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掉杂草也烧掉质疑!日本春耕前集体“玩火”,中国能不能效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1:08 3

摘要:“若草烧山”活动在日本已有几百年历史,每次都搞挺大动静,大片山林在火光中瞬间消失,浓烟直冲云霄,周围的空气瞬间就充满了烧焦的味道,可日本人这种疯狂的农业庆典真的合适吗?为什么我国严令禁止的烧荒行为,在日本反而大行其道呢?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春耕时间到,隔壁的日本再一次high了起来,他们庆祝春天的手段有点独特,成片的杂草和秸秆在日本农民手下变成了一片火海,站在旁边的老农看得挺乐呵。

“若草烧山”活动在日本已有几百年历史,每次都搞挺大动静,大片山林在火光中瞬间消失,浓烟直冲云霄,周围的空气瞬间就充满了烧焦的味道,可日本人这种疯狂的农业庆典真的合适吗?为什么我国严令禁止的烧荒行为,在日本反而大行其道呢?

这种漫山遍野着火的景象要是搁在我国简直不敢想,我国对焚烧秸秆和烧荒行为早就划了红线,连清明节祭扫都不能烧纸,更别提烧荒这种行为了。

其实我们的禁令不难理解,春天本来就天干物燥,焚烧可以引发空气污染不说,山火的风险比其他季节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真的引燃了山火,不仅让环境压力山大,随时可能把周边群众房子都烧没了,所以日本的玩火行为真的合适吗?

对日本人来说,烧荒和焚烧秸秆根本就不需要纠结,毕竟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的习俗,完全没必要解释什么。

奈良县就是其中的典型,每年一月份的“若草烧山”活动都能引来不少眼球,这个仪式最开始是为了驱赶害虫和杂草,也能帮助土地恢复肥力。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必须就得全民齐上阵,每年这时候都有一群日本人拿着火把往山上那么一丢,火焰瞬间席卷整片山头,浓浓的黑烟升起来,天空都隐约发红。

大批日本民族看着火焰载歌载舞,仪式感做的那是相当的足,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对农业确实是有帮助的,火焰可以把地里的害虫、虫卵和杂草全部烧个精光,省去了农民后续的一些麻烦。

但除了这些好处之外,对环境的破坏可就是噩梦了,日本官方已经有了数据,每一年的烧山活动都会导致当地空气质量瞬间下滑,空气中满满的PM2.5,整个区域笼罩在一股烧焦的气味里。

很多时候游客看到了心情都有点复杂,这种庆祝方式其实就是用环境代价换农业收益。

除了烧山之外,焚烧秸秆在日本更加普遍,这操作看似比烧山规模小,影响有限,但对环境同样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在不少人眼里,一把火放下去不光可以清除无用的秸秆,还能顺带把地里害虫和杂草问题全解决,原本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工的农活一烧了事,简单粗暴。

火烧后的草木灰成了天然钾肥,直接增加了土壤肥力,收割之后的田地也可以提前准备好迎接下一轮种植。按这个逻辑,焚烧秸秆既有效又传统,许多日本农民非常依赖这种方法。但是图省事带来的是环境的连带伤害,在焚烧时火势失控时,周围的林地和房屋可是真的遭殃,甚至性命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因秸秆焚烧引发的火灾非常常见,日本就是其中的重灾区。

更别提焚烧秸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毒烟随着浓烟一起冲上天空,笼罩在人们头顶上的那片蓝天就变得有点灰色了。

不过日本烧秸秆还是有一套东西的,他们的焚烧方法还挺讲究,在上茬作物收割之后先把秸秆用机械打碎,把秸秆整理成一排排并留出足够的间隙,避免整个田地一起烧得过猛。这样做可以让火烧得容易控制,避免风把火势扩大到无法收拾的境地;还给留在地里的有益微生物留了个活路,它们暂时移动到未烧地带躲避高温。

而且这样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也更高,烧完后的秸秆成了有机质还可以当肥料,不仅仅是防虫除草,这样看着还挺有道理的一整套。

只不过对比日本的简单粗暴,我国在处理秸秆问题和春耕烧荒这一块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

日本人通过焚烧进行处理虽然也有好处,但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毕竟现在环境已经被人类的工业活动破坏的很严重了,现在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

