中的人气产品芭乐系列上线新品“南姜甘草芭乐瓶”,以潮汕知名的“甘草水果”为灵感,为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产品体验;3月10日,喜茶又以“茶山新芽”为灵感,上新“龙井·芝士糯糯”,该产品以独具春日风味的雪芽荞麦龙井茶汤搭配“轻芝芝云顶”与“芝士糯糯”,三重风味交错相融,让春天的鲜活气息在舌尖绽放。3月7日,书亦烧仙草携手热门网络小说IP《撒野》,推出春日限定“果味轻乳茶”系列,以漫野苹果轻乳茶与漫野凤梨轻乳茶两款新品,为年轻消费者带来清爽果香与轻盈乳感交织的春日味蕾享受。
“如今,消费者既要‘不时不食’的传统仪式感,又要便捷新潮的体验。为满足消费需求,各大品牌纷纷入局‘春鲜’赛道,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业内人士如是说。
市场上掀起的“春日尝鲜热”也催生了新业态,进一步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北京朝阳区将闲置绿地改造成“都市农园”,居民可认领地块种植时令蔬菜;上海徐汇区智慧菜场开设“春味直播间”,淮扬菜大师在线教做秧草河豚汤……“春菜经济的本质是唤醒人与自然的联结。”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严飞认为,从乡村文旅到社区商业,这种以时令食材为纽带的经济形态,正在重构城乡互动新模式。
自春分以来,中国各大茶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采茶季。随着气温回升,浙江安吉、云南普洱等地的茶园里,茶农们指尖翻飞采摘嫩芽,茶企车间机器轰鸣赶制新茶,电商直播间吆喝声此起彼伏,文旅景区茶香氤氲游人如织……春茶在这股“春日经济”热潮中,已不再只是传统文化的符号,更成为撬动消费市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引擎。
在浙江安吉白茶主产区溪龙乡,凌晨4点的青叶交易市场灯火通明,茶农们将连夜采摘的鲜叶运抵市场,茶商们手持电筒仔细查验成色,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和激烈的竞价声。“今年头茬白茶青叶每斤最高卖到180元,比去年涨了15%,我家30亩茶园预计能增收8万元。”茶农王建国捧着刚结算的现金笑得合不拢嘴。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县白茶产量预计突破2100吨,综合产值将超35亿元,带动周边10万余人就业。
在云南普洱,万亩古茶山变身露天博物馆,采茶制茶体验、茶马古道徒步、茶山音乐节等活动吸引日均游客超万人次。景迈山民宿经营者张慧敏说:“游客白天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制茶,晚上围着篝火品茶宴,民宿入住率从去年同期的60%提升到95%。”当地文旅部门统计,3月以来普洱市茶主题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同比增长42%。
此外,安徽黄山的“新茶饮快闪店”将毛峰、猴魁融入奶茶、冰激凌,单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四川雅安蒙顶山景区推出“茶剧本杀”,玩家通过解谜任务学习茶史知识,预约排期已到5月中旬;湖南安化黑茶博物馆的AR茶艺课让青少年通过虚拟现实“穿越”宋代点茶场景,周末场场爆满……“消费者既要‘舌尖享受’也要‘精神共鸣’,这倒逼我们从卖产品转向卖文化、卖体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启明说。
“时令春菜受宠、茶区旅游火热,消费市场‘春潮涌动’。”业内人士表示,“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在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潜力。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