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仅亲友可见的分享,让百万粉丝的网红失业,这种恶意最难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4:06 4

摘要:在网络上,UP主“大表哥995”是一名百万粉丝的美食探店博主,经常四处打卡网友推荐的各地美食。

文 | 米粒妈

“除了父母,没几个人真心希望你过得好”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前几天,米粒妈刷到这么一件事。

在网络上,UP主“大表哥995”是一名百万粉丝的美食探店博主,经常四处打卡网友推荐的各地美食。

视频里的他经常一边碎碎念一边跟大家分享吃后感,性格好又有礼貌,无论吃什么都情绪非常饱满,所以吸引了很多网友关注。

但直到前几天,大家才知道,原来他并不是专职的自媒体博主,他原本还有一份本职工作,是迪士尼的演职人员。

为什么说“原本”呢?

因为他被举报了。

事情的起因是,他的自媒体账号接到一条商业合作,还是他从中学时起就特别喜欢的一个品牌的合作邀请,这让他激动万分。

于是,他把这个让他雀跃不已的消息,悄悄地分享在了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并且,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还特意筛选过分组,只发在了私密的亲友分组中。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几天之后,他收到了来自主管的约谈。

主管跟他说,有人举报他私下接商务合作,违反了相关规则。而举报信的配图,就是他当初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内容的截图。

这件事对博主的打击非常大。

因为喜欢小朋友,热爱舞台,他在迪士尼坚持了九年,以迪士尼的工资标准,他能坚持这么多年,可以说纯纯是为爱发电了。

白天演童话,晚上剪视频,周末探店吃播,为了热爱的事,他可以让自己全年无休。

但这次被举报,让他心灰意冷。

为了不给自己的主管再添麻烦,他选择在入职9周年的那天主动离职,离开了他热爱的童话世界。

最让他感到难过的,还是自己选择了分组可见,却被举报这件事。

能看见他这条分享的,不是亲人就是密友。

陌生人的攻击易挡,亲朋好友的背刺却难防。俗话说,“又怕兄弟过得苦,更怕兄弟开路虎。”

事实就是,很多时候你以为对你推心置腹的人,其实还是不愿意看到你比他们过得好。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句话说:“当你的朋友失败时,你会很难过;当你的朋友成功时,你会更难过。”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信任危机的本质,就是人性中隐秘的恶意,也是人性贪婪与道德溃败的缩影。

记得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中的一段独白,把对身边人的嫉妒心理描述的淋漓尽致: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

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

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

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我恨我自己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症。

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被嫉妒的人往往没有错,而是因为你的光明善良和优秀,戳痛了那些阴暗爬行的人心底最真实的自卑,激发了他们深层的恶念。

这其实真的很难防。

还记得那个令人惋惜的清华才女朱令吗:《清华才女朱令中毒的30年,真凶不查了吗?》

20岁之前,她是清华高材生,精通古琴,是不可多得的精英人才。20岁之后,她糖尿病、肺部肿瘤、脑瘤、智力退化到只有7岁、瘫痪。

一个花一样年纪的学霸,未来本应该拥有光明的前途和灿烂的人生,却不明不白中了毒,瘫痪在床度过了她艰难的30年。

朱令出现中毒症状之后,父母把女儿的毛发组织送去实验室检验——朱令体内存留的铊,含量在1个致死量以上。并且这么高的浓度,一定是直接吃进去的。

这个剂量,经过专家的判断,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在半年里至少被投毒了四次。

嫌疑最大的,是当时跟朱令同宿舍的孙维。有人说她曾动过朱令的杯子,也有人说她家有权有势,但嫉妒朱令的优秀,经常诋毁朱令。

朱令也曾问过妈妈说,“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到了最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

是多大的仇恨,才能下这么狠的毒手!嫉妒心真的能杀人,这一点都不夸张。

人心是最复杂、最深不可测的东西。嫉妒心使人迷失,尤其越是身边亲近的人比自己强,嫉妒心往往就会越强烈。

这也是它的可怕之处。

米粒妈写过一个故事:一个女高中生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就是在朋友圈里炫耀了几句,她就被举报了:《北京高中女生被麻省理工录取,妈妈一条朋友圈,她被网暴+举报了……》

看这条朋友圈,给人感觉就很难评:

“全世界排名第一”“最硬核”“大陆唯二”“4%”“最小营员”“第一名”“独立开发者”“国家集训队”“全球前30”……四五百字的小作文,充斥着这么多吸引人眼球的“极限词”,确实会让很多人感到特别不舒服。

最后,妈妈还不忘上个价值,让女儿准备好“解决世界上最伟大的问题”。

结果害得女儿在全网被人肉,还被质疑成绩太“水”。

在女孩被麻省理工录取这件事上,米粒妈觉得,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如果说错,错在妈妈太过高调。

妈妈在朋友圈一分享,虚荣心是得到了满足(尤其小作文的内容隐藏了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国家集训队”没有说明是美国的EGOI国家队),但这样的朋友圈一经转发,坑苦了娃。

其实更现实的是,除了父母,没有人真心为你的成就鼓掌,当你获得了一些资源、一些机会,享受到一些红利,那些因妒生恨、举报、抹黑、断你后路、拆你后台……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无独有偶,四川泸州有一位妈妈苦心经营了两三年的时间,让自己两个上小学的孩子终于与重庆“四大金刚”之一的初中签约了,期间每个周五都从泸州赶去重庆上补习班、竞赛班、前前后后花费了大概40个W。

可能是被孩子上岸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她突然分享欲爆棚,发了一条老长老长的千字小作文朋友圈,把自己这几年的“心酸”历程全写出来了。

没想到被人举报,本来已经签约了的中学被取消了签约,相当于这几年的努力、40W的付出全都打了水漂。

还有之前某小强DZ考试,某家长忍不住发了个小某书动态,被其他家长举报了,考试进行到一半直接被查,被迫终止。

所以说,“闷声发大财”放在鸡娃上,依旧是永恒的真理。

都说“事以密成,言以泄败”,还真的是这样。这并不是玄学,《教父》里有一句台词说:

“真正要做的事,连神明都不要说。”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相对剥夺

说的是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会产生一种受剥夺感。

因为这种剥夺感,自身进而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

也就是说,当大家看到你生活得那么美好,便容易反衬出他们生活的不那么美好,进而对你产生怨恨不满等。

说到底,许多时候,越是亲近的人,往往越是你的敌人。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也有分享欲。自己特别开心的事,成功的事,都会忍不住想要跟身边的人分享。

说是炫耀也好,吹嘘也罢,总之情不自禁分享生活,其实是我们非常正常的一种心理。

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并不知道你的高调会触及别人的哪根敏感的神经,也不知道别人在暗处下了什么决心,并且有多么期盼着你从云端一头栽下来。

但是很多时候,命运不会给我们下一次机会去止损和改正,可能错误铸成就无法逆转。

王尔德写过一段话:

“任何人都会对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但想要消受朋友的春风得意,则需要非常优良的天性。”

嫉妒这个东西,隐藏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触发。

嫉妒和中伤就潜藏在最近处,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低调低调再低调,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要把所有的秘密都分享出去,因为往往能够捅你最深一刀的,恰恰是最近的人。

哪怕是再亲近的关系,释放善良也要带着智慧,信任也要留有底线。

别用你最珍视的东西去试探人性。

减少分享欲,少炫耀自己的好事儿,多夸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来源:米粒妈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