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航班上有一位特殊的乘客,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的家属,今天,他将前往沈阳抗援朝烈士陵园祭奠他的父亲,让我们向志愿军烈士致敬,也祝方汉炳老人及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本次航班上有一位特殊的乘客,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的家属,今天,他将前往沈阳抗援朝烈士陵园祭奠他的父亲,让我们向志愿军烈士致敬,也祝方汉炳老人及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来自4月4号IMF8029航班播报。
清明节来临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最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8位烈士身份被确认,其中包括湖北省麻城籍烈士方金耀,牺牲时年仅22岁。
3月13日,麻城73岁老人方汉炳在满怀期待中得知,通过对比志愿军烈士遗骸DNA,烈士方金耀就是自己父亲!
得知对比结果后,这位满头白发的小孩终于找到了父亲,在家里已经哭成泪人,父亲牺牲时才22岁,他才刚出生,如今他已经73岁了,父亲长眠异国他乡几十年才被送回国内。
方金耀,籍贯地为湖北省麻城县,72年前,21岁的方金耀告别妻子和襁褓中的儿子报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第73师的一名战士,担任机枪手。
这支队伍正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所在的部队。
那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看哭无数中国人。
1953年3月13日,方金耀在朝鲜281.2高地战斗中壮烈牺牲。
2015年4月4日,一生没有体验过父爱的方汉炳老人带着老伴和孙女,从湖北飞往沈阳,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望自己从未见过的父亲。
在去沈阳看父亲之前,方汉炳老人激动准备祭奠的东西,他说一定要带上一捧故乡土和家乡的火烧耙带给父亲。
“奶奶说爸爸最爱这一口,我得让他尝尝。”
关于父亲的记忆,方汉炳都是靠着奶奶和邻居的言语"拼凑,如今虽然去见的只是一块冰冷的石碑,却是方汉炳一辈子渴望的。
4月5日,方汉炳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见到烈士墙上父亲名字的那一刻,73岁的儿子在22岁的父亲面前哭的像个孩子。
他颤抖着抚摸着英名墙上的名字,喊出一声等了72年的“爸爸”。
“爸爸,终于把你找回来了!”
老人哭泣的这一声“爸爸”,荡漾在陵园上空,这一刻,白发苍苍的儿子与22岁牺牲的父亲跨时空“重逢”。
72年漫长的寻父之路终于有了答案,这声爸爸迟到太久,但在血脉里的思念从未间断。
老人看着烈士墙,久久伫立,泣不成声。
方汉炳摸着父亲的名字说:“以后每年清明都能来看您了。”
这句话,是儿子对父亲的承诺,更是一个民族对英雄的誓言。
之后,老人在家属搀扶下来到父亲的陵墓前,方汉炳为父亲洒了一杯酒,把从故乡带来的土放在父亲坟前,还把火烧耙摆在前面。
“爸爸,我今天终于看到你了!”
“我为你感到荣耀,你是个坚强的战士,奶奶说你爱吃火烧耙,我就特别为你做了,你可以分给你的战友,尝尝我们麻城的特产。”
他泣不成声,对着父亲诉说一生的辛苦与思念,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相拥。
这个等了一辈子的小孩,终于完成此生最大的心愿,可惜他母亲等不到这一刻了。
祭奠完父亲之后,陵园讲解员带着方汉炳老人,为他介绍其父亲牺牲的那场战斗。
老人眼含热泪,默不作声。
英雄的牺牲从未被辜负,他们的名字刻在英名墙上,更刻在一代代人的心里。
和平年代,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人民不会忘记志愿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山河无恙。
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你们安息吧!
致敬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