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送福利和送温暖是不一样的,就拿海外演唱会这件事吧,能不能登上《时代周刊》,我觉得主要是看周深对于海外的粉丝有多大影响力,特别是非华人群体。如果你出国都是华侨华裔来支持的,那顶多是送温暖。登上时代周刊肯定就很难了!
周深会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吗?王菲曾做到过,你认为周深未来也能做到吗?
送福利和送温暖是不一样的,就拿海外演唱会这件事吧,能不能登上《时代周刊》,我觉得主要是看周深对于海外的粉丝有多大影响力,特别是非华人群体。如果你出国都是华侨华裔来支持的,那顶多是送温暖。登上时代周刊肯定就很难了!
但凭借现如今的影响力,例如上春晚,例如联合国的下一个活动,也许会提及报道,但是要上时代周刊封面,可能要关联美国或者和美国相关主题符合的话题进入热门,也许是带动了美国的歌手一起演唱会,一首歌让美国大众跟风模仿学习!在美国做了公益活动等等!
因为我们要知道时代周刊到底看什么,需要什么?因为《时代周刊》选封面人物,可不是只看谁红。它背后有三大“潜规则”:
全球影响力:这个人得能“破圈”,让不同国家的人都能get到他的价值。比如王菲当年登封,是因为她代表了中国流行文化的神秘感,让西方人觉得新鲜;但今天光有“东方特色”不够,得能引发全球讨论,比如像BTS(防弹少年团)那样席卷欧美市场。
蹭上国际大事:很多名人登封其实暗含政治因素。比如钢琴家郎朗2009年登封,是因为当时中美关系回暖,他成了文化友好的象征。
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像BTS登封时,每年能给韩国赚36亿美元,《时代周刊》也看重这种实实在在的经济影响力。
那么周深现在够格吗?优劣势分析
优势:语言天才,能用中、英、俄、意大利等9种语言唱歌,相当于自带“文化桥梁”。科技玩法,比如用全息技术开虚拟演唱会,单场能吸引2400万海外观众,比很多线下演唱会还火。正能量形象,和联合国合作环保等项目,容易打造国际认可的公益人设。
短板:海外数据不够硬,在Spotify(国际音乐平台)上月播放量约80万,而王嘉尔有1200万,差距明显。缺国际大奖,像格莱美这类奖项的认可,目前还是空白。嗓音风格争议,欧美听众更习惯有力量感的嗓音,周深的空灵唱法可能需要时间培养受众。
机会和挑战:机会,现在短视频(比如TikTok)让歌曲更容易爆红;中国正大力推动文化出海,可能有政策支持。风险,国际局势复杂,文化交流容易受政治影响;韩国偶像工业太强大,容易抢走关注度。
如果想要想登封?可能得需要走这三步“野路子”
把中国风变成“世界货”,不能只唱《大鱼》这种传统中国风,得学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把东方元素改成现代艺术。比如把周深的歌做成纽约博物馆的声音展览,让老外边逛展边感受东方美学。
让粉丝变成“战友”,学欧美00后顶流比莉·艾利什,她在网上和粉丝一起写歌。周深可以搞个国际创作社区,让中外粉丝一起参与写歌、拍MV,把“追星”变成“共创”。
用黑科技赚钱,参考BTS玩区块链粉丝经济,比如发数字门票NFT,让全球粉丝用虚拟货币支持偶像。这既能赚钱,数据还能被《时代周刊》看见。
当然还有三个最重要的考验
如果未来三年周深能做到这些,机会就大了,和欧美顶流组CP:比如在虚拟世界和A妹(Ariana Grande)对唱,吸引对方粉丝。炸翻科切拉音乐节:这个美国顶级音乐节主舞台演90分钟,把《天堂岛之歌》改成让老外嗨起来的版本。承包游戏神曲:让《Rubia》成为《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主题曲,借游戏圈横扫流量。
不得不说,周深现在像是“潜力股”,但要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光靠“给海外华人送温暖”不够,得让美国大妈、欧洲学生都主动追着听他的歌。这需要团队既保持他声音的特色,又玩出国际化的新花样。如果能用“东方美学+科技狠活+粉丝经济”的组合拳,让老外觉得“这中国歌手好酷!”,那么时代周刊的金色封面,说不定真会为他打开。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曲事”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曲事