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上很多年轻小辈喊张国荣为“哥哥”为什么?因为最近听了首张国荣的歌,发现很多人都喊他为哥哥,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但有些人在张国荣去世的时候,刚满几岁而已甚至还没出生,有些人是不是观念有些问题,是觉得只有自己在公众场合或者发言几句,喊句哥哥,就认为自己高人
网上很多年轻小辈喊张国荣为“哥哥”为什么?因为最近听了首张国荣的歌,发现很多人都喊他为哥哥,这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但有些人在张国荣去世的时候,刚满几岁而已甚至还没出生,有些人是不是观念有些问题,是觉得只有自己在公众场合或者发言几句,喊句哥哥,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认为自己追的星才是高人一等的?这种现象在网上比比皆是,这种盲目心理,大家怎么看
其实称呼哥哥,不是年轻小辈的专属,从《倩女幽魂》的电影播出后就开始了,张国荣的"哥哥"外号最早是拍《倩女幽魂》时王祖贤开始叫的(因为角色里宁采臣是小倩的哥哥)。后来整个香港娱乐圈都跟着叫,粉丝就沿用了这个亲切的称呼。
年轻人喜欢叫“哥哥”,不仅仅是怀念和喜欢,更有年轻人跟风心理;现在很多00后确实没见过张国荣巅峰时期,但就像现在小孩听周杰伦20年前的歌一样,经典作品有穿越时代的力量。他们看《霸王别姬》会震撼,听《我》会感动,喊"哥哥"更多是表达对作品的认可,倒未必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当然这也是互联网造神现象体现,现如今网上存在"考古式追星",把老艺人捧成不可逾越的神坛。比如弹幕里刷"哥哥之后再无程蝶衣",这种话确实容易引发反感,但多数人也就是表达喜爱,跟说"周星驰yyds"性质差不多。
有很多人觉得不舒适,可能是因为代际差异误解,老一辈觉得"没经历过就没资格追",年轻人觉得"好作品不分年代"。其实双方都没错,就像父母不理解孩子买复刻黑胶唱片,年轻人也不理解父母集邮。
当然这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因为有商业推手因素,每年张国荣忌日/生日都有大量营销号炒冷饭,把"哥哥"这个词包装成情怀符号,导致有些新粉把喊"哥哥"当成了打卡行为,确实存在形式大于实质的情况。
说到底就是个称呼而已,就像有人管周润发叫"发哥",刘德华叫"华仔"。只要不影响他人,年轻人用自己舒服的方式致敬经典没啥问题。当然那些硬要拿"哥哥"秀优越的,就跟到处刷"你不懂XXX"的杠精一样,属于个人素质问题,和称呼本身无关啦。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曲事”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