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金桥育新穗 中白沃野共春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1:15 3

摘要:4月3日,中国-白俄罗斯农业现代化科技小院工作推进会暨研究生国际化访学培训会顺利召开。以中白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中白农业现代化科技小院为平台,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项计划”双擎驱动,全面启动新一年中白农业科

4月3日,中国-白俄罗斯农业现代化科技小院工作推进会暨研究生国际化访学培训会顺利召开。以中白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中白农业现代化科技小院为平台,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项计划”双擎驱动,全面启动新一年中白农业科技协作与人才联合培养工作。中白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首席专家冯佰利教授团队与20余名访学专项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擘画从田间科研到人文交流的丝路新篇。

会议聚焦中白农业科技示范园品种和技术创新、新品种和新技术标准化示范,部署落实小麦等农作物资源适应性评价、特色作物鉴选以及抗旱节水农机示范推广等核心任务。人文交流同步发力,安排落实示范园田间种植方案、中白学生文化联谊活动、白俄罗斯世界博览会参展展示等工作。同时,加强利用海外社交平台矩阵传播,以多语种短视频、互动推文提升国际声量,打造“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样板。远在白俄罗斯示范园学习的研究生介绍了正在开展的田间方案制定、种子准备、小麦春化等工作进展。

冯佰利教授表示,依托中白农业现代化科技小院这一国际合作平台,不仅是将中国的旱作农业技术带到白俄罗斯的黑土沃野,更是在播种两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友谊之种。今年的田间试验,每一项任务都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同学们既要带着中国智慧走出去,也要虚心学习白俄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真正实现技术互鉴、民心相通。希望研究生在访学中既做科技探索的“破冰者”,也当文化交流的“摆渡人”,让白俄罗斯的土地上不仅有中国品种的麦穗,更留下中白青年并肩耕耘的故事。未来,这片试验田里长出的不仅是粮食,更是“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希望之才!”

据悉,2019年中白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启动建设以来,中白两国科学家密切合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先后获批建设陕西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一带一路标准化合作示范区和中国-白俄罗斯农业现代化科技小院,研制农作物生产技术标准(规范)32项,获批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标准2项,其中,“酿酒专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在白俄罗斯发布实施,实现了陕西农业标准海外实施的零突破。联合选育的西农198已进入白俄罗斯新品种审定程序,繁殖种子12公顷,联合研发作物抗旱播种机械已在白俄罗斯示范园示范推广应用。同时,先后有23名硕士研究生在白俄罗斯国立农业科学院完成为期6-12月的海外实践训练,其中1名研究生已获白俄罗斯农学硕士学位,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资助8名硕士、博士和青年教师前往白俄罗斯学习交流,近期将有9名研究生赴白俄罗斯开展学习交流。目前已合作发表科研论文14篇,研制国际专利、新型实用专利等8件。出版《“一带一路”农作物新品种与新技术(白俄罗斯卷)》《国际小米年专刊》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0周年校庆学术专刊》。共同编著的《“一带一路”农作物新品种与新技术(白俄罗斯卷)》获陕西省第八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奖。

来源:农业科技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