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的中药材丹参种植收获全流程,由产干货700-800公斤左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7 18:55 3

摘要:土壤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pH值6.5~7.5为宜。忌低洼积水地。

中药材丹参种植管理及收获技术分享:

一、种植前准备

1. 选地与整地

土壤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pH值6.5~7.5为宜。忌低洼积水地。

整地:深耕30~40厘米,清除杂草、石块,施足基肥(每亩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作畦:整平后作高畦(宽1.2~1.5米,高20~25厘米),畦沟宽30厘米,便于排水。

2. 种子处理

选择饱满、无病害的新鲜种子,播种前用温水(25~30℃)浸种6~8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

二、繁殖方法

1. 种子繁殖

播种时间:南方春播(3~4月)或秋播(9~10月),北方以春播为主。

播种方法:

丹参籽

条播: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均匀撒种,覆土0.5~1厘米,覆盖稻草保湿。

穴播:穴距20~25厘米,每穴播5~6粒种子。

育苗移栽:幼苗长至10~15厘米时,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20厘米移栽。

2. 根段繁殖(常用)

丹参秧苗

选种根:秋季采挖丹参时,选择直径0.7~1厘米、无病害的健壮根,切成5~7厘米小段。

栽种时间:南方11月至翌年3月,北方春季土壤解冻后。

栽种方法: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开沟,根段斜插入土(上端朝上),覆土3~5厘米,稍压实。

三、田间管理

1. 间苗补苗

种子繁殖的幼苗高5~7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间苗;苗高10~15厘米时定苗,株距20厘米。

发现缺苗及时补栽。

2. 中耕除草

每年中耕除草3~4次,前期浅锄(3~5厘米),后期深锄(避免伤根)。

封行后停止中耕,人工拔除杂草。

丹参幼苗

3. 水肥管理

灌溉: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排水防涝。

追肥:

苗期:每亩施尿素5~8公斤或稀薄人粪尿1000公斤。

生长期(6~7月):每亩追施腐熟饼肥5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

现蕾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促进根部膨大。

丹参生长期

4. 摘花打顶

非留种田需及时摘除花蕾(现蕾期进行),减少养分消耗。

生长过旺时,打顶控高,促进根部发育。

5.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轮作、及时排水,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

叶斑病:清除病叶,喷施波尔多液(1:1:150)。

蚜虫/红蜘蛛: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或苦参碱生物农药。

地老虎/蛴螬:灯光诱杀成虫,或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土壤。

四、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时间

- 种子繁殖:种植2~3年后采收;根段繁殖:1~2年采收。

- 最佳采挖期为秋季(10~11月)或春季(3~4月)植株枯萎后。

收获丹参

2.采挖方法

- 晴天用深锄或机械挖取全根,避免断根。抖去泥土,剪除茎叶和须根。

3. 加工与储存

干燥:鲜根摊放阴凉通风处晾至半干,再堆闷“发汗”2~3天,使内部变紫黑色,最后晒干或烘干。

炮制:需切片时,润透后切厚片,干燥。

-储存:密封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丹参

*五、注意事项

1. 忌连作,需轮作3~5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佳)。

2. 雨季加强排水,防止烂根。

3. 留种田选择健壮植株,9~10月种子成熟时采收,晾干后储存。

通过科学管理,丹参亩产干品可达300~400公斤,品质以根条粗壮、断面紫黑色者为佳。

来源:永续中药材种植基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