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时隔1年再现千股跌停:全球暴跌背后的五大推手及未来走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12:02 2

摘要:2024 年开年,A 股市场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叠加春节前资金面趋紧,市场情绪持续低迷。1 月 22 日早盘,上证指数一度跌破 2700 点,盘中超 1200 只个股跌停,创 2016 年熔断机制以来的单日跌停数量新高。

2024 年开年,A 股市场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国内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叠加春节前资金面趋紧,市场情绪持续低迷。1 月 22 日早盘,上证指数一度跌破 2700 点,盘中超 1200 只个股跌停,创 2016 年熔断机制以来的单日跌停数量新高。

2024 年 2 月 5 日,A 股市场再度出现千股跌停,上证指数盘中最低触及 2635 点,刷新 2020 年 4 月以来新低。此次暴跌与雪球结构产品大规模敲入密切相关。

2025年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在“对等关税”的阴霾下迎来“黑色星期一”,多国股市开盘大幅下挫,原油期货、贵金属、加密货币等各类资产纷纷遭受重创。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直指美国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最低10%的关税,部分国家税率高达49%。这一政策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中国、欧盟、加拿大等主要贸易伙伴迅速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政策冲击的三重效应:

1. 供应链断裂风险: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推高全球通胀预期,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远超市场预期,强化了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决心。

2. 企业盈利危机:高盛测算关税全面落地将导致标普500成分股EPS减少约5%,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冲击跨国企业营收。

3. 技术面破位:纳指跌破12000点关键支撑后触发程序化交易止损盘,形成“下跌-抛售-加速下跌”的恶性循环,VIX恐慌指数飙升至45,创2022年10月以来新高。

全球市场联动崩塌:

美股:纳指期货一度暴跌5.3%,标普500期货失守4000点,道指期货跌超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较历史高点下跌超20%)。

欧洲:德国DAX指数期货跌近5%,法国CAC40指数期货跌超4%,英国富时100指数期货跌超4%,欧洲斯托克50指数期货跌4.3%。

亚洲:日经225指数期货、东证指数期货触及跌停板,韩国KOSPI指数期货下跌5%,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开盘下跌6%,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7.29%。

大宗商品:WTI原油期货跌破60美元/桶,创2021年4月以来新低;现货黄金同步下挫1%,比特币跌破25000美元,主流加密货币市值单日蒸发超3000亿美元。

行业层面:

科技股领跌:英伟达、特斯拉等龙头股年内跌幅均超30%,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超5%,科技板块成为抛售重灾区。

金融股承压:欧洲银行股跌幅居前,斯托克欧洲600银行指数大跌超10%,德意志银行股价盘中跌超11%,市场担忧经济衰退导致信贷风险上升。

避险资产异动:A股农业股逆市走强,美农生物20CM涨停,新赛股份、万向德农涨停,反映出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血制品概念异动拉升,博晖创新涨超10%,卫光生物涨停。

区域层面: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国内抗议浪潮,4月5日全美爆发名为“住手”的大规模反特朗普游行,覆盖首都及50个州,吸引数百万人参与,集会约1300场。

欧洲:法国总统马克龙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敦促企业暂停对美投资,法政府发言人称4月底前或推出第二轮反制举措;英国政府启动对美报复性关税咨询程序。

亚洲: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反制措施“六箭齐发”。

短期(1-2周):恐慌与修复博弈

1. 4月10日CPI数据:若3月核心CPI同比突破3%,可能彻底扑灭市场对降息的幻想,标普500指数若失守3800点,或开启新一轮下跌,目标指向3500点。

2. 关税政策落地节奏:若美国后续加征范围扩大至欧盟汽车或中国新能源产品,市场或再度陷入恐慌;反之,若政策出现缓和信号,可能触发超跌反弹。

3. 技术性支撑位:纳指12000点、标普500指数3800点、道指32000点成为关键心理关口,若短期反弹乏力,可能引发“多杀多”行情。

中期(1-3个月):衰退与政策的角力

1. 美联储政策转向:尽管市场押注年内降息120个基点,但美联储官员强调“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更长久”,若经济数据未显著恶化,降息可能推迟至下半年。

2. 企业盈利预警:标普500成分股一季度EPS增速预计降至-5%,若二季度盈利指引进一步下调,市场或进入“盈利底”与“政策底”的磨底阶段。

3. 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地缘因素可能放大市场波动,若冲突升级,资金可能加速流入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

长期(6-12个月):全球经济秩序重构

1. 贸易格局重塑: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去全球化”,区域化贸易集团(如RCEP、USMCA)影响力上升,企业需重新评估产业链布局。

2. 通胀黏性风险: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叠加能源转型成本,全球通胀中枢可能长期上移,央行货币政策面临“抗通胀”与“稳增长”的艰难平衡。

3. 技术革命机遇:AI、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可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资金或从传统行业向科技赛道迁移。

投资策略建议:

短期:规避高估值科技股,关注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以及受益于关税的农业、血制品板块。

中期:等待美联储政策信号与企业盈利企稳,布局盈利确定性高的消费、医药板块。

长期:把握科技革命与能源转型主线,关注AI、量子计算、新能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超预期升级、美联储政策转向滞后、地缘政治冲突恶化。

来源:夜雨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