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在翊坤宫留影,寸头,高筒皮靴成见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3:37 1

摘要:晚清这个词汇经常会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目前有不少影视剧都选取清宫类型的题材。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晚清这个词汇经常会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目前有不少影视剧都选取清宫类型的题材。

因此清朝也成为了大众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王朝,随着《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播出,大家对清王朝也有了全新的认知,溥仪作为王朝最后的掌舵人,一生也充满了孤寂与煎熬。

从小就被慈禧选定成为下一任君王,还未享受多久帝王生活就被赶出紫禁城,最后不得不趋附于日本人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关于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溥仪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皇帝,他的一生并没有做出太多明显的功绩,反而在大众看来,他一直都无法摆脱“傀儡皇帝”这个称号。

作为摄政王载沣的长子,还在年幼时期就被慈禧选中,最初因为他年幼好把控,慈禧希望自己能够接着“垂帘听政”,继续把控清王朝,这才将溥仪立为了皇帝。

只是慈禧没想到自己的命数也慢慢终尽,最终能够在王朝内“呼风唤雨”的就变成了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

溥仪出生于1906年,那时候清王朝早已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在他三岁时就登基成为了新皇,奈何享受的日子还没有过多久,辛亥革命就爆发了。

溥仪从1908年正式登基,而他被迫退位的时间却是在1912年,短短4年的时间,溥仪就眼睁睁的看着权利和荣华从自己手中流逝。

不过好在那时候溥仪依旧被允许留在紫禁城内,与曾经唯一不同的就是失去了“操控”一切的权利,直到1924年,冯玉祥将他直接赶出了紫禁城,并且还废除了他大清皇帝的称号。

可以说溥仪从登基以后就一直被推着走,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人会重视他的想法,那么溥仪又是怎样被慈禧选中的呢?

其实除了是因为溥仪年纪比较小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慈禧的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她的父亲曾是慈禧的心腹重臣非常看重,因此慈禧也一直将她收养在宫里。

到了婚配的年纪原本应该由父母做主的婚姻,最后却由慈禧直接定下了,将苏完瓜尔佳·幼兰许配给了载沣。

尽管载沣那时已经有了婚约可奈何无法违抗慈禧的命令,因此家中也只能将原本的婚约退掉,转而让载沣迎娶苏完瓜尔佳·幼兰。

在光绪皇帝病重以后,慈禧就想到了溥仪,直接下令把他带到宫中来抚育,因为母亲不能陪同但溥仪年纪尚小,因此最后陪着他进宫的就只有溥仪的乳母王焦氏。

作为皇帝后宫妃嫔众多是常有的事,不过在溥仪的身上却有了例外,比起历代皇帝来说,溥仪身边的女子还是比较少的。

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娶了五个老婆,其中大众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末代皇后婉容与妃子文绣,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就宛如一部精彩的小说。

文绣和婉容两个人从选妃时就已经注定了未来不会成为知己,为了给溥仪选定皇后与妃子,各宫太妃都极力推荐自己的亲信,其中婉容就是由瑾皇太妃推荐的。

原本最初溥仪选定的是文绣成为皇后,但是拗不过瑾皇太妃的坚持,最终只能将皇后的人选改为婉容,文绣就只能被封为皇妃。

虽说原本喜欢的是文绣,但是在进宫之后局面却发生了改变,因为婉容知书达理,且也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点在溥仪看来就非常合拍。

因此后来也时常与婉容相处在一起,对待文绣就经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状态,不仅如此,溥仪还和婉容一起孤立文绣。

奈何溥仪是“天子”文绣不敢出言责怪,因此就将全部的怒气都归结到了婉容的身上,“三人行”的生活也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溥仪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东三省,因此就在东北“创建”了满洲国,将年号定为“康德”,为了得到溥仪的支持,就拥护他成为了皇帝。

只不过在日本人的严格管控下,溥仪的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中,就连文绣和婉容也没能幸免,溥仪虽说逃出了紫禁城,可最后还是没能逃过“傀儡皇帝”的命运。

就在此时文绣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他开始不再接受溥仪,也不愿再接受自己妃子的身份,最后直接在各大报社公开宣布与溥仪离婚,从此她不再是皇妃文绣。

因为她的这个行为溥仪的脸面、皇家的脸面都瞬间扫地,他也成为了历代君王中唯一一个被妃子“休”掉的皇帝。

文绣的坚持溥仪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与文绣离婚,此时原本以为文绣离开就能获得溥仪全部爱恋的婉容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成为她今后困窘煎熬的导火索。

