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风,从柳林那边吹来,带着泥土的腥气和花苞的甜味。柳条儿刚抽了新芽,嫩黄嫩黄的,在风里摆着,像是谁家姑娘的发丝。这当儿,桃李花便开了,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一树一树地排开去,竟成了一片花海。
桃李花海中的柳林三月
文/张战峰
三月的风,从柳林那边吹来,带着泥土的腥气和花苞的甜味。柳条儿刚抽了新芽,嫩黄嫩黄的,在风里摆着,像是谁家姑娘的发丝。这当儿,桃李花便开了,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一树一树地排开去,竟成了一片花海。
柳林的农家人,向来是不大看花的。他们低着头,从桃李花树下走过,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提着水桶。花开得再好,也不过是结果子前的一个步骤罢了。他们期望的是丰收,是外地可客商肯出更高的价钱来买走这些果子。花,不过是过客。
薛园的父亲薛大叔便是这柳林村众多果农中的一员。他种了二十年的桃李,手上磨出的老茧又黄又厚。他修剪果枝的时候,那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的皮,却灵活得很,一剪子下去,该留的留,该去的去,毫不迟疑。他说:"果树这东西,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你精心呵护它,它也用丰硕的果实回报你。"
去年春天,薛园从城里回来了,带着个小小的摄像机,说要拍什么"乡村短视频"。他让薛大叔站在桃李花树下现场解说一些种桃李的门道。薛大叔起初不肯,说这些有什么好拍的。后来勉强说了几句,却结结巴巴的,远不如他修剪果枝时那般利落。
谁知这视频竟在城里传开了。城里人看了,纷纷说这老汉"朴实",这李子"一定好吃"。到了秋天,桃李的价钱比往年高了三成。薛大叔卖完自家的李子后小心翼翼的数着钱,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还不忘喃喃地说:"这些城里人懂什么李子好坏,不过是看个热闹罢了。"
而今又是一年三月,薛园早早回来了,还带着几个城里来的年轻人,说是要搞什么"果园直播"。他们在桃李花树下架起直播设备,让薛大叔讲如何授粉,如何疏花、如何疏果。薛大叔这次却不怯场了,说起果树来头头是道。那些从城里来的人从来不曾亲身体会过乡间农人的田地生活对农村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听薛大叔绘声绘色讲解都听得入迷,说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我也是第一次来柳林这个桃李花开满园飘香的地方,只见薛大叔站在花海中,阳光透过花瓣,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在他的身后,是一排排整齐的桃李树,花朵开得正盛。远处的一片桃李园中,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也在学着架直播设备,说是要把自家的果园也拍上网去打算今后做直播销售桃李。
风又起了,吹落一片花瓣,正落在薛大叔的肩头。他没有拂去,只是继续讲着他的果树经。那花瓣就那样静静地趴在他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上,白里透着粉,仿佛给这个勤劳的农家人缀上了一枚别致的勋章。
柳林三月的春风,轻轻抚摸过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他们探寻桃李花开香飘田间地头的世外桃源。花海起伏,宛如波涛。而在这波涛中站着的是柳林村每一个像薛大叔一样的农家人用勤劳致富的双手在田间地头精心呵护着含苞欲放的桃李花,对丰收充满希望。不久之后那一颗颗桃李树结出的累累硕果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春风中的桃李花开的很美,柳林的三月更美,漫山遍野桃李花就是柳林村家家户户农人喜迎桃李丰收的彩排。
来源:作家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