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或哺乳动物血管内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肠道或泌尿系统,引发血吸虫病。
血吸虫宣传
— 血吸虫科普小知识—
—认识血吸虫:危险的“水中杀手”—
1. 什么是血吸虫?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或哺乳动物血管内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肠道或泌尿系统,引发血吸虫病。
2.传播途径
疫水接触:血吸虫尾蚴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接触含有尾蚴的河水、湖水、稻田水是主要感染方式。
中间宿主: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可阻断传播链。
二、防控关键:避开“疫水”陷阱
1. 如何判断疫水?
疫区水域附近通常设有警示标志,避免在未知水域游泳、洗衣、戏水。
雨后或洪水期,尾蚴易随水流扩散,接触风险更高。
2. 个人防护技巧
穿戴防护:下水前涂抹防护药膏(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穿戴胶靴、防水手套。
安全用水:生活用水煮沸或消毒,避免直接接触未经处理的自然水体。
及时处理:接触疫水后,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并就医检查。
三、破除误区:这些说法不可信!
Q1“水看起来干净,不会有血吸虫!”
真相:尾蚴肉眼不可见,清晰的
水也可能含尾蚴。
Q2“只有下水才会感染!”
真相:赤脚在潮湿草地行走、洗
衣 捕鱼等接触疫水行为均可能感染。
Q3 “感染后没症状,不用治疗!”
真相:慢性感染会导致器官不
可逆 损伤,早筛早治是关键!
四、全民行动:群防群控是关键
1.社区防控措施
定期灭螺:药物喷洒、环境改造(填埋沟渠、硬化水岸)。
设置警示牌:疫区水域标注“血吸虫危险区,禁止接触”。
2.家庭防护要点
教育儿童远离疫水,参与学校“小手拉大手”健康宣教活动。
牲畜管理:避免牛、羊等家畜进入疫区放牧,减少传染源。
3. 主动筛查与治疗
疫区居民每年参与免费血吸虫病筛查,感染者及时接受吡喹酮药物治疗。
►►►
五、小测试:测测你的防控知识
Q
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
钉螺
Q
接触疫水后应该怎么做?
A
立即冲洗并就医
Q
哪种行为最危险?
A
赤脚在疫区稻田插秧
疫水接触要避免,防护药膏涂在先;
胶靴手套穿戴好,安全用水记心间;
钉螺灭杀断传播,早查早治保平安!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