溥仪因为心中的愤怒无处发泄,因此就将文绣的离开全部怪在了婉容身上,认为她身为皇后没能管理好后宫,从那之后婉容和溥仪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就在此时一名叫做谭玉龄的姑娘被送到了溥仪的身边,伪满洲国还特意为两人举行了婚礼,溥仪还将其“册封”成了祥贵人。

谭玉龄和文绣的性格全然相反,她非常“温顺”,也懂得如何取悦溥仪,一度深受溥仪的喜爱,奈何命运多舛,在1942年时谭玉龄不幸染上重病,医治无效离世。

她的离开让溥仪非常伤心,为了缓解溥仪的情绪,伪满洲国又再次给溥仪挑选了一个女子,李玉琴虽说顺利入宫,但是身份地位和家境也并不好。

与谭玉龄满洲贵族的身份相差甚远,那时候没有母家的支撑,进宫的女子也是很难有出头之日,也正因她与谭玉龄之间的差距,所以进宫后她也只被封为了贵人。

没有权势又不得宠爱,李玉琴的生活也是举步维艰,无法再忍受的她就效仿了文绣,选择和溥仪离婚,身为皇帝再次被妃子“抛弃”,也是令世人“耻笑”的。

婉容作为皇后她的生活就没有那么幸运,更不能随心所欲了,文绣离开以后她就失去了溥仪的宠爱,后来竟染上了鸦片,整日都蜷在宫中吸食鸦片。

不仅如此她的生活也都是在日本人的监视下进行的,原本想要出逃,却因鸦片成瘾,最后连走路都只能靠人搀扶,在伪满洲国失败后,她也被抓进了监狱。

不过她却不像溥仪那般能够拥有迎接新生的机会,在监狱中她就因病离世了,给自己悲惨又困顿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溥仪最初选择婉容也是因为她接受过高等教育,溥仪从出生就被西洋教师庄士敦教导,因此也非常喜欢新颖的东西,如若说他能够放下皇帝的面子,或许与婉容也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溥仪从小就崇尚西洋文化,不仅每天都要吃西餐,还学着西方人喝咖啡,在紫禁城内时溥仪就曾花费巨资去购置西式餐桌、餐具等。

后来还时常将自己打扮成西洋军官的模样,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1924年,此时的溥仪18岁,他没有身着皇帝的龙袍,反而是一身戎装,手里还拿着西洋武士剑。

作为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也是善于改变的,照片中他剪掉了象征“封建传统”的长辫子,留着平头,戴着圆框眼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外国人”。

不仅如此,他穿的鞋也非常有意思,不是传统的布靴而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的高脚皮靴,这种皮靴比较好打理,用鞋油经常擦拭,看上去锃光瓦亮的,把人的气质都提升了几分。

溥仪虽说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但是这一切都基于日本人的权势下,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成为了红军的俘虏。

原本溥仪是想要逃跑的,却没能成功,在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学习和改造,在1959年因为毛主席的特赦令溥仪才重新获得了自由的机会。

也正是这一年溥仪认识了自己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两人通过朋友介绍相识,在结婚前李淑贤也并不知晓溥仪的身份,婚后才发现他就是中国的“末代皇帝”。

因为这份经历,李淑贤也动过想要和溥仪离婚的心思,如果换做是从前,心气高的溥仪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但是通过新思想的介入,溥仪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他学会了挽留,面对李淑贤想要离开的想法,他没有生气,反而是尽可能去挽留李淑贤,在溥仪的坚持下,李淑贤也感受到了他的真心,最终两人又重归于好。

两人在一起度过了五年的欢乐时光,或许对于溥仪来说,一生都被操控成“傀儡”,只有人生最后的几年经历才是最绚烂夺目的。

纵观溥仪的一生可怜、可悲、可恨交织在一起,从小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诺大的紫禁城中,年仅三岁的他“孤立无援”着实可怜。

对待男女之事也从来没有正确的观念去引导他,造成了一生中诸多的遗憾,令人感到悲哀,身为皇帝却甘愿成为“亡国奴”,甘愿让日本人通过他去掌控东三省,令人愤恨。

但溥仪的一生都是孤独的,一辈子都被人所利用,他所经历的种种,在现如今的人们看来也只能感叹一句“生不逢时”。

来源:万物知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