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傅之英,社区很多人不一定知晓,但提起“傅婆婆”,总会有一群人交口称赞。这位历经岁月磨砺的老人退而不休,以坚定的初心和炽热的爱心创立了“傅婆婆暖心室”,始终坚守在关工委工作的最前线。
傅之英,79岁,中共党员,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新田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与傅之英亲切交谈(图右为傅之英)
说起傅之英,社区很多人不一定知晓,但提起“傅婆婆”,总会有一群人交口称赞。这位历经岁月磨砺的老人退而不休,以坚定的初心和炽热的爱心创立了“傅婆婆暖心室”,始终坚守在关工委工作的最前线。
十余年来,她用温暖呵护着新田社区的每一个孩子。经“傅婆婆暖心室”培养的孩子近900人,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傅婆婆”的名字已铭刻在人们的心里,因为她用爱润泽过他们的心。
坚守初心,为爱再出发
在万盛经开区万盛街道新田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围着“傅婆婆”,嚷着要听故事。虽然已经“下课”,但孩子们热情不减,拉着她的手,用充满渴望的眼神望着婆婆。直到傅之英又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精彩的故事,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已经退休23年的傅之英,依然会来社区上班。这里还开设了以她命名的“傅婆婆暖心室”。
傅之英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的红旗下,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变迁。退休后,她原本可以与老伴过上含饴弄孙、轻松惬意的晚年生活,但面对社区内老年群体多、留守儿童多、邻里矛盾突出的现状,她萌生出一个念头:“我还能走得动、讲得动,为什么不为大伙儿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她组织了18名跟她一样的“五老”志愿者,成立了“傅婆婆暖心室”。
老年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们讲授绘画、音乐、手工制作等知识。寒暑假里,“暖心课堂”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堂课最多有五六十名孩子参加。
“关爱青少年,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傅之英说,她当过教师,退休后她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想让更多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从暖心室成立的那一天起,傅之英就决定,把自己的余生交给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传递温暖,为少年遮风挡雨
傅婆婆暖心室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更是心灵的避风港。
小豪(化名)患有地中海贫血,成了傅婆婆最挂心的孩子之一。他的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体弱多病的他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傅婆婆不仅每周上门陪护,还给他讲故事、教知识,用简单的教学图片启发他的思维。得知小豪家庭经济困难,她多次奔走,为他申请了重大疾病补助,并在社区发动捐款,让他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她总是对志愿者们说:“有我们在,一个孩子都不能少。”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她一次次为需要帮助的家庭排忧解难。
润物无声,铸魂育人育未来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新田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傅之英(中间)
傅婆婆不仅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也对家庭教育格外重视。她依托“社区家长学校”,与家长一对一交流教育理念,还邀请青少年教育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正是这种耐心与坚持,让社区家长们对“五老”团队充满信任:“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才放心。”
2023年,傅婆婆带领“五老”志愿者们参加了区关工委成立10周年的文艺演出。自编自导的情景剧《爱的守护》生动地还原了基层“五老”工作者的日常,打动了现场无数观众。
十年的暖心坚守,“傅婆婆暖心室”里走出来了近900名孩子。他们在这里接受教育、获得关怀,更学会了感恩和爱。
带领团队,一片赤诚为少年
谈起自己所付出的心血,傅婆婆总是轻描淡写:“这些孩子,就像我的孙子孙女,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但在社区居民眼中,她就是那盏长明的灯,照亮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她的身影出现在社区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课堂上,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解知识;走访中,耐心倾听困境家庭的诉求;病床旁,送去温暖和鼓励。她用爱心书写了一段属于平凡人的非凡人生。
今天的新田社区,因为傅婆婆和她的“五老”志愿者团队,变得更加温暖和谐。未来,更多的孩子将从这里走出,他们会永远记得曾有这样一群老人,用智慧和爱滋润了他们的心灵,点亮了他们的未来。
关爱,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润物无声的小事。傅婆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无论年龄多大,只要心怀初心,可以一直为社会发光发热。
编辑:夏洪玲 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