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疯了!特朗普只给中国一天时间:若不撤回反制,就再加税50%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1:03 2

摘要: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特朗普在疯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中国实行对等关税反制美国后,特朗普在4月7日公开威胁中国:若中国不撤销对美商品的34%关税,那么美国将于4月9日对中国再加税50%!

并且还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照做,就停止所有沟通

这样算下来,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超过100%

特朗普如此歇斯底里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算计?


2025年4月7日,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让美国经济陷入动荡。

这是历史上首次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统一加征34%关税

如果说过去八年中美贸易战是“精准狙击”,这次的动作更像是直接按下了“核按钮”。

消息公布仅3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连发三条视频声明,抛出了一个更疯狂的赌注。

如果中国不在一天内撤回关税,美国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加征50%关税。

同时永久终止对华贸易谈判。

这意味着中美贸易可能彻底“脱钩”,而留给双方的回旋时间仅有36小时。

但这场看似突然的危机背后,早已埋下伏笔

为什么特朗普会在此时选择“梭哈式威胁”?

或许答案就藏在当前美国的混乱局势中。

就在中国宣布反制前一周,美国西海岸三大港口因罢工瘫痪

沃尔玛、Costco等零售商货架空置率突破40%。

社交媒体上#EmptyShelves(空货架)话题已累计20亿次浏览。

更耐人寻味的是,加州州长纽森在关税战升级前48小时,突然宣布启动与欧盟、东盟的“独立贸易对话”。
如果特朗普的威胁成真,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实际关税将突破104%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举个例子:一部从中国进口的500美元智能手机,到美国消费者手中价格将超过1000美元。

问题在于,这样的极端关税真的能执行吗?

现实远比数字复杂。

当前美国零售商库存周期已缩短至23天,而中国商品占美国日用品进口的62%。

如果严格执行104%关税,三个月内美国超市可能出现系统性断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消息公布当天,亚马逊上卫生纸、瓶装水的搜索量暴涨800%。

更戏剧性的是,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大战”可能正在自我瓦解。

知情人士透露,已有美国进口商通过墨西哥、越南的“转口贸易”规避关税。

将中国商品贴上“墨西哥制造”标签,经第三国转运至美国。

这种灰色操作的成本仅增加8%-12%,远低于直接缴纳104%关税。

如果这种现象规模化,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或将沦为一场“数字游戏”。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明知可能引发经济灾难,双方仍要不断加码?

这就要回到这场博弈的核心矛盾。

美国试图用“对等关税”维持霸权地位,而中国正在用“全面反制”打破这种游戏规则

过去八年,中国对美反制始终聚焦大豆、汽车等特定领域。

但2025年的34%无差别关税,标志着战略的根本转变。同时,当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时,他可能低估了一个关键变量:盟友体系的崩塌。

就在美国威胁追加关税的同一周,欧盟27国贸易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会后声明直言“反对任何单边贸易制裁”。

更值得玩味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个人账号转发了中国商务部的公告。

并配文“多边主义需要实际行动维护”。

这种公开站队在过去十年从未出现。

大西洋彼岸的分裂同样触目惊心。

加州政府官网在关税战升级后突然上线“全球贸易伙伴计划”。

允许本州企业绕过联邦政府直接与他国签约。

虽然白宫立即宣称该计划“违宪”,但已有12个州议员公开表示支持。

这些反常现象折射出一个残酷现实:当特朗普把关税当作政治筹码时,地方经济早已承受不住代价。

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反制会如此决绝。

一位参与决策的智库人士透露:“我们研判美国现阶段根本无力承受全面贸易战,特朗普的威胁更多是选举造势。”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7%,但对东盟出口增长31%,对欧盟出口增长24%。

当贸易重心完成转移后,“核弹级关税”反而成了中国测试美国底牌的试探性武器。


距离最后通牒截止还剩12小时,全球资本市场出现诡异平静

道琼斯指数波动幅度小于0.5%,人民币汇率稳定在6.9区间。

这种反常的“暴风雨前的宁静”,暗示着所有人都清楚:无论中国是否让步,旧有的贸易体系都已无法修复。

如果中国选择硬抗,104%关税将迫使美国企业加速产业链外迁,但这反而会强化中国与东盟、拉美的合作。

如果中国选择让步,则可能刺激更多国家效仿美国的“极限施压”。

这种两难恰恰揭示了当今国际贸易的根本矛盾:当全球化进入深水区,任何单边主义都会遭到系统反噬。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危机可能正在催生新的解决方案。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近日提议建立“第三方贸易仲裁平台”。

试图在WTO框架外构建争议解决机制。

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在G7闭门会上直言:“我们需要承认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这些信号表明,世界正在寻找“去美国化”的贸易新模式。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或许会让围观者失望。

没有戏剧性的投降,也没有毁灭性的爆发。

据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双方正在就“部分撤回关税+技术性延期”进行秘密磋商。

毕竟对特朗普而言,他需要向选民展示“强硬姿态”。

而对中国来说,保持战略定力比短期得失更重要。

但无论结局如何,这场危机都已改写游戏规则

特朗普的“疯狂”,或许已经揭示他当前黔驴技穷的局面。

国际盟友的犹豫,中国的反制,以及美国国内的动荡,让特朗普正面临岌岌可危的境遇。

可是,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他又不得不走。

至于后续该如何解决,或许特朗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选择继续强硬,亦或是服软,对于特朗普来说都是艰难的抉择。

相反,中国却稳坐钓鱼台。

特朗普:若中方不撤回加税措施,将于 4 月 9 日对中国加征额外 50% 关税|特朗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来源:董雯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