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皮肤上突然冒出大片红色风团(疙瘩),瘙痒剧烈,抓挠后加重,甚至融合成片状;疙瘩反复消退又出现,可能伴随眼睑肿胀、嘴唇发麻、鼻腔打喷嚏 / 流鼻涕;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呕吐(需立即就医,警惕过敏性休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门诊量激增 30%,大量患者顶着满脸红疙瘩、浑身抓痕来看病 —— 没错,又到了花粉、尘螨、柳絮「肆虐」的过敏高发季!
⚠️ 典型症状自查:
先救急再治本!发作时千万别用手抓(越抓越肿、越挠越痒,还可能引发感染!),试试这几招:
外抹「止痒双保险」:炉甘石洗剂摇匀后薄涂疙瘩处(清凉止痒,适合大面积皮疹,破溃处别用);局部红肿明显处,短期涂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天 1-2 次,连续不超过 7 天)。口服抗组胺药「快准狠」:白天选嗜睡少的「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10mg / 天),晚上痒得睡不着可加 1 片「酮替芬」(可能犯困,别开车)。冷湿敷物理降温:用干净纱布蘸冷水(或冷藏后的矿泉水)敷患处,每次 10 分钟,减轻红肿和灼热感(别用冰块直接贴,防冻伤!)。
✓ 居家断舍离:
每周用 55℃以上热水洗床单被套,暴晒枕头(尘螨 55℃就会死);少摆毛绒玩具、地毯,空调滤网每月清洗,加湿器用凉白开(防霉菌滋生)。✓ 外出戴「防护三件套」:花粉季上午 10 点 - 下午 4 点少出门,戴防花粉口罩(N95 或医用外科)+ 护目镜;回家后立刻洗头洗澡,换下来的衣服单独洗(别让花粉、柳絮「搭顺风车」)。
✓ 急性期忌口清单(持续 1-2 周):
高风险食物:海鲜(虾蟹贝)、坚果、牛羊肉、芒果、菠萝;加工食品:火锅、烧烤、辣条(辣椒加重血管扩张,痒感升级)、含添加剂的零食(防腐剂、香精可能致敏)。✓ 抗炎饮食加分项: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橙子、猕猴桃、西兰花(减轻组胺释放);喝够水:每天 1500-2000ml 温水,帮助身体代谢过敏原。
✓ 温和清洁是关键:
不用皂基洗面奶、沐浴露,选无香精的氨基酸洁面 / 保湿乳(如丝塔芙、薇诺娜特护霜);洗澡水温别超过 40℃,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内(热水会冲走皮肤油脂,加重干燥瘙痒)。✓ 穿衣「软磨硬泡」:贴身穿纯棉、莫代尔材质(化纤摩擦易刺激),新衣服先洗再穿(去除残留甲醛)。早记录「过敏日记」:
记下每次发作的时间、吃了什么、接触过什么(比如新换的洗衣液、喷了香水),帮医生快速锁定过敏原。早做「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适合急性过敏);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适合慢性反复过敏,还能查食物不耐受)。
❌ 用花露水、风油精止痒:酒精成分会刺激皮肤,越涂越干痒;
❌ 擅自加大激素药膏用量:长期用强效激素(如皮炎平)会导致皮肤变薄、色素沉着;
❌ 认为「过敏忍忍就好」:持续瘙痒影响睡眠和免疫力,还可能诱发感染;
❌ 症状消失就停药:抗组胺药需按疗程吃(如急性过敏连吃 3-5 天),突然停药易反复;
❌ 儿童过敏照搬成人用药:2 岁以下宝宝需用「西替利嗪滴剂」(按体重计算剂量),别随便喂成人药片!
春天的浪漫,不该被瘙痒和红疙瘩毁掉!做好环境清洁、饮食忌口、皮肤保湿,出现严重症状别硬扛(尤其是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及时去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
记住:过敏能控制,早干预早轻松,让我们一起舒舒服服过春天~
互动话题:你春天容易对什么过敏?留言区聊聊你的「抗敏故事」吧!
(注:用药请遵医嘱,严重过敏立即就医!)
来源:健康美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