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提醒中国,武统要先炸高雄天然气港,面对台当局决不手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13:35 1

摘要:俄乌冲突自2022年爆发以来,从大量的实战案例,揭示了现代战争的新逻辑:能源设施已成为决定胜负的“战争命脉”。

俄乌冲突自2022年爆发以来,从大量的实战案例,揭示了现代战争的新逻辑:能源设施已成为决定胜负的“战争命脉”

而这,也为我们可能的“武统行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如何对待台湾高雄的那些能源设施呢?

笔者的意见是:不要手软,坛坛罐罐先砸了再说!

那么,俄乌战场的启示到底是什么?高雄的能源设施,又有何重要性呢?咱们下面来一一说明。

在几十年前,战争打的是后勤;然而现代战争,打的却是能源

所以在俄乌开战以来,双方就都将能源设施作为自己的打击重点。

2024年12月,俄罗斯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发电站

导致乌军南部防线70%的雷达站供电中断,北约提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因电力不足而失效48小时。

北约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严重依赖卫星定位和数字化火控系统。

在乌军发电设施被毁后,“海马斯”曾在12小时内无法接收目标坐标,失去了战斗能力。

此外,俄军利用温压弹打击了乌方的铁路变电站,使乌东战区60%的铁路运输停滞,重型装备无法及时投送。

同样地,乌克兰在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方面,效果也很显著。

在2024年7月,乌克兰曾对罗斯托夫州储油基地的打击,结果导致俄南部军区装甲部队燃料补给延迟72小时,战线被迫后撤15公里。

乌克兰还以“蜂群战术”袭击俄军前线油罐车集群,结果摧毁了38辆运油车,相当于切断一个装甲旅3天的燃油供应。

现代的军事体系对能源的依赖,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根据北约2023年报告,现代军队的数字化装备耗电量是传统部队的17倍

以乌军为例,其“星链”通信系统、无人机控制中心和电子战设备,每日需消耗200兆瓦电力,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民用需求。

一旦电力中断,信息化作战体系将迅速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瘫痪一座发电厂所产生的军事效益,就会变得非常大。

2024年俄军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外围设施的打击,导致乌军第53机械化旅的充电站、维修车间和野战医院同时停摆,相当于直接削弱一个旅级单位的持续作战能力。

而乌克兰在2023年冬季,发动的一系列袭击,也使俄军前线部队30%的永备工事失去供暖,俄军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

这种“以小博大”的战术,极大抵消了各方军事力量方面的不对等

对于湾湾来讲,高雄的能源设施的重要性,几乎到了可以左右战争的地步。

作为湾湾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能源枢纽,高雄集中了全台20%以上的发电能力和70%的油料和天然气储备能力

其火力发电厂、大林炼油厂、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设施,构成了支撑全岛经济运行的生命线系统。

在现代化战争中,这类基础设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战略打击的首要目标。

而且,由于地理和经济原因,高雄地区的能源设施缺乏战略设计,真要是遭到攻击,就有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倒一大片。

比如说高雄的大林炼油厂,其露天储油罐占比超过60%;而兴达发电厂的4部机组,也集中在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真要到了必要的时候,几颗导弹的集中攻击,就能将这些能源设施瘫痪

而根据美国人的模拟显示:高雄能源系统的30个重点目标遭受打击后,全岛电力将下降40%以上

而台南地区的所有能源供应,更是100%地依赖高雄。一旦这些设施被摧毁,台军就算想要抵抗,也已经没有了力量。

那么,中国有什么手段,可以在第一时间瘫痪高雄的能源系统呢?我们的选择很多,首先就是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

作为解放军火箭军现役主力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16(DF-16)的作战效能已在多次实弹演习中得到验证。

根据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2023》数据,这种导弹可以覆盖自身1000-1500公里之内的目标,海峡至高雄的关键目标,全都在其射程之内。

