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茶博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贵州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了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执委会,拟定工作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本文约1492字,阅读约需3分钟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胡宏涛) 4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茶博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贵州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了第17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执委会,拟定工作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开幕式方面。已完成方案制定、会场选定,开展了嘉宾邀请等相关工作,正在细化各项议程。
各项子活动共有十三项。一是参观考察活动,已确定参观线路,正在细化行程;二是展示展销与产销对接活动,已组织了参展企业,正在搭建展位;三是“贵州春好”茶海摄影大赛已经启动;四是“上春山、采茶去”春茶开采活动正在开展中;五是贵州省第二届新茶饮职工技能大赛,正在完善赛场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参赛选手;六是贵州省2025年春季斗茶赛(红茶、绿茶赛项),正在收集参赛茶样、邀请评委等工作;七是茶话湄江——青年说茶活动,已确定具体内容和方式,正在对接参与嘉宾;八是“网红达人”直播带货活动,已确定直播带货档期及主播人员;九是茶啤酒美食一条街活动,已完成现场设计,正在搭建中;十是中国茶海·2025遵义湄潭半程马拉松赛,已发布通知,开通报名通道;十一是“贵州绿茶”杯双手采茶技能竞赛(决赛),已完成决赛场地的准备工作,各地正在组织选拔选手;十二是中国茶海音乐会,已确定参演单位,正在进行舞台搭建、灯光音响、现场布置等;十三是客场展销推介活动,已完成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明确目标市场。
本届茶博会充分彰显“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元素,推动“茶、文、旅”充分融合,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凸显。
主场与客场联动,打破壁垒,茶香流动世界。本届茶博会以贵州为主场,突出悠久茶文化和优质茶原料,围绕“上春山、采茶去”,现场开展茶品鉴、茶赛事等系列茶事活动,紧扣“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主题,展现贵州全力抓好茶叶质量安全、全面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将以茶为媒,复刻各类茶文化场景,让全国、全球茶人深入触摸贵州茶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厚度。说到客场,是推动贵州茶文化走向全国、全球的探索,今年起,贵州将携手茶界专家学者和各大茶企,在北京、成都、济南等城市落地展示推介,让贵州茶更好走进大众视野。
线上与线下共振,全景触达,重构茶事体验。本届茶博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推出线上茶博会平台,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茶产品营销、茶品牌宣传、茶文化传播、茶知识普及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打造线上直播“一层楼”,设立AI数字化场景,各类媒体和网红达人集中直播,通过茶叶基地溯源,实现“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的全链条可视化。线下,以“中国茶城——永不落幕茶博会”“中国茶海十二时辰”等系列活动为依托,着力打造“五感茶空间”,视觉上引入茶旅观光路线,听觉上定制茶海音乐盛会,嗅觉上促进茶香四溢,味觉上推出大众品茶评茶,触觉上开放手工制茶工坊,让各位嘉宾、游客全方位感受贵州茶的独特魅力。
新茶饮与传统茶交融,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传统茶是“根”,新茶饮是“叶”,唯有根深叶茂,方能生生不息。本届茶博会紧扣贵州茶“两红三绿一抹”重点品牌,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茶大师等推出“大师典藏”系列,融入茶艺师冲泡环节,严选茶原料,推广制茶技艺,每一罐茶都将附带可追溯码,让传统技艺可收藏、可传承。围绕“新茶饮、新生活、新赛道”这一主题,紧扣“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建设,全面推出新茶饮元素,推动组建遵义市新茶饮联盟,通过开展新茶饮技能大赛、品鉴活动、机器人调配等,广泛吸引年轻消费者目光,推动年轻一代懂茶、说茶、爱上茶。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 蓓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