所以我们的策略比日本细致得多,想得也更长远,我国可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秸秆数量相当庞大,如果不合理处理,不要说农业发展受影响,就连环境都得跟着遭殃。

与其不顾后果地一烧了之,我国选择通过科技手段和政策引导,尽可能让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环保和农业双赢。

从十几年前开始,我国就在探索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禁烧令也越来越严格。但在一些农村地区,部分农民还是抱着老观念,觉得焚烧秸秆方便还田,能“烧死”虫卵杂草提升土壤肥力。

其实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这种观念真得更新了,焚烧秸秆不仅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微生物减少,一旦烧过了头土壤可就没那么好恢复了。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接受新政策,我国从源头上进行了治理,全国推行了“秸秆还田”的补贴政策。补贴到位了,农民干活儿也能少操心。

将秸秆铡碎后直接还田,既不用放火烧荒,还能让土地慢慢吸收养分,为了解决秸秆还田在一些地区因气候和土壤差异可能产生的病虫害增加问题,科学家们经过几年研究,一些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已经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处理办法,秸秆堆肥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现在也逐步成熟,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应用。

这么做不仅减少了病虫害问题,还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农民看得那是相当满意。

再说秸秆也不是光能还田,它能变身成不少好东西,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已经通过技术攻关,让秸秆成了生物质能源、动物饲料、建筑材料甚至餐具的原材料。

在这种“全利用链条”的推动下,秸秆正在摆脱单纯被烧掉的命运,成了一种新的资源。不少企业通过将秸秆加工制造成生物质颗粒,用于供暖、发电等能源消耗环节,不仅实现了秸秆的环保处理,还能减少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这种创新的方式真正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带动了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确是双赢。

当然网上依然有人质疑,毕竟我国的国土面积这么大,肯定有偏远地区因交通或技术原因没法进行这些高科技的秸秆处理方式,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一些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农村的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机械化操作还田也不那么方便。

地方政府会联合农业部门给出路子,很多地区都采取指定区域进行集中焚烧,或者在限定时段焚烧等相对缓和的方式,但同时强化监管和执法,确保有限度地焚烧不引发重大环境问题。

比起日本的随性,我国禁烧秸秆管理得相当严格,每年春耕季节,基层工作人员几乎全都下到农村一线,带着红袖章巡查,遇到有偷偷焚烧秸秆的行为直接拦下来罚款。

其实罚款不是目的,最主要还是因为露天焚烧对空气质量影响确实挺大,而且国家的政策也不是一刀切,在执行过程中是有弹性的,个别特殊情况村里上报后也能拿到“免死金牌”,允许小范围内的焚烧行动,这样的灵活应对就让政策推行少了很多矛盾。

其实日本骨子里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只要是对自己有力,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进各种行为,就像福岛核废水拍海一样。

日本怎么可能不知道核废水排放到海里之后会污染环境!只不过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排放核废水是成本最低的方式,那就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国际舆论和环境安全疯狂排放。

虽然烧荒和焚烧秸秆的性质没有排放核废水恶劣,但底层逻辑是一致的,都以所谓的传统、必要作为借口,但掩饰不了它们对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日本常常自我标榜是个环保国家,但现实情况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其不顾后果的行为的确反映出一种环保观念上的滞后甚至短视。

地球村的概念喊了多少年,真要把这个村维护好,大家就得有点舍弃旧习惯的勇气,否则站在啥传统文化的高地上耍横根本没啥前途可言。

尽管日本“玩火”的习惯还继续有市场,我国已经开始引领一条绿色的农业道路。这条道路不再单纯追求当下的农业收益,而是把眼光放长远,科技与政策并举,找到了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路子。

现在越来越多人已经认识到环保根本就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体人类必须共同担起的责任。只图眼前享乐最终受害的还是人们自己,这就是我国在禁烧秸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朝着更远的地方看,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也是每一个地球人应该有的态度。

参考资料:

春耕秸秆是难题,为何农业强国日本,对秸秆处理就一个字“烧”?

2023-03-03 春耕“烧荒”要不得!

五莲应急管理

2025年02月21日第11轮,福岛核污染水,共排放约7800吨

中国能源报2025-03-30

来源:说宇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