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始“讨好”中国?石破茂喊话“国难当头”,拜特朗普所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17:56 1

摘要:就在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玫瑰花丛里大手一挥,把日本这个铁杆盟友直接架上了关税火炉,24%的互惠关税外加25%汽车专项税,这双料重拳打得日本首相石破茂直呼"国难当头"。

就在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玫瑰花丛里大手一挥,把日本这个铁杆盟友直接架上了关税火炉,24%的互惠关税外加25%汽车专项税,这双料重拳打得日本首相石破茂直呼"国难当头"。

你们猜怎么着?日本经济界现在正上演真实版的《流浪地球》,一边要应付美国大哥的暴击,一边悄悄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这片"新大陆"。

要说这特朗普是真下狠手,单说汽车产业这一项就够日本喝一壶,2024年日本对美出口的汽车和零部件总价值超过6.6万亿日元,占出口总额三分之一,现在每辆雷克萨斯要多交49%的税,相当于每辆车上凭空多出两辆摩托车的钱。

丰田高管私下算账,光关税成本就能吃掉他们44%的利润,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割肉喂鹰啊!

更扎心的是民生账本,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月份家庭消费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服装鞋帽支出暴跌8.2%,现在又遇上关税风暴,日产汽车零件涨价连带家电、电子产品都要水涨船高。

大和综研的专家急得直拍桌子,说这么搞下去日本GDP要缩水3.6%,比当年大地震还吓人。

反观我们中国,应对起来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规模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去年光抗癌药原料就进口了200亿美元。

面对特朗普的54%关税大棒,我们反手就把半导体设备进口税砍到15%,比欧盟还低7个百分点,这招"以柔克刚"直接把德国蔡司、荷兰阿斯麦这些巨头引了过来,最近三个月新增外资半导体项目27个,投资额破百亿。

要说战略眼光还得看我们的"朋友圈"建设,RCEP生效三年,区域内90%商品零关税,日本清酒进中国关税从40%直降到零,今年前两个月进口量暴涨180%。

那边日本车企还在为美国关税发愁,这边我们的比亚迪已经拿下泰国电动大巴七成市场,用的正是RCEP框架下的产业链优势。

最绝的是我们的"科技反制",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全球市占率突破85%,美国F-35战机每架要用417公斤稀土材料。

这次精准管制直接戳中美国军工命门,逼得洛马公司股价单日暴跌9%,日本专家在《日经新闻》上酸溜溜地说:"中国这招好比围棋里的征子,看似退让实则封喉"。

现在最戏剧性的是日企的"集体转身",松下刚宣布在苏州投建全球最大新能源电池基地,东芝和长江存储签下120亿日元的半导体合作协议。

就连日本农林省都坐不住了,悄悄把对华大米出口配额上调30%,要借中国餐桌消化被美国拒收的越光米,这些动作背后,是日本对美出口同比下滑12.8%的冰冷现实。

接下来看一组数据,中国海关总署3月报告显示,日本对华机床出口暴涨47%,创15年新高!为什么?因为日本企业发现,与其在美国市场硬扛关税,不如把高端设备卖给中国制造企业。

我们的比亚迪、宁德时代现在用的精密加工设备,三成都贴着"Made in Japan"的标签。这种"技术换市场"的玩法,比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高明何止十倍!

说到底,这场关税风暴给全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课,当美国忙着筑墙加税时,中国正敞开大门搞制度型开放,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190项缩到27项,知识产权纠纷处理速度比欧盟快40%。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给中国营商环境打了全球第23名,比2018年进步55个位次,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定力。

眼下日本正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一边是摇摇欲坠的日美同盟,一边是蓬勃发展的亚洲市场,石破茂首相那句"不会排除任何选项",细品起来意味深长。

毕竟在商言商,当美国关税让丰田每卖一辆车就亏20万日元时,而中国市场能让日企赚到真金白银,这道选择题,聪明人都会做,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来源:圈聊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