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参加追寻红军足迹的活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23:50 1

摘要:2025年3月25日,中共旁海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杨昌荣同志通知我说:为了让学生了解旁海的红色历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决定,在4月3日上午,组织全校师生重走红军长征走过的旁海至两河段。

作者:杨正邦

2025年3月25日,中共旁海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杨昌荣同志通知我说:为了让学生了解旁海的红色历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决定,在4月3日上午,组织全校师生重走红军长征走过的旁海至两河段。

要我回校参加活动,还说,我是旁海中学唯一获得“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的老党员。要我佩戴“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为队伍做向导,并向师生们介绍红军长征经过旁海的历史故事。

我在旁海中学工作到退休,那里是我的家。家人让我回家和他们一起参加追寻红军足迹的党史教育活动,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我退休了,我的党组织关系还在学校党支部。

组织上让我承担此次活动的两项重要任务,是对我的信任。我感到这副担子,非同一般,责任特别重大,必须以最高的党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

据黔东南州和凯里市的党史资料记载,在遵义会议召开前的1934年,红军曾两次过境旁海。

第一次,是1934年9月,红六军团的一支部队由黄平县的谷陇进入炉山县(今凯里市)旁海辖区。经大溪、朵基到清水江畔的大堡休整。然后,继续往加劳、湾水、重安江、黄平、余庆方向进发。

红军刚从黄平县境走进炉山县旁海区地界时,大溪、朵基、大堡、猴场的老百姓由于对红军不了解,都跑到山上躲避去了。

人进山了,但还要吃饭,睡觉,还有家畜家禽,待在山上总不是个办法。于是,他们派人下山悄悄去大堡打探究竟。当他们看到红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时,才消除了顾虑。他们回去把看到的情况,告诉躲进山里的人,大家才陆陆续续地下山。

看到红军不仅不动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还帮老百姓做事情时,人们不仅不再害怕了,还主动与红军接触。他们说,“以前见到的兵戎,对老百姓不是烧杀,就是抢掠,从来没见过对老百姓这样好的兵戎。”于是,大家纷纷給红军送来蔬菜和其他食品。

他们送的东西,红军都付钱。不肯收钱的,红军就不收货。老百姓请他们去家里做客,都被婉言谢绝。为了表达对红军的崇敬、热爱和感激之情,当地的苗家人主动去帮他们劈柴、舂米、烧火、做饭……

红军借与苗族群众接触的机会,向他们传播共产党的纲领,并告诉他们:“红军是共产党的队伍,是为天底下的劳苦大众打天下的。他们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社会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红军完成了在大堡休整,要离开时,当地老百姓依依不舍地与他们泪别。红军在旁海大堡休整期间,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受到苗族人民的欢迎和热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邻近的乡村。

当他们走到湾水乡境的加劳寨,不熟悉去湾水的路时,寨上一个苗名叫“强礼”(Qangf Lix),汉名叫吴朝明的苗族娃子主动给他们提供帮助,为他们带路。

在湾水曲江,红军了解到当地的几个恶霸地主经常欺压百姓的情况后,就对其进行了严惩。并借此机会,向群众传播红色革命的思想。

第二次经过旁海的是中央红军的一支部队。1934年12月, 在大部队到达之前,先有10余名红军战士,由台江县的革一乡来到炉山县(今凯里市)旁海区凯棠乡大坪村,并在大坪的小河边搭帐篷停留了几天。

在此期间,红军战士主动接触当地群众,向他们做革命宣传,帮助村民担水、干农活、扫地等。当地群众甚为感动。他们说,以前见过拿枪的兵戎都是杀人、抢人和糟蹋老百姓的。对老百姓这样好的兵戎还从未见过。于是,他们把红军当作亲人,并向他们提供食物。

几天后,这10余名红军战士随从台江县革一乡过来的大部队向旁海方向进发时,大坪的苗族群众都来送行,依依不舍地与他们告别。

这支红军队伍抵达旁海集镇后,即沿江西进,经岩寨-卡房-岔河-羊排,抵达湾水集。他们在湾水渡河后,又沿江北岸折回旁海方向,经翁当-加劳-猴场-大堡-两河-马海,抵黄平县境的岩门司。

1934年12月,10余名掉队的红军伤病员在湾水渡河困难。当地群众主动给他们提供帮助。他们找来大麻绳,固定在河两岸。然后,帮助红军伤病员牵绳过河。

当看到有的红军战士的伤情较重时,他们就找来草药,为其疗伤。让红军战士十分感动。当他们提出要付钱时,被群众拒绝了。他们离开时,湾水的群众还给他们包了糯米饭、鸡蛋、腌菜等便携食品。

红军两次途经旁海,传播红色革命思想,打击恶霸,帮助群众,不仅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而且对旁海地区和炉山县(今凯里市)红色革命活动的深入和广泛地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放后,湾水加劳寨为红军带路的苗族娃子吴朝明,先后担任炉山县旁海区副区长、炉山县副县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副州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旁海苗家人的骄傲。

▲队伍出发前,李晓明校长为此次活动作主旨讲话。

▲整装待发

我们旁海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除了中国工农红军两次经过外,旁海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贵州省工委秘密活动的地区。

据中共贵州省工委黄平县加巴小学(今平马小学)革命活动遗址碑志记载:“1938年,受中共贵州省工委的秘密安排,国民党贵州省教育厅委派从贵阳男子师范学校毕业的王醒华(中共党员)到加巴民族小学任校长,中共凯里党小组负责人李长青任教导主任,秦天芬和李长和任教员。

他们以教书做掩护,广泛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坚持反共的罪行。1939年冬,王醒华、李长青等人在加巴一带的革命活动被反动保长告发,他们在当地豪绅王朗轩的保护下,安全撤离谷陇。

队伍在行进中

▲队伍在行进中

”保护中共贵州省工委的同志安全撤离黄平谷陇的“当地豪绅王朗轩”就是我们旁海人。1941年1月,王朗轩被称为“杀人狂”的国民党政府军陆军新编二十八师师长刘伯龙杀害于清水江边的台江县施洞镇。

1950年,为了保卫旁海新生的红色政权,与土匪的战斗中,牺牲了李洪莊等六位革命烈士(六位烈士的墓茔已迁葬凯里烈士陵园),他们都是来自胶东革命老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1955年7月16日,中共旁海区委委员,旁海区公安特派员杨胜和率领民兵追捕逃亡匪首潘年忠、杨培忠、杨子云等至翁项时,匪首潜入悬崖山洞,负隅顽抗。杨胜和同志只身追击至洞口,不幸被匪首开枪击中,当即光荣牺牲,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被公安部授予“公安英烈”称号。

▲行进中的李晓明校长(右前)和杨昌荣书记(右后)。

▲队伍在过两河清水江铁索桥

学校师生的队伍在旁海与两河间的山地上停留时,学校领导安排我介绍红军过旁海的故事。考虑到师生们还要继续赶路,下午还上课,我只能长话短说。

简单地向他们介绍,红军两次过旁海的路线;红军与老百姓从陌生到亲密,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贵州省工委在旁海地区秘密工作的故事等。

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旁海这片红色的土地。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把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作者演讲现场

▲同学们在听红军的故事

参加重走长征路的学校师生共600余人。校长李晓明、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杨昌荣、党支部副书记杨忠琴、副校长杨昌武、工会主席吴寿德等学校领导都参加了那天的活动,李晓明校长在队伍出发前作了主旨讲话。

2025年4月7日

来源:白浪情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