而且,该导弹还具备末端机动变轨能力,配合多弹头分导系统,能够有效规避湾湾爱国者-3等防空系统的拦截。

而且,东风-16的圆周概率误差(CEP)是小于5米的,这也就意味着,它具备精确打击高雄各个发电厂、储油储气设施核心区域的能力。

除了东风-16之外,我们还有长剑-20巡航导弹可以使用。

这种武器具备50米超低空飞行能力,可有效规避台军“天弓-3”防空系统的探测。

如果配合上地形匹配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剑-20可以将圆周概率误差缩小到3米以内。

如果长剑-20击中高雄永安天然气接收站的3号与5号储罐,将会引发持续72小时以上的大火,并导致台湾北部工业区的天然气全部断供。

除了导弹,我们还可以用轰-6K战略轰炸机来实施攻击。

作为解放军空中打击体系的核心,轰-6K的作战半径,在经过空中加油后可达5000公里

其翼下的6个重载挂点,可混合搭载KD-63空地导弹、电子对抗吊舱及副油箱,形成对台海目标的全面威慑。

轰6K挂载导弹

在2023年的东部战区联合演习中,轰-6K与运-8G电子干扰机组成“侦-扰-打”编队,成功模拟摧毁了高雄南部电网的3座345kV枢纽变电站的任务。

相信在现实中,轰-6K也会带来同样的打击效果。

当然,我们还有更快捷有效的打击方式,那就是用歼-16D电子战飞机与歼-20隐形战机配合,对高雄的能源设施进行更精准的摧毁。

歼-16D电子战飞机配备KG-800大型电子干扰吊舱和K/RKL-700A雷达干扰系统,可对高雄电网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施软杀伤。

它甚至可以通过注入虚假指令,使高雄南部地区的断路器错误跳闸。

台军内部评估认为,如果该机若在战时前出至“海峡中线”,可使高雄地区的雷达预警时间缩短至90秒以内。

而一旦高雄地区的防空系统被干扰,歼-20就可以使用GB-6A反辐射导弹,摧毁高雄冈山雷达站,为后续打击打开通道

另外,我们还有一种更加廉价的打击方式,就是使用PHL-191型远程火箭炮

这款采用模块化装填系统的远程火箭炮,可快速切换370mm/750mm两种口径弹药,作战配置相当灵活。

同时,根据央视2021年公开的画面显示,370mm火箭弹射程达350公里,保证可覆盖高雄所有能源设施。

而750mm的火箭弹,射程超过了500公里,可以打击台湾东部的所有纵深目标。

更重要的是,火箭弹的火力密度大,而且价格便宜。

一个营级单位的12辆发射车,可在30秒内投射96枚火箭弹,而单发弹药的价格仅约15万美元,成本仅为弹道导弹的1/15。

另外,火箭弹的弹药配置也很灵活,其碳纤维战斗部可以缠绕高压输电线,引发敌方的大面积短路。

而如果使用温压弹战斗部的话,则可以对半地下储油罐实施超压毁伤。

此前,湾湾方面曾经做过一次模拟,发现如果PHL-191对高雄大林蒲重油储槽区发射24枚温压弹,将直接摧毁56座储罐中的43座,导致全台石化产业燃料储备下降58%

如果说有人觉得,直接毁掉高雄的能源设施有些可惜,我们还有别的手段,那就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特种作战

中国网络安全企业曾于2020年披露,台湾电力系统存在大量漏洞,我方可以通过植入逻辑炸弹制造区域性停电。

如果我们出动大量无人机作为中继,那么毁伤的范围还会加大

从技术角度来看,解放军已具备在首轮打击中、瘫痪高雄能源系统的能力。

但需要强调的是,军事手段始终是最后选项

真正的战略威慑力,在于让对手意识到我们的实力,意识到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必然招致我们发动的毁灭性打击。

湾湾和平的关键,仍在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加快推进和平统一的进程。

参考资料:

1、闽南网 《台媒:解放军演训模拟攻击台天然气接收站》

2、轰-6K型轰炸机 百度百科

3、北晚在线《空军传来好消息,歼-16D已投入实战化训练,可与歼-20联手!》

来源:诺言卿史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