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很多朋友不淡定了,都想着美股狂跌,对A股影响到底有多大?上周四看上去不大,但今天完全不一样了。万一美股明天再下跌,这得砸盘砸成啥样?
今天很多朋友不淡定了,都想着美股狂跌,对A股影响到底有多大?上周四看上去不大,但今天完全不一样了。万一美股明天再下跌,这得砸盘砸成啥样?
而此刻最怕的就是恐慌情绪,同时短期最大的转折也在其中。对此,我下面详细讲一下。
一,美股的囚徒困境
我们先看上周四、五老米为什么跌成狗?一方面自然是增加关税的影响,但鲍师傅的话则整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下面是鲍师傅当天的表态
这等于美联储明确表态了,不降息不救市。那么,老米的投资者们就会陷入囚徒困境,现在就看谁比谁跑得快。
二,跌多少看关系
而其他国家要跌多少,直接看跟老米的密切程度了。德国肯定是联系紧密的,所以跌今天开盘后很快就跌了10%,日本也没好多少,周四跌2.75%,周五2.77%,今天7.83%。
而我们和老米,贸易上的交流自然是有的,但关系有多密切,肯定谈不上。所以A股下跌肯定要更小才合理。想今天这种最高的时候4000多只股票跌停的情况,这情绪的因素有多大?
神奇两点半:“中央汇金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稳市操作”的新闻播报之后,跌停家数快速减少到2600家。
可见,今天这么多抛盘里有多少都是情绪在起作用。
三,情绪宣泄该收网了
但凡中央汇金一出手,情绪宣泄也就快到头了。肯定会有不少机构愿意在这个位置好好的安排一下低吸。但机构低吸通常是很忙隐蔽的,普通人想看清楚并不容易。这是因为机构和散户之间就是博弈关系。而在博弈过程中,机构很容易一看到散户的总体动作,但散户却看不清机构动作。结果就是散户明显处于信息劣势中。这个局面不摆脱,哪怕靠猜,偶尔猜中了机构的动作,但只要这样的人一多,机构必然主动换方向,最终还是散户做反。
好在随着金融模型的日益成熟以及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升,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工具来分析市场。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收集、精细筛选、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再借助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就能发现许多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特殊规律。其中,“交易行为” 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数据,因其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点,能够揭示出许多以往难以察觉的交易细节。
就拿低吸收网这种动作,前车之鉴是不少的。就像锦浪科技,该股在上周一大跌5.54%,明显一个上涨后拐头下跌的走势,但之后直接12%的长阳。看走势很难解释,但观察「机构交易特征」,就能发现,即便是昨天暴跌,但机构依旧积极参与,所以今天反击也特别快。并且这一幕在3月24日就已经出现过了,同样是当日大跌,但机构积极参与,然后次日大涨10%以上。
相反,像湖南裕能这样的股票,3月13-18日出现连涨,但上涨背后实际机构并没有积极参与,这样的上涨就隐患重重,稍微行情已调整就加速下跌。直接导致上涨的时候,5天内从38.9元涨到42.5元,但下跌的时候速度更快,3月19日-4月1日,该股两周里已经从42.5元一路跌到34.7元,跌幅达到20%。
这种观察机构动作与单纯看股票走势的差异十分明显。对于投资者手头持有的股票,背后的机构是在积极参与还是消极躲避呢?显然不能再凭借主观好恶去做判断,而是要学会观察机构的动作。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来源:风吟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