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假期,住在楼上的同事老周,约我在小区门口的茶铺喝茶。聊天时,我们聊起在电网工作的点点滴滴。这些年,电网人在规矩与个性间艰难平衡,在稳定与平庸间反复博弈,我将我们的交流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清明假期,住在楼上的同事老周,约我在小区门口的茶铺喝茶。聊天时,我们聊起在电网工作的点点滴滴。这些年,电网人在规矩与个性间艰难平衡,在稳定与平庸间反复博弈,我将我们的交流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1. 在电网工作,得学会熬
刚进电网时,老员工常说 “这里最熬人”,我当时只当是玩笑话。可工作十年后,我彻底理解了 “熬” 的含义。年纪大的老员工,要是没当上领导,一般会安排到技术岗。一年又一年过去,工龄工资能慢慢涨一些。
这种 “熬”,可不只是时间的积累,更是一个适应体制规则的过程。刚工作时,我带着学生气,行事莽撞。在一次技术方案汇报会上,领导委婉地提醒我 “年轻人要多沉淀”。经历了一次次挫折后,我才明白,在电网这个讲究规矩的地方,过于锋芒毕露,不仅得不到领导认可,还可能会被打压。
在电网,什么都得熬。熬到适应各种规章制度,熬到摸清办事套路,熬到论资排辈轮到自己,熬到融入特定的人际圈子。熬出头的人,在各种会议和文件中应对自如;熬不出来的人,自己难受,别人看着也别扭。
这种 “熬”,对精神是一种慢性消耗。要是不适应电网的工作风格,很容易身心俱疲。职场中的明争暗斗、难以获得的晋升机会、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会一点点消磨人的热情。
我的师妹是个例外。她入职 “天下第一局” 后,受不了直属领导的工作风格,果断辞职去国外深造了。现在,她在实验室专心摆弄仪器,虽然收入不高,但整个人充满活力。也许,她不适合电网的工作,但不得不说,她活得很清醒。
2. 安全,是电网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电网,“安全大过天” 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变电站的老师傅常说,《安规》里的每一条规定,背后都有惨痛的事故教训,时刻提醒着每一位电力员工。
每年年初,电网系统都会狠抓安全工作,国网公司开年的第一场会议,必定是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落实到基层,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考《安规》。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都要考,没出安全事故要考,出了事故考得更频繁。考不过,可能会面临批评、通报、扣钱,甚至转岗。
即便如此,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一些人因一时疏忽、违规操作,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危及自身生命安全,影响用电稳定。为了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从工作场所张贴的安全标语,到定期组织的安全培训和案例分析,从严格的安全奖惩制度,到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电网在安全工作上做了很多努力。
另外,安全奖在电网员工薪资构成中占比很大。电网薪资由基本工资、月度绩效工资、季度奖金、辅助工资、年终奖等组成。基本工资由岗位工资、工作年限系数、学历系数相乘得出,绩效工资则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强度确定。奖金在整体工资中占比较大,以供电局为例,安全生产奖会随着安全生产天数的增加而增多。但一旦发生事故,相关岗位人员的安全奖会被扣掉很多,年终奖也会受影响,导致年收入大幅下降。
3. 稳定的工作,到底是好是坏?
电网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体制决定了领导很难开除混日子的员工。我隔壁部门有个大姐,每天上班就逛淘宝,十年没涨过工资,却一点也不着急,还说 “开除我得惊动三个局长,我怕什么”。只要不主动犯错,基本不会被辞退。
这种稳定的工作环境,催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30% 的人承担了70% 的工作,70% 的人过得悠闲自在。干活的总是年轻人,喝茶看报的总有各种借口。在调度大厅,有人认真监控电网运行,有人偷偷刷股票行情;在检修现场,年轻人忙着扛仪器,老师傅则在电杆阴影下休息。办公室里,中年科员煮着养生茶,讨论养娃、学区房的事,新来的硕士却被一堆工作压得焦头烂额。
在这种环境下,有关系的人如鱼得水,没关系的人要么选择躺平,要么努力寻找晋升机会。不过,也有人在稳定的工作中找到了新方向。有的利用业余时间考取注电证书,增加收入;有的通过副业开辟了第二赛道。我认识一位运维工区的大姐,表面上工作不上心,实际上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每天开着宝马上下班。
如果你适应了电网安稳的工作环境,又想做出点成绩,可以考虑发展副业:
- 写小说:刘慈欣在电厂工作时,创作出了《三体》。变电运维岗位的人闲暇时也能尝试。
- 做短视频、开直播:有些同事就通过分享电网、国企就业经验,成了博主。
- 从事电气考研辅导工作:珞研教育团队正在招募相关人员,感兴趣可以加入。
4. 不同岗位,同样辛苦
电网工作的辛苦体现在多个方面,大致可分为体力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疲惫。
调度岗位的工作看似轻松,不用风吹日晒,但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五班三倒的工作制度,让人凌晨四点就得爬起来干活。值大夜班时,刚睡着就被电话吵醒是常事,线路跳闸的警报声能把人从睡梦中惊醒。
输电班的工作更辛苦,夏天在杆塔上作业,像被放在火上烤;冬天在冰天雪地中,手脚都冻得麻木。有一年冬天,我朋友跟着输电线路班去处理覆冰故障,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中,在杆塔上一待就是六个小时,手指冻得连工具都拿不住。
不过,这些辛苦的工作也有别样的快乐。工作结束后,大家可以毫无压力地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在电缆沟里休息时,老师傅们会讲年轻时的糗事,同事们也会分享家庭中的喜事,这些瞬间构成了电网人珍贵的回忆。
5. 会做人,比会做事更重要
在电网工作,“会做人” 比 “会做事” 重要得多。有位前辈教我三句话:领导讲话时适时点头,同事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遇到利益纷争时保持沉默。一开始,我没当回事,后来才发现这是职场生存的智慧。在国企,工作能力决定你前进的速度,而做人的方式决定你能走多远。
在电网,“会做人”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对企业忠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摇摆,获得组织的信任。
- 顾全大局:不斤斤计较,不与同事发生矛盾。工作中不固执,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关键时刻主动为领导分忧。
- 人缘好:国企在提拔或处理员工时,很看重群众的意见。提拔干部时,群众意见虽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争议大的干部一般不会被重用;处理员工时,也会考虑舆论影响。
去年,部门竞聘领导岗位,一位业务能力很强的同事落选了。听说在民主测评时,有人匿名举报他 “群众基础差”。而胜出的同事,虽然业务能力不是最突出,但平时待人热情,和大家关系融洽。
十年的电网工作经历,让我从一个初出茅庐、棱角分明的新人,变成了一个懂得适应规则的职场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在体制内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安全压力下保持警惕,在稳定的工作中追求自我价值,在辛苦的工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修炼处世之道。在电网工作,妥协并非放弃自我,而是学会与体制和谐共处;坚持也不是固执己见,而是坚守内心的原则。这或许就是电网人最真实的感受,在痛苦中成长,在煎熬中收获。
来源:爱思考的人在旅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