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黔东南春意正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当“村超”以全民狂欢的姿态火爆全网,榕江正以“生态 + ”的创新实践,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新篇。
三月的黔东南春意正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当“村超”以全民狂欢的姿态火爆全网,榕江正以“生态 + ”的创新实践,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新篇。
74.18%森林覆盖率展现绿色家底
榕江森林覆盖率高达74.18%,位居贵州省第三,在黔东南州稳坐榜首之位,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活立木蓄积量达2036.02万立方米,成为贵州省十大林业县之一。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大多数区域负氧离子数值突破3000个/立方厘米。1877种野生植物在这里扎根,324种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近年来,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新增林地面积近5000亩,进一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加速推动国土绿化进程,让这片土地的生态底色愈发浓郁。
67条大小河流清澈流淌,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30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为保障水质稳定,2024年,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榕江分局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开展生态环境各类执法检查200余次,严厉打击各类污染行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4个村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建成覆盖全县250个行政村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2024年4月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青山连绵,绿树成荫,榕江县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黔东南的版图上。
200亿旅游收入藏着生态答卷
“村超”的火爆出圈,让榕江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也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带来了崭新机遇。总书记牵挂的贵州生态答卷,就藏在这场全民狂欢里!
榕江县充分借助“村超”这一平台,将丰富的生态资源与特色生态文化推向市场。自“村超”举办以来,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00亿元。游客的大量涌入,带动了生态农产品的热销。
“村超”带来的网络流量在当地催生了一批“新农人”,带火了许多新业态。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2024年榕江新增10486个新媒体账号,网络销售农产品等收入超2亿元,同比增长87.19%。
生态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领略榕江的绿水青山,生态旅游收入逐年递增。“都柳江生态游”线路,游客可骑行、自驾沿着都柳江逆流而上欣赏两岸的青山绿水,途经多个生态景观节点,沿途体验当地传统稻田捉鱼方式。兴华乡摆贝村,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两个宝贝”,2024年,全村接待旅游人数10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360万元。
“村超”带来的1700万游客,不仅点燃了足球热情,更激活了生态资源。
29个传统村落与生态文化相互交融
榕江县拥有2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寨,每年有民族民间节日25个,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千岛”,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相互交融、共生共荣。
栽麻镇大利侗寨堪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典范。这里的侗族传统建筑与山水相依,植被保护完好,林木生长茂盛,2010年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生态村”,2012年12月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大利侗寨开发了侗族大歌、传统染织制作等文化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量达3万人次。村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人均年收入增长了5000元。
苗族鼓藏节、侗族萨玛节等特色文化活动,每年吸引数万名群众及游客参与,极大提升榕江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在侗族萨玛节期间,侗族群众穿着民族盛装与游客欢聚一堂,通过舞稻草龙、跳多耶舞等活动欢庆“萨玛节”,传承民族文化,吸引大量游客沉浸式感受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节日期间餐饮和住宿收入合计超过百万元。
在榕江,民族村寨与生态文化相互辉映,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两山”示范创建激活绿色动能
为推动 “两山” 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整合各类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加强与贵州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积极对林业碳汇CCER资源数据项目库进行核实筛查,可纳入开展碳汇(票)的面积有10600亩;推动县孔明山林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柏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签订《榕江县碳减排项目开发购买协议》,共同合作统筹开发榕江县全域林业碳汇资产开发项目,助力榕江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方面稳健迈进。
2023年12月,榕江县被命名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活力四射的“村超”胜地再添殊荣。
从“村超赛场”到“生态考场”,榕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真理。未来,榕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生态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走前列作示范。
这个夏天,让我们相约榕江,在“村超”赛场上感受足球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在吊脚楼的茶香中触摸传承千年的生态智慧,在都柳江的碧波上见证“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