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刑事检察的基本职能、共性业务,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何在新理念新思路新部署的指引下,做优做强刑事检察工作,是检察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安徽省天长市检察院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基本价值追求为导向,系统性理解、整体化把握、一体式践行,在
2025年4月8日《检察日报》
第07版:明镜周刊·实务 “检察长讲堂”
多维发力推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王超
刑事检察的基本职能、共性业务,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何在新理念新思路新部署的指引下,做优做强刑事检察工作,是检察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安徽省天长市检察院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基本价值追求为导向,系统性理解、整体化把握、一体式践行,在理念更新、机制完善、能力提升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助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理念更新引领办案质效提升
精准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刑事检察工作的发力点,天长市检察院紧握科学理念这一“指南针”,引领工作方向,推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诉讼环节上坚持系统思维。着重要求检察官打破局限于各诉讼阶段的独立审查模式,转为对案件“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环节的全流程、系统性的审查。比如,在办理某起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团伙性网络直播诈骗案中,在侦查阶段,天长市检察院就迅速成立办案组依法介入,引导取证,就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收集与固定等提出30余条针对性意见。批捕阶段,检察官结合前期情况细致审查证据,精准批捕主犯和关键涉案人员。庭审阶段,检察官凭借对全案的深入把握,出示证据、询问证人,深挖直播诈骗犯罪背后的产业链条,有力驳斥了辩护人关于“区分真假PK认定诈骗数额”“被害人系自愿打赏”等辩护意见。最终涉案网络直播平台被查封,80余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案件办理成效充分彰显了“全流程、系统性”审查模式在复杂案件办理中的优势。
在工作方法上摒弃就案办案。天长市检察院积极探索创新,将案件办理、释法说理以及社会治理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推动社会矛盾的化解模式从传统末端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变。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中,事故双方就损害赔偿问题僵持不下,且被害方在检察环节信访。为防止矛盾激化,分管院领导和办案检察官多次主动上门,耐心释法说理,成功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肇事者及时赔偿,被害方谅解并息诉罢访。最终,天长市检察院综合考量后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有效践行了社会矛盾源头防控理念。
在工作方式上重视亲历办案。深化书面审查与调查复核相结合的亲历性办案模式,确保认定的案件事实及证据经得起检验。比如,在办理韩某入室盗窃一案中,犯罪嫌疑人在审查逮捕阶段辩解其通过竹竿粘钱而非入室。因盗窃数额未达入罪标准,能否认定入室影响定罪量刑。由于是漏罪且时隔久远,现场勘验笔录无法明确其能否通过被破坏的防护栏。检察官亲赴现场测量,结合资料及韩某身高算出肩宽,认定其可入室,驳回辩解。审查起诉阶段,韩某对漏罪处理提出异议,检察官从多方面释法说理,解答其疑惑,韩某最终认可审查结果,并自愿认罪认罚。该案的成功办理也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增添了生动注脚。
以机制完善激活办案动能
遵循最高检党组关于刑事检察的新思路,天长市检察院积极响应,聚焦完善一体履职、综合履职、数字检察赋能机制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不断为刑事检察工作注入全新活力。
积极构建内外协作综合履职机制。依托案件线索双向移送、证据材料共享调取、法律文书交叉审查等创新举措,推进刑事诉讼与公益诉讼同步开展,解决公益诉讼检察与刑事检察的衔接难题,加大对刑事案件中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实现办案监督一体化。
不断完善上下一体联动履职机制。天长市检察院严格落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向上级院汇报机制,争取上级院业务指导和支持,确保办案方向、办案质量不“跑偏”。
扎实推进数字检察赋能履职机制。将数字检察全方位、深层次嵌入刑事检察工作。从案件线索的收集与分析,到证据的审查与判断,再到法律监督的实施,借助大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刑事检察工作数字化转型,提升刑事检察工作质效。自数字检察工作开展以来,天长市检察院已发布创新模型15个,运用监督模型发现推动监督线索200余件。其中,刑事检察部门以办理骗取国家补贴刑事个案为切口,构建了补贴资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全市开展有关补贴资金专项自查,完善审核监管机制,促进由案到治,推动刑事检察监督模式由经验判断向数据赋能转型。
以素能提升夯实发展根基
为精准贯彻落实最高检提出的持续加强专业化刑事检察队伍工作新部署,天长市检察院精心布局,通过“专业化+实战化”培养模式,实施刑事检察“新锐—骨干—尖兵”三级培养计划,增强刑事检察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新锐进阶。面向初入刑事检察领域的新人,注重提升综合业务能力,搭配资深检察官一对一指导,通过“传帮带”助力快速上手,迈出成长第一步。创新“穿透式”业务研习机制,定期举办天检“业务讲坛”,打造经验交流新阵地,以互动交流方式,由办案检察官分享办案经验、剖析典型案例、探讨法律适用难题,为年轻干警积累办案经验。
骨干升级。针对已有一定办案经验的检察官,组织专题培训,聚焦金融、网络犯罪等复杂疑难领域,结合检校合作,邀请高校专家深入剖析前沿理论,参与复杂案件研讨,提升专业深度与广度,使其成长为业务中坚。
尖兵锻造。为业务精湛的骨干干警搭建提升平台,参与全国性业务竞赛、重大典型案件办理,开展模拟法庭、论辩赛等实战演练,持续打磨出庭公诉、庭审应变、法律论证等高阶能力,锻造刑事检察业务尖兵。2023年以来,一名青年检察官办理的胡某、徐某等人贪污、串通投标案入选最高检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一名检察官助理获评全省业务标兵。
来源:滁州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