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铁姑娘”郭凤英,好样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17:25 2

摘要:郭凤英,1957年出生于当时的幸福公社怀高大队,家中共有9姐弟,她排第三,家庭人口多,负担重。她先后参加了岳山造林、温泉造林和金坑造林三场“造林大会战”。

△三岳风光。伍尚慧摄

郭凤英,1957年出生于当时的幸福公社怀高大队,家中共有9姐弟,她排第三,家庭人口多,负担重。她先后参加了岳山造林、温泉造林和金坑造林三场“造林大会战”

日前,县专项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办公室顺着这条线索,找到居住在怀城河南一商住小区、年近七旬的岳山造林亲历者郭凤英,向她了解参加岳山、温泉、金坑的3场“造林大会战”,以及期间幼林抚育的艰辛经历。

△县专项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办公室谭上洲为郭凤英播放当年《怀集林业采场》纪录片。

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郭凤英很早便成为生产队劳动力。在劳动中,她十分机灵、工作勤快、任劳任怨,深得大家的喜爱。1974年冬,“岳山造林大会战”启动,郭凤英被生产队选派往岳山,参加两年的岳山造林和金坑造林3场“造林大会战”劳动。

郭凤英自豪地说,她是生产队所选派这些社员中,自始至终经历三年造林的唯一一个。她经常同儿女和孙辈讲岳山造林故事,教育下一代要传承弘扬“忠诚奉献、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01

“辟山垦地,习惯了光着脚板上山劳动”。

1974年深冬,17岁的郭凤英将胶鞋塞进布袋。晨雾未散,她跟着大队人马踏上前往蓝钟岳山的蜿蜒山路,赤脚踩着路上嶙峋碎石,冰凉的露水漫过脚背,向岳山进发。

山风夹着细雨扑面而来。郭凤英紧了紧单薄的衣服,望着云雾中若隐若现的茅草工棚。幸福公社300多人组成的岳山造林民兵团,即将在岳山两侧这海拔1000多米的山巅驻扎下来。

“我们这代人的脚板,都是铁打的。”多年后,面对来访的县专项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人员,郭凤英抚着老照片里泛黄的工棚影像,浑浊的眼里泛起水光。

郭凤英说,年轻人不知道,当年他们上山劳动基本都是光着脚板上山的啊,由于当年物资比较贫乏,能买上一双‘解放鞋’就不错了。造林民兵只能学会光着脚板上山和劳动的技能。对于从小光脚下地劳动的郭凤英来说,不穿鞋子下地已经是习惯了。

02

“一场大雪,没有驱散我们的劳动干劲”。

“75年,再战岳山西侧的‘温泉林场’,遭遇了罕见冰雪天气,那年岳山气温降到零下七度,冰雪打在脸上像刀子。”郭凤英指着展板上结冰的锄头照片说,“可地冻得越硬,撩壕就越要挖得深。”郭凤英突然挺直佝偻的背,双手比划出挥锄头的弧度。

△“岳山造林大会战”场景。资料图

住在简易厂棚四面透风,白天经历一天的辛苦劳动,晚上还要挺住刺骨的寒风,带上山的薄被子根本挡不住寒风的侵袭,几个女民兵只能用一两张被子作垫,大家靠在一起“抱团取暖”。

根据郭凤英回忆,“温泉造林大会战”期间遇上雪花纷飞,寒气逼人,人们只能早早起床,挺着严寒上山开挖撩壕劳动,依靠劳动腾出的热量将寒气驱散。

03

“挑灯夜战,抢修木材运输主动脉”。

在郭凤英的记忆中,三年造林最为辛苦的是第二年的温泉造林,他们白天开挖撩壕,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开公路,通过开山劈地、遇水架桥,日以继夜劳动,开通双兴村通往广西方向的那条上山公路,打通了那段山地木材运输的主动脉。

△图为林丰俗作品《开路》,刻画了1974年岳山林场工地的火热劳动场景。

当年,她们这些造林民兵每天经历12小时以上时间的劳动,每晚休息时间也不过几小时,经过这样高强度的劳动锻炼,大都养成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

1975年,“温泉造林大会战”,郭凤英成了全队唯一连续作战的“铁姑娘”。白天在多个山头间辗转,夜里火把蜿蜒如龙。在开山路上,她们用钢钎和铁锤凿穿挡路大石,血泡磨破又结痂的手掌紧握铁棍,硬是与男民兵一起在深山上劈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林区公路。

04

“连续作战,‘金坑造林’时期,春节也在山上劳动”。

在郭凤英的印象中,第三年的“金坑造林大会战”,相比前两年来说轻松一点。其实,郭凤英参加过上两年的大会战,对山上的工作、生活基本上习惯,适应了而已。

△金坑林场造林区划图。资料图

1976年,“金坑造林大会战”时,当年曾被称作“黄毛丫头”的郭凤英已是技术骨干。她教新来的平原区公社的姑娘们辨认马尾松和杉木苗、用树皮捆扎伤口。当混交林在春风里抽出新芽,她们扛着4米长的杂木条穿行林间,木薯叶沙沙作响,惊起满山翠鸟。

郭凤英回忆,金坑造林期间伙食稍有改善,工作也相对轻松。参加金坑造林的人员像前两年一样,按每个生产队抽调5%的劳力到金坑安营扎寨,只是在人员安排上作灵活调整,每个民兵连都安排部分人员到附近规划下一轮造林的杂木山上砍木条,将山上符合规格的杂木条砍下(大概4米长,尾径3-5厘米),从山上顺下山脚,开挖撩壕下山时每人扛一条木条下山,交给供销社收购,所得收入作为伙食费的补充。

05

“无怨无悔,参与三个林场幼林抚育工作”。

每一轮“造林大会战”结束后,郭凤英又被生产队安排到怀高大队林场工作,并从大队林场抽调到岳山林场、温泉林场参与大造林后续幼林抚育工作,进行林间间种木薯、花生的生产实践。幼林抚育在春夏季节进行,山上蚊虫鼠蚁活动十分活跃,经常遇到山蚊子、山蚂蟥、小黄蜂,一旦被这些小动物黏上身咬伤,也是十分难受的。

△三岳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序厅宣传影片。

“这就是我们当年的经历,我对岳山太熟悉了,一直记挂着这片曾经工作过的土地,也为这片残林荒山变成绿海而感到高兴。”年前,郭凤英在她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岳山林场参观,当看到三岳科普研学基地展出的老照片和播放的老影像时激动地说。

展厅投影仪忽然亮起,黑白影像里的少女赤脚站在泥泞中,肩扛树苗仰头大笑。郭凤英用布满老年斑的手指向屏幕:“看这棵杉树,是我们从三岳背下来的......”画面切换成如今的万顷林海,她忽然哽住,子女们搀扶的手掌传来的温暖,恰似当年工棚里相拥取暖的温度。

△昔日“黄土裸露、荒芜凋敝”的岳山林场。图源 西江日报

△如今满目滴翠的怀集三岳自然保护区。彭达县摄

离开展馆时,郭凤英回望三岳群峰。

春风拂过林海,涛声阵阵,

恍惚又是50年前那个清晨。

怀集发布报料投稿邮箱

欢迎投稿、报料!

怀集县融媒体中心怀集发布微信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通讯员:谭上洲、罗建和

编辑:陈金利

编校:植敏仪

审核:陈友

来源:怀集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