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她家厨房,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人一做饭就喊累?而有人很轻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7 11:15 4

摘要:厨房作为家的“心脏地带”,不仅是烹饪美食的空间,也是家庭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有些人一进厨房就愁眉苦脸,抱怨连连,做饭成了负担;也有一些人却能乐在其中,享受烹饪的乐趣。这背后的奥秘,或许就藏在厨房的设计细节里。

原来做饭累不累,从进厨房门第一步就决定了。

厨房作为家的“心脏地带”,不仅是烹饪美食的空间,也是家庭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有些人一进厨房就愁眉苦脸,抱怨连连,做饭成了负担;也有一些人却能乐在其中,享受烹饪的乐趣。这背后的奥秘,或许就藏在厨房的设计细节里

上周末去新搬来的邻居家做客,看见她家厨房,我才惊觉:做饭累不死人,不合理的厨房设计才会!为什么有人一做饭就喊累?答案就在这里。

你们有没有觉得,做饭时总是手忙脚乱?洗菜、切菜、炒菜来回跑,一顿饭下来,腰酸背痛。其实,要么是你厨艺不好,要么就是厨房动线设计不合理!动线,就是你在厨房里的活动路线。动线设计得好,做饭像“流水线”;设计不好,做饭像“马拉松”。 厨房好不好用,80%是要看动线的!

你想象一下,从冰箱里取出食材,直接在水槽边清洗,随后在旁边切,然后再移至炉灶烹饪,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需频繁转身或长距离移动。这样的动线设计,是不是让烹饪变成了一场顺畅的“舞蹈”,即便是准备多人的晚餐,也能轻松应对,不再感到身心俱疲。

厨房的黄金动线设计:冰箱→水槽→备菜区→灶台→装盘区,形成完美闭环。若厨房动线混乱时,做同款菜要在厨房折返跑12次,相当于多走半公里路。

避坑指南:

小厨房优先选:“I型”或“L型”布局;洗-切-炒三角形最优,过道留90cm以上;

大厨房强烈推荐:“U型”+“中岛”组合,中间留120cm转身才不撞;

平行也就是双排柜体,动线分“洗切”和“烹饪”两条,夫妻同时做饭,一个备,一个炒,完美。

我以前见过一个最离谱的设计:灶台左边是墙,右边是冰箱,水槽和备菜却在外面,每次炒菜接水都要先用盆接上,如果没有接,就很慌张。

所以备菜区的设计,也是有所讲究的。看完邻居家的备菜台,让我酸成“柠檬精”——

备菜区左接水槽,右连灶台;

在上方还装了感应灯带,即便天气不好或者晚上切土豆丝,根根都看清;

再就是备菜边还有壁挂式垃圾桶,备菜时产生的垃圾直接扫进去,超级轻松。

传统厨房的操作台往往统一高度,但这样的设计忽略了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长时间弯腰洗菜、切菜,或是耸肩炒菜,对脊椎和肩膀都是极大的负担。邻居家的厨房,巧妙地采用了高低台设计:水槽和备菜区高,避免弯腰;灶台区则略低,减少了炒菜时的耸肩动作,保持背部自然直立。

这样细微的高度调整,大大提升了烹饪的舒适度,即便是连续烹饪两个小时,也能保持较好的体态,避免因长时间不良姿势导致的肌肉酸痛,真正实现了“越做越轻松”。

计算公式:

洗菜区高度=身高÷2+5cm

灶台区高度=洗菜区高度-10cm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这对做饭的人来说是一场煎熬。所以想让自己轻松,一定要装厨房专用空调。这是因为厨房油烟非常大,普通空调容易被油烟吸附擦不掉还堵塞滤网,没用多久就坏掉,选择厨房专用空调,外面是抗菌防油ABS面板和无死角防油涂层,回风口滤网是仿生蚕茧的,高效阻油的同时还不会影响冷风输送,油烟过滤效率高达90%。

除了动线和高度设计,还有就是厨房收纳系统也很重要。从吊柜到地柜,每一寸空间要被合理利用。比如说吊柜采用下拉式门板设计,即便是高处的物品也能轻松取放,无需踮脚或搬梯子,特别轻松;而地柜则安装了抽屉式储物格,内部还配备了分隔架和滑轨,餐具、调料、锅具各有其位,一目了然,拿取方便。

还有电器高柜,把小家电集中收纳,简直不要太爽。更重要的是,柜体里还融入了智能元素,比如,感应式LED灯带,在打开柜门时自动亮起,照亮每一个角落,避免了翻箱倒柜找东西的尴尬;真正做到了“厨房里的每一件小事,都不再是小事”。

最后就是清洁这一块。除了油烟机不能选次品外,地面还要铺防滑地砖,墙面用整块珐琅板,后期打理也更加轻松。

1、五金件要买“航母级”

别在滑轨铰链上抠门!邻居家百隆骑马抽用了五年还顺滑如新,而我家杂牌滑轨第二年就开始“卡碟”,越用越心烦。

2、插座宁多勿少

最好选择带开头的插座。

来源